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港股三大指数在11月12日集体上涨,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恒生指数收涨0.85%,恒生科技指数微升0.16%,国企指数上涨0.82%。截至收盘,全市场共有1301只股票上涨,936只下跌,982只持平,市场呈现出多头主导的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外围市场仍存不确定性,但投资者普遍预期年末政策环境将趋于宽松,加之南向资金净流入42.86亿港元,带动港股整体反弹。
从行业维度来看,今日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包括互联网医疗、地产开发、生物医药及博彩娱乐。下表总结了主要行业涨跌幅表现:
| 板块名称 | 代表公司 | 涨跌幅(平均) | 市场表现 |
|---|---|---|---|
| 互联网医疗 | 叮当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 | +4.6% | 全面走强,受消费回暖与政策利好带动 |
| 地产开发 | 新鸿基地产、华润置地、长实集团 | +3.3% | 楼市预期改善,机构看好2025年价格回升 |
| 光伏与新能源 | 协鑫科技、信义光能、新特能源 | -4.8% | 短期调整,市场担忧产能过剩与补贴削减 |
| 石油与能源 | 中国石油股份、中国海洋石油 | +2.2% | 国际油价稳定,盈利预期向好 |
| 博彩与娱乐 | 新濠国际、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 | +3.1% | 游客数据复苏,板块重现活力 |
与此同时,科技股表现分化。阿里巴巴和百度小幅回调,但小米集团与腾讯控股维持稳健上涨,显示投资者对中长期科技布局信心依旧。
个股层面,沪上阿姨涨幅近29%,成为市场焦点,公司成功实现“万店计划”目标,四个月内净增门店超1300家,展现强劲扩张力。海信家电上涨近7%,市场消息称其或将整合电子产品与家电业务,释放协同效应。
此外,新鸿基地产午后飙升逾5%,因机构预计明年香港楼价将上升5%,地产龙头受益明显。海西新药涨近10%,多款核心仿制药销售强劲,成为医药板块领跑者。
| 个股名称 | 当日涨幅 | 主要驱动因素 |
|---|---|---|
| 沪上阿姨 (02589.HK) | +28.9% | 门店扩张计划达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
| 新鸿基地产 (00016.HK) | +5.4% | 楼市预期改善,机构上调估值 |
| 海信家电 (00921.HK) | +7% | 考虑整合业务,释放成本协同潜力 |
| 透云生物 (01332.HK) | +69% | 获10亿元莱茵衣藻产品订单,市场反应强烈 |
伯恩斯坦维持对小米集团“跑赢大盘”评级,认为其高端化战略与全球物联网业务具强劲潜力,建议投资者在估值低位逢低布局。分析师Michael Yao表示:“当前小米正处于智能生态与汽车双轮驱动的关键拐点。”
摩根大通看好金风科技盈利表现,上调H股目标价至12港元。报告指出,公司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4.2%,风电均价稳定,未来毛利率有望改善。但摩通亦警示政策调整或带来潜在风险。
美银证券则上调中国石油股份目标价至9.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分析认为,尽管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至年均2%-3%,但公司天然气销售价格保持稳定,进口亏损显著收窄。与此同时,美银下调昆仑能源评级至“跑输大市”,反映其短期盈利压力。
整体来看,今日港股在多重利好刺激下实现普涨格局。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科技、地产与医药板块成为主导力量。机构普遍认为,随着年末政策面积极信号增加,恒指或有望维持中期反弹趋势。然而,新能源与光伏板块短线承压,需警惕结构性调整风险。
Q1:为何恒生指数今日表现强劲?A1:主要受资金回流及政策预期改善推动。投资者认为港股当前估值偏低,加上南向资金净流入超42亿港元,带动整体市场反弹。
Q2:科技股为何出现分化?A2:尽管市场对科技创新持乐观态度,但部分龙头(如阿里、百度)受业绩周期影响短线承压;而小米、腾讯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与AI布局,表现较稳健。
Q3:地产板块上涨是否具有持续性?A3:机构预测香港楼价明年有望上涨约5%,龙头房企受益显著。不过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利率政策与经济复苏速度。
Q4:光伏板块为何普遍下跌?A4:主要因为市场担忧产能过剩与补贴政策调整,同时国际需求增长放缓,使投资者短期减仓以规避风险。
Q5:哪些行业被机构最看好?A5:当前机构集中推荐科技、能源与生物医药板块。科技企业具备成长空间,能源企业在油价稳定下利润改善,而生物医药受政策扶持与创新药上市周期加快支撑。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