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安世芯片危机升级!中美欧密集磋商 全球汽车业风声鹤唳

2025-11-02 11:23:42
财经风云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2 1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总部位于荷兰的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已成为欧美与中国之间最新一轮科技博弈的核心。随着荷兰政府强行接管公司管理权、中国暂封出口、以及全球汽车制造商相继告急,这场“芯片风暴”正演变为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大事件。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总部位于荷兰的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已成为欧美与中国之间最新一轮科技博弈的核心。随着荷兰政府强行接管公司管理权、中国暂封出口,以及全球汽车制造商相继告急,这场“芯片风暴”正演变为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大事件。

荷兰强行接管引发连锁反应 北京暂停出口反制

今年10月,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与公司治理风险”为由,援引冷战时期法律接管Nexperia,并暂停了公司创始人、母公司闻泰科技(Wingtech)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指控其“管理不当”。

荷兰方面声称,中国股东试图将公司核心知识产权转移至其在上海的新工厂。作为回应,北京方面在数周后宣布对在华生产的Nexperia成品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导致约80%在中国完成封装与测试的产品无法发货,直接打乱了全球汽车供应链节奏。

中国商务部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产品予以豁免,并强调将充分考虑国内外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此举被外界视为中方释放善意,为缓和紧张局势留下空间。

安世中国强硬回应:已建立充足库存 保供至年底无忧

针对荷兰方面单方面“停止向东莞封测工厂供货”的决定,安世中国(Nexperia China)发布公开声明,强烈反驳“未履行合同付款条件”的指控,称该说法完全无中生有、恶意抹黑。

安世中国在致客户公告中指出,荷兰总部欠付ATGD(东莞封测厂)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并指责荷兰管理层严重失职失责,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公告强调,荷兰方面单方面停止供货,完全无视客户利益,严重违反合同约定与商业合作原则。

安世中国表示,目前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公司还启动多套应急预案,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预计将于明年实现无缝衔接供应。

(截图自安世半导体微信公众号)

全球汽车业被“芯片卡脖子” 多家车企发出预警

此次供应中断迅速波及全球汽车产业。包括本田(Honda)在北美削减产量,大众(Volkswagen)警告其芯片库存或在一周内耗尽,奔驰(Mercedes-Benz)和福特(Ford)均表示正在评估生产影响。

福特CEO Jim Farley透露,美国政府正介入协调解决。一位欧洲汽车制造商高管表示,中国放宽部分出口限制是积极且重要的信号,但强调执行细节尚不清晰,供应中断仍可能持续。

谈判缓和迹象显现 中美欧多方寻求临时解法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计划宣布一项框架协议,允许Nexperia恢复部分芯片出口,该协议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韩国峰会期间达成的“一年贸易休战”框架下敲定。

作为协议内容的一部分,中国将暂停此前实施的稀土出口管控,以换取美国暂缓扩大对中国科技企业子公司的出口禁令。同日,中欧双方在布鲁塞尔举行磋商,重点讨论出口管控与供应链安全。

荷兰政府发言人称,其正与中方及国际伙伴保持沟通,共同推动建设性解决方案,以恢复芯片供应链平衡,并为双方经济带来正面结果。

基础芯片被卡:看似普通 实则全球不可或缺

Nexperia每年生产数十亿颗所谓的基础芯片(foundation chips),包括晶体管、二极管及电源管理器件。这些芯片虽单价低廉,却是所有电子设备电气功能的核心组件。

在汽车中,它们负责电池与电机连接、照明与传感器控制、制动系统、气囊模块以及电动车窗等基础功能。目前约70%的荷兰芯片产品需送往中国进行封装测试,再出口至欧洲及全球市场。这一高依赖度使得供应中断对汽车行业的打击极为直接。

治理纠纷根源:闻泰科技被美列入黑名单

事件的根源可追溯至2024年末。当时,美国以协助中国政府收购具敏感半导体制造能力的企业为由,将闻泰科技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

欧洲监管机构随后加强对中国控股科技企业的审查,担心关键技术外流与治理结构不透明。荷兰政府接管Nexperia的决定,被中国商务部批评为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并指责其行为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

分析:地缘科技竞争再升级 供应链风险重回焦点

分析人士指出,这起事件凸显了科技主权与供应链安全的矛盾正向产业层面蔓延。中方的豁免决定虽可暂时缓解供需紧张,但深层结构性问题——包括企业所有权、技术控制权与监管权——依然未解。

彭博社评论称,这场围绕Nexperia的争端,或成为全球半导体去风险化进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如果协调失败,欧洲汽车业可能在数周内再次重演2021年缺芯危机的场景。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