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隔夜海外市场集体下挫拖累,港股集体低开,其中恒生指数跌1.52%,报26660.3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22%,报5848.48点,国企指数跌1.67%,报9439.21点,红筹指数跌0.87%,报4313.65点。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跌,阿里巴巴跌3.4%,腾讯控股跌1.68%,京东集团跌2.97%,小米集团跌2.07%,网易跌1.79%,美团跌1.47%,快手跌2.32%,哔哩哔哩跌3.29%;黄金股普跌,紫金黄金国际跌超3%;创新药概念回调,百济神州跌超3%;汽车股走弱,蔚来跌超4%;内险股、半导体股、铝业股、生物医药股纷纷下挫。另外,光伏股、新消费概念股、燃气股部分上涨,明星股沪上阿姨涨1.33%。
企业新闻
腾讯控股(00700.HK):三季度实现收入1928.69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净利润631.33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3%。
中芯国际(00981.HK):第三季度销售收入23.82亿美元,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9.7%;毛利率为 22.0%,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上升至95.8%,环比增长3.3个百分点。公告称,主要由于第三季晶圆销量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化所致。此外,前三季度总收入68.38 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7.4%。四季度,公司收入指引为环比持平到增长2%,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
京东集团-SW(09618.HK):第三季度总收入人民币2990.59亿元,同比增加14.85%;净利润52.76亿元,同比减少55.03%。
京东物流(02618.HK):第三季度收入人民币550.84亿元,同比增加24.1%;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
京东健康(06618.HK):第三季度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加28.7%;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
哔哩哔哩(09626.HK):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76.9亿元(10.8亿美元),同比增加5%;净利润为人民币4.69亿元(659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此外,日均活跃用户(日活用户)达1.17亿,同比增加9%。
诺诚健华(09969.HK):前9月营业收入为约11.15亿元,同比增长59.85%,亏损6441.49万元,同比收窄76.6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约3.84亿元,同比增长38.09%,亏损3432.35万元。
德永佳集团(00321.HK):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约1.12亿港元 同比增加约10.62%
恒瑞医药(01276.HK):瑞维鲁胺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类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额合计约110.37亿美元。
中国太保(02601.HK):前10月,太保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413.22亿元,同比增长9.9%;太保财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735.67亿元,同比增长0.4%。
众安在线(06060.HK):前10个月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298.22亿元,同比增长5.18%。
捷利交易宝(08017.HK):10月新增机构客户数量5个,同比增长4个。注册用户数量为87.89万,同比增长6%;打新记用户数量约11.26万,同比增长8.2%。
艾迪康控股(09860.HK):拟2.04亿美元收购Crown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100%股权。目标公司为一家全球CRO(合同研究公司),致力于推进肿瘤学、免疫肿瘤学及其他治疗领域的精准医学发展。
知行科技(01274.HK):收到两家车企定点通知,将成为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洲际航天科技(01725.HK):附属港航科与中科星桥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科星桥空天地一体化产业项目。
中国置业投资(00736.HK):与军源数字订立合作框架协议,为RWA产品建立全球资本化路径。
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港股牛市的基础并未破坏,但演进方式更可能呈现“震荡上行、重心缓升”的特征,而非单边快速上涨,港股的11月基本面驱动效应强,仍然要重视高景气板块的价值。中金认为,展望2026年,市场已站在远不同于一年前的位置,驱动上涨的核心要素:流动性叙事、基本面改善、科技趋势,哪些只是一时修复却被当成趋势无限外推,哪些可以更持久,是我们判断“牛市”下一步的关键。
东莞证券:当前海内外市场储能需求强劲,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持续满产。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传统旺季,10月销量再创新高,渗透率突破50%,锂电池整体需求维持景气。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退坡预计将带来年底前冲量,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产能相对紧张。产业链11月预排产数据显示需求保持旺盛。上游正极、6F、电解液、隔膜等多个环节已不同程度涨价,Q4产业链有望量价齐升,业绩将延续逐季改善态势。
中邮证券:“ToC做品牌、ToB做商业”的双轮驱动或为行业共识,其核心前提是ToC打响品牌声誉、获取和留存用户;而平台化转型可推动大模型厂商从“订阅+API”向“平台分成”拓展增长曲线,因此下一轮竞争核心将聚焦用户积累与平台化转型能力。建议关注具有入口价值的港股互联网、与大模型厂商平台化有合作潜力的AI Agent以及稀缺的算力环节。
开源证券:目前,6G正处于标准研究制定阶段,根据IMT-2030(6G)推进组预测,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应当高度重视通信升级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标准确立,相关产业板块有望迎来对应的产业机遇期,包括天线、射频、通信芯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