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受隔夜美股大跌影响,港股三大指数齐挫,截止午盘,恒生指数跌1.26%,报26732.9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2%,报5849.61点,国企指数跌1.38%,报9466.55点,红筹指数跌0.54%,报4327.63点。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走低,阿里巴巴跌3.4%,腾讯控股跌0.91%,京东集团跌5.63%,小米集团跌2.34%,网易跌1.79%,美团跌1.96%,快手跌2.6%,哔哩哔哩跌1.79%;创新药概念逆势上涨,歌礼制药涨超14%;锂电池板块跌幅居前,天齐锂业跌超4%;中资券商股走弱,中信证券跌超3%。
企业新闻
腾讯控股(00700.HK):三季度实现收入1928.69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净利润631.33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3%。
中芯国际(00981.HK):第三季度销售收入23.82亿美元,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9.7%;毛利率为 22.0%,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上升至95.8%,环比增长3.3个百分点。公告称,主要由于第三季晶圆销量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化所致。此外,前三季度总收入68.38 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7.4%。四季度,公司收入指引为环比持平到增长2%,毛利率指引为18%到20%。
京东集团-SW(09618.HK):第三季度总收入人民币2990.59亿元,同比增加14.85%;净利润52.76亿元,同比减少55.03%。
京东物流(02618.HK):第三季度收入人民币550.84亿元,同比增加24.1%;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
京东健康(06618.HK):第三季度收入171.2亿元,同比增加28.7%;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
哔哩哔哩(09626.HK):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76.9亿元(10.8亿美元),同比增加5%;净利润为人民币4.69亿元(659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此外,日均活跃用户(日活用户)达1.17亿,同比增加9%。
诺诚健华(09969.HK):前9月营业收入为约11.15亿元,同比增长59.85%,亏损6441.49万元,同比收窄76.6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约3.84亿元,同比增长38.09%,亏损3432.35万元。
德永佳集团(00321.HK):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约1.12亿港元 同比增加约10.62%
恒瑞医药(01276.HK):瑞维鲁胺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类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额合计约110.37亿美元。
中国太保(02601.HK):前10月,太保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413.22亿元,同比增长9.9%;太保财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735.67亿元,同比增长0.4%。
众安在线(06060.HK):前10个月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298.22亿元,同比增长5.18%。
捷利交易宝(08017.HK):10月新增机构客户数量5个,同比增长4个。注册用户数量为87.89万,同比增长6%;打新记用户数量约11.26万,同比增长8.2%。
艾迪康控股(09860.HK):拟2.04亿美元收购Crown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100%股权。目标公司为一家全球CRO(合同研究公司),致力于推进肿瘤学、免疫肿瘤学及其他治疗领域的精准医学发展。
知行科技(01274.HK):收到两家车企定点通知,将成为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洲际航天科技(01725.HK):附属港航科与中科星桥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科星桥空天地一体化产业项目。
中国置业投资(00736.HK):与军源数字订立合作框架协议,为RWA产品建立全球资本化路径。
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港股牛市的基础并未破坏,但演进方式更可能呈现“震荡上行、重心缓升”的特征,而非单边快速上涨,港股的11月基本面驱动效应强,仍然要重视高景气板块的价值。在配置上,仍然采用杠铃策略,港股稳定价值类资产(尤其是AH溢价相对较高H股)作为底仓长期配置,港股景气成长类资产的产业逻辑依然坚实,震荡中孕育机会。一旦上述Trigger出现,资金可能会流入中国最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例如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等。
华鑫证券:近期港股调整幅度相对较大,估值也相对更合理,进一步回调的空间有限。虽然年末风险偏好不会过高,意味着没有全面行情,但2026年确定性高景气板块仍会震荡向上。预计流动性有望缓解,资金面信号显示外资交易盘开始重回港股,有望进入左侧布局春节前行情。
招商香港:港股在经历10月盘整后,悲观预期逐步出清。该机构认为,随着供需格局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科技产业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而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且结束QT缩表,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南向资金和外资将持续流入。未来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叠加估值修复将驱动港股中长期上行,呈现慢牛趋势。
中金:综合盈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该行测算恒指明年中枢28000至29000点,乐观情形31,000点左右,悲观情形21,000点附近。中金建议超配AI软件与硬件(AI产业趋势与外需映射)、电新(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化工(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家居(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创新药(产业趋势与外需映射),低配地产、食品零售、家庭个人用品。此外,该行预计中国PPI或在今年底到明年一、二季度阶段性走高,可以作为市场在交易层面切换到顺周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