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A500ETF基金(512050)近20日“吸金”27亿元,港股创新药ETF本周领涨

2025-11-14 16:26:24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最新解读(周报)

周五港A股剧烈调整,上证指数冲高回落收跌0.97%,失守4000点,创业板指跌2.82%。算力、半导体产业链领跌。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恒生科技指数尾盘一度大跌至3.1%,最终大幅收跌2.83%,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85%及2.09%。

全周表现来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全周分别涨1.4%和1.26%。上证指数本周微跌0.18%,沪深300和中证A500分别跌1.08%和1.04%,成长含量较高的科创板50、创业板指领跌,全周分别跌3.8%、3%。

格隆汇2025年“全球视野,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最新表现出炉,组合本周小幅回撤0.325%,年内涨幅仍录得32.62%,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17.62%)15个百分点。

港股创新药ETF本周表现最佳,累计上涨5.9%,年内上涨93%。其次是标普500ETF,本周上涨2.68%。A500ETF基金(512050)本周小幅回撤1.02%,年内上涨23%。

 1、A500ETF基金(512050)近20日“吸金”27亿元

A500ETF基金(512050)本周小幅回撤1.02%,但本周前四日合计净流入2.36亿元,近20日“吸金”27.07亿元。

“924”至今(11月12日),ETF市场净流入额高达1.17万亿元,其中A500ETF基金(512050)跟踪的中证A500指数最受资金青睐,累计净流入了1014亿元。

背后资金青睐的背后得抑郁中证A500指数创新的编制方法:

1、行业均衡,规避轮动风险:指数采用 “行业中性”的编制方法,其行业分布与A股整体市场结构高度接近。这意味着它不会在某个特定行业上过度暴露,有效规避了在市场风格快速切换时“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困境,更适合在当前震荡市中作为均衡配置的压舱石。

2、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时代机遇:指数显著超配了电子、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代表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新兴行业,同时低配了金融等传统行业。这使得它含“新”量十足,更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成为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的理想工具

3、龙头荟萃,质量与成长兼备:指数选股不唯“总市值”论,而是深入每个细分行业挑选真正的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基本盘稳固,盈利能力(ROE)与沪深300成分股相当,但平均市值更小,展现出更强的成长弹性

4、此外,编制规则中内置了ESG负面剔除机制,相当于为成份股质量增加了一道“滤网”,更符合外资、险资等机构投资者的审美。

A500ETF基金(512050)是交易最火爆的中证A500ETF,截至11月14日,年内日均成交额为41.08亿元,且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合计为“0.2%/年”,成本处于市场最低档。

2. 港股创新药ETF本周领涨,累计上涨5.9%

港股创新药ETF本周表现最佳,累计上涨5.9%,年内上涨93%。

基本面的强劲表现是本次创新药板块反弹最坚实的根基。

创新药板块展现出“高增长、减亏损”的积极态势,例如百济神州第三季度营收100.77亿元,同比增长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前三季度营收275.95亿元,同比增长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标志着部分创新药企正从长期的“烧钱研发”阶段,逐步迈入“商业化收获期”

“出海”驱动价值重估:国产创新药“出海”(对外授权,License-out)在2025年呈现井喷之势,截至10月交易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大额授权交易不仅带来巨额首付款,直接增厚企业业绩,更关键的是,这证明了国产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和临床价值,推动板块迎来系统性价值重估。

业内指出,在政策支持、业绩兑现、出海加速三重驱动下,创新药板块基本面持续改善,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政策端突破: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为高价创新药开辟全新支付渠道。该目录将于12月初发布,2026年1月正式实施,有望显著改善药企现金流,优化创新药支付生态。

3. 标普500ETF本周涨2.66%

标普500ETF本周涨2.66%,年内涨幅扩大至13.23%。

支撑美股的两大核心逻辑——流动性与利率预期同时出现巨震,触发了本轮下跌。

首先,流动性短缺出现迅速恶化。

美国政府停摆长达44天,本应通过财政支出进入市场的资金完全被冻结,市场缺口不断扩大。同时,美债发行量在短期内提升,从市场直接抽走大量现金,使银行体系准备金持续下降。

对于高度依赖低成本融资的美股而言,这等于把市场的“氧气”抽掉了一部分。若准备金降至过低水平,可能引发被动去杠杆甚至强制平仓,进而冲击美国国债市场,而美债又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定价锚。

美国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成为股票和ETF的最大净卖方,今年已净卖出超670亿美元美股,边撤边砍,让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放大。

虽有利好——美联储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进一步缩表(QT),美国财政部也计划减少国库券发行,美国政府恢复运转后,停留在财政账户的现金会重新流入市场。

这意味着短期资金紧张将在未来几周逐步缓解。不过市场要熬过12月到来之前的“真空期”,波动仍难避免。特别是年底美国的银行会为压缩资产负债表而减少回购市场活动,可能再次制造资金紧张。

第二重压力来自利率预期的突变。联储内部鹰鸽分歧罕见升级。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甚至表示继续维持高利率更为合适,短期降息需满足“更高门槛”。多位地区联储官员表达类似观点,而部分鸽派仍主张更快宽松。意见分歧让市场原本稳定的降息预期迅速瓦解,降息概率在短时间内从“几乎确定”掉到“一半机会”。

利率预期的反转对科技股打击尤其大。本周美国科技股连续三日下跌即源于此,AI龙头表现疲弱,投资者因担心估值泡沫在利率不稳环境里变得更加脆弱,选择先行落袋。甚至有机构买入1288万美元特斯拉看跌期权,数小时获利40%,短线空头力量进一步推动波动。

从估值数据看,美股主要指数估值均在高位,纳斯达克最新动态PE达到41倍,标普500则为28.67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巴菲特的现金储备达到3816.7亿美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且伯克希尔已连续九个月未进行股票回购。

巴菲特发起的著名“百万美元赌局”结果印证,从长期看,绝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都无法跑赢标普500指数 。对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试图通过选股或择时来战胜市场,成功率很低。因此,直接“购买市场本身”(即标普500指数)并获取市场的平均回报,实际上是一种明智且务实的选择 。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