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又有新动作了?
继前阵子高调做空美股AI科技股后,那个在《大空头》里被搬上大银幕的传奇人物——Michael Burry,突然宣布:关闭自己的基金。
没预兆,也没过多解释。
消息出来后,市场又炸了。
一个曾经提前预见次贷危机的人,为什么突然收摊?是认输,还是他又闻到了别人还没察觉的味道?
从这位大空头过往的操作看——每一次沉默,都酝酿了一场风暴。
在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中,当所有人都在买房、炒房时,Burry却孤身一人做空美国楼市。那时投资人天天吵着赎回,骂他疯了。
最后,美国楼市真崩了,他赚了几亿美元,一战封神。电影《大空头》就是拍的那段经历。
从那以后,Burry就成了华尔街的“逆行者”,一个总是和世界唱反调的人。
这一次,他盯上的,是这场延续了几年的AI浪潮。
今年以来,Burry频繁押注美股下跌,尤其针对AI和科技巨头。在他眼里,这场AI盛宴已经泡得太满。他公开表示,美国科技股现在的状态,“市场正被AI泡沫裹挟,像极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他还指出一个细节——许多美国科技公司虚增利润,在财报里偷偷延长了GPU和算力设备的折旧时间,也就是把设备成本摊得更久,看起来利润更高。
Burry说,这种会计上的“粉饰太平”,看似亮眼的数字,背后可能埋着下一场灾难。
突然清盘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披露,Scion Asset的注册状态已于11月10日终止。
在致投资者信中,他宣布将清算基金并返还投资者资金,并提到对市场估值的失望。他在给投资人的信中写道:“我对市场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也已经不一样很久了。”
听起来像认输,但仔细想想,更像是他主动退场。
关闭基金意味着他以后不用公开披露持仓,可以私底下操作,不用被放大镜盯着。
经历过2008年的人都知道,Burry虽然赚了钱,但几乎被逼疯。投资人不信任他,媒体骂他,他被压力折磨得每天失眠,看医生、吃药。那种孤独、那种“所有人都笑你”的煎熬,可能他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这场AI浪潮的确生猛,大空头Burry似乎又成了那个逆风而行的人。只是这一次,他选择不再争辩。
其实,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一幕。
1999年,“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在互联网泡沫最疯狂的时候选择清盘。当时所有人都在追逐科技股,他看不下去,坚信泡沫迟早会破。
结果,他关门的第二年,纳斯达克还涨了两年,直到2001年才崩盘。那个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师,最终被时代“嘲笑”着离场。
如今的Burry,多少有点像当年的罗伯逊——看清了热潮,却被热潮裹挟着孤独退场。
没人知道Burry这次是不是又押对。但一个曾靠逆势一战成名的传奇,在AI最疯狂的时候选择“关门”,多多少少说明——他觉得,风向不对了。
这次,他没喊口号,也没开战,只是安静地收摊走人。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句:“当我和世界看法不一样太久时,也许该停一停。”
...
美股周四遭遇重击,三大股指集体创下自10月10日以来的最差表现。
道指重挫700余点、标普500跌近1.7%、纳指一度跌破50日均线。
科技股更是成为抛售核心:特斯拉大跌7%,英伟达、博通等重挫5%,迪士尼因财报下滑近8%。
从估值数据看,美股主要指数估值均在高位。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巴菲特的现金储备达到3816.7亿美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且伯克希尔已连续九个月未进行股票回购。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最新访谈中也直言:苹果将来再翻一倍两倍三倍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不知道,不是说它就一定不行,但是它不便宜。
此外,支撑美股的两大核心逻辑——流动性与利率预期同时出现巨震,触发了本轮下跌。
首先,流动性短缺出现迅速恶化。
美国政府停摆长达44天,本应通过财政支出进入市场的资金完全被冻结,市场缺口不断扩大。
同时,美债发行量在短期内提升,从市场直接抽走大量现金,使银行体系准备金持续下降: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融资环境收紧、回购利率走高。
对于高度依赖低成本融资的美股而言,这等于把市场的“氧气”抽掉了一部分。若准备金降至过低水平,可能引发被动去杠杆甚至强制平仓,进而冲击美国国债市场,而美债又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定价锚。
美国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成为股票和ETF的最大净卖方,今年已净卖出超670亿美元美股,边撤边砍,让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放大。
虽有利好——美联储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进一步缩表(QT),美国财政部也计划减少国库券发行,美国政府恢复运转后,停留在财政账户的现金会重新流入市场。
这意味着短期资金紧张将在未来几周逐步缓解。不过市场要熬过12月到来之前的“真空期”,波动仍难避免。特别是年底美国的银行会为压缩资产负债表而减少回购市场活动,可能再次制造资金紧张。
第二重压力来自利率预期的突变。就在一两天前,市场还认为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60%(一个月前一度接近95%)。但此前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无法发布,美联储在“黑箱”环境下不敢轻易宽松。
此外,美联储内部鹰鸽分歧罕见升级。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甚至表示继续维持高利率更为合适,短期降息需满足“更高门槛”。多位地区联储官员表达类似观点,而部分鸽派仍主张更快宽松。
意见分歧让市场原本稳定的降息预期迅速瓦解,降息概率在短时间内从“几乎确定”掉到“一半机会”。
利率预期的反转对科技股打击尤其大。本周美国科技股连续三日下跌即源于此,AI龙头表现疲弱,投资者因担心估值泡沫在利率不稳环境里变得更加脆弱,选择先行落袋。甚至有机构买入1288万美元特斯拉看跌期权,数小时获利40%,短线空头力量进一步推动波动。
这轮美股下跌的关键是流动性短缺+利率预期不稳的双重冲击。
流动性决定市场能否“喘气”,利率决定估值能否成立,当这两者同时动摇,美股面临收缩导致波动。
随着12月停止缩表和财政资金回流,流动性压力将缓慢缓解,但在政策路径不清晰之前,美股市场情绪仍旧处于高波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