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2025年最强货币,欧元

2025-11-14 17:56:29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一柱擎天

今年全球最坚挺的主流货币,大概率是欧元,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13%。

今年绝大部分时间,欧元都很强,除了年初。

彼时,美元靠着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鹰派姿态,稳稳占据着全球避险资产的C位,欧元兑美元在1.02附近晃悠,不少机构还预测会跌破1.0关口。

剧情从3月份开始反转。

34日,德国战后最豪放的5000亿欧元基建计划的官宣,直接给欧元的逆袭按下了加速键:10年内,2000亿砸向交通基建,1500亿搞5G和智能电网,1000亿助力传统工业区绿色转型,还有500亿投向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研发。

当天,欧元兑美元从1.02冲至1.0684;到318日通过法案,涨至1.0954,创下202310月以来的峰值。

紧接着一路高歌,一度突破1.19

截至目前,德国基建计划对欧元上涨的贡献率高达35%-45%,直接推动汇率上升4%~5%

德国的财政扩张,为什么能推动汇率上涨?

同样是花钱,英国2022年“迷你预算”让英镑暴跌4.7%

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01

”出来的狂欢


其一,资本账户的虹吸效应。

财政扩张推升本币汇率的核心逻辑,是“利率上升→资本流入→本币升值”。

20253月政策公布后,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一周内从1.6%升至2.1%;而同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因美联储降息预期,从2.9%降至2.7%,美德利差从1.3%快速收窄至0.6%

这就意味着,欧元资产的性价比大幅提高。

之前买美债能多赚1.3%,现在差距几乎消失

法案通过后4周,欧元区市场净流入82亿欧元,其中67%流向德国基建主题基金;2025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增持德国国债156亿欧元

对冲基金更是疯狂押注,欧元兑美元看涨期权持仓量翻倍,押注6-9个月内汇率升至1.2的头寸占比达42%

其二,增长预期的重构。

作为欧元区GDP占比30%的核心市场,政策公布后,德国ZEW经济景气指数从26飙升至51.6

高盛预测,基建计划将推动德国2027GDP增速升至2%,较之前预期提升0.8%;欧盟委员会也测算,到2035年,该计划将带动欧元区整体GDP提升0.75%,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德国对周边国家的溢出效应。

其三,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

今年3月份,欧元区的宏观环境是:

通胀从峰值8.7%降至2.3%,接近2%的目标,无需担忧财政扩张引发通胀失控。

同时,欧洲央行正处于降息周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财政扩张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发债环境。

这些预期,导致市场判断欧洲央行可能提前结束降息:累计降息预期从150个基点骤降至50个基点以下,甚至预测2026年可能重启加息。

其四,货币地位升级。

基建计划聚焦5G、智能电网、绿色转型等领域,本质是构建欧洲自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减少对外部依赖

同时,欧盟推动“共同防务债券”发行,形成规模空前的欧元计价安全资产池,进一步分流美元资产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欧元的避险属性。

2025全球央行欧元储备比例从20.5%升至22.1%,创5年新高

欧盟与中东的石油贸易中,欧元结算比例从12%升至18%;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欧元结算占比突破30%

其五,整个欧元区从财政紧缩转向扩张。

有德国带头,欧盟各国逐一加大财政扩张力度。

法国加大新能源和数字产业补贴,2025年财政赤字率达到3.5%

意大利掏出2250亿欧元推进国家复苏计划,重点投资南部基础设施

西班牙砸下1400亿欧元搞绿色转型和数字化,GDP12%

……

可以说,今年欧元资产的热潮,很大程度上就是用钱砸出来的狂欢。

尤其到下半年,美欧货币政策再一次分化。

欧洲央行在7月份就按下降息暂停键,美元的降息周期却还没正式开始。

强欧元又多了一条逻辑。


02

红利与暗雷


欧元资产今年的这波涨势,产生的部分正面效应甚至有些超出市场预期。

首当是通胀压力得到缓解。

欧元升值等于给进口商品打了折扣,尤其是高度依赖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

202510月,欧元区HICP同比涨到2.1%,核心通胀2.4%,基本达到欧洲央行2%的目标。

德国10月通胀2.3%,法国更是低至0.9%,后者在2024年还经历过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反弹。

其次,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各国的财政扩张,带来的不仅是直接投资,更激活了整个欧元区的信贷市场。

2025年二季度,欧元区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了0.3个百分点,企业的融资难度明显降低。

比如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借着基建计划的东风拿到低息贷款,既能升级生产线,又能拓展海外市场,三季度财报普遍都实现了盈利增长。

就业市场也跟着受益。

以德国的高铁扩建项目为例,仅2025年就创造了约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钢铁、建材等上下游行业的就业。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疲弱,进而导致民众的消费热情提高,较2023-2024年有明显提升。

再加上欧元本身的强势,2025年三季度欧元区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3%,形成了良性循环。

可以说,强势的欧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欧洲经济。

但背后的风险,也已经开始露出苗头。

汇率上升虽然能缓解通胀压力,但必然对出口造成打击。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欧元升值导致其对美出口的单车利润下降了12%

2025年三季度德国汽车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7%整个欧元区出口额环比下降0.5%

若汇率继续上涨,出口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将失去重要支撑。

也就是说,这次的欧元狂欢,是有时间限制的,需要财政扩张计划快速执行,避免反噬。

问题是,行政效率从来都是欧盟最被诟病的一点。

德国高铁扩建项目,环境评估和用地审批就花了8个月之久,推迟了3个月开工。

2025德国原本计划投入500亿欧元基建资金,但截至10月底,实际投入只有372亿欧元,完成率不到75%

更关键的是,通胀反弹的风险始终悬在头顶。

财政扩张就像给经济喝了一大碗浓汤,短期内能补身体,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大规模基建投资必然会带动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本趋于平稳的通胀极可能卷土重来。

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就多次警告,当前德国2.3%的通胀率已经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若继续推行大规模财政刺激,可能引发通胀反弹。

一旦通胀回归3%,欧洲央行就可能被迫重启紧缩政策。

更麻烦的是,欧元区内部的通胀差异巨大,法国通胀只有0.9%,西班牙失业率高达11.2%,如果加息,这两者必然陷入两头难的境地。

此外,债务问题的隐患也无法忽视。

目前德国的债务率约为60%10年新增5000亿债务,可能会上升到65%-70%

虽然在发达国家中不算高,但随着欧盟其它成员国跟风加码,整个欧元区的债务风险正在显著上升。

一旦经济遇冷,市场对各国偿债能力产生怀疑,很可能引发债务连锁反应。


03

尾声


欧元资产2025年的强势,是德国基建计划、美欧货币政策分化、欧元区经济韧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场狂欢短期内大概率还不会立刻结束。

2026德国基建计划将进入资金投放高峰期,预计投入400-500亿欧元加上欧元区整体财政扩张的溢出效应欧元资产可能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

理论要变成实际,还是上面说的:一是提高基建项目的执行效率;二是平衡财政扩张和通胀的关系”;三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减少内部矛盾。

像是一次考试

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半道翻车?(全文完)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