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兆驰股份:11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北京坤溪私募等多家机构参与

2025-11-14 18:06:03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14日兆驰股份(00242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北京坤溪私募、南方基金、诺安基金、财通证券、中信证券、煜德投资、觅得私募基金、国开证券自营、融汇小额贷款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一、介绍行业及公司近况; 二、交流内容:问:(一)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当前公司基于不同材料体系的核心产品(如Mini/Micro LED、光通信芯片、车用芯片)在技术突破和市场化进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果?答:公司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已形成以氮化镓(GaN)、砷化镓(Gas)、磷化铟(InP)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并围绕材料特性推动产品高端化与市场化。其中,氮化镓主要是主导蓝绿光 LED芯片,覆盖照明、背光与显示领域。目前氮化镓芯片月产能达 105万片(4寸片),产能规模全球第一。在高端显示方面,Mini RGB 芯片单月出货量超15000KK组,全球市占率超 50%,并实现 02×06mil芯片的量产,引领微缩化技术,为Mini/Micro LED提供支撑;除此之外,公司也拥有砷化镓(Gas)等红黄光芯片及 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技术。依托技术优势,公司目前已在车载芯片(如车大灯、刹车灯)领域进入多家客户供应链,同时公司也积极布局红外传感、植物照明等细分市场;最后,在光通信芯片磷化铟(InP)方面,公司 25G DFB激光器芯片已具备量产能力,2.5G光芯片完成流片并推进量产。公司计划于 2026年推出 50G及以上 DFB芯片、CW 光源等高端产品,为光模块产品提供核心支撑,逐步构建从“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的垂直产业链能力。当前,公司正推动产线智能化升级,并加速 400G/800G 光模块及车用芯片等高端产品的市场化应用,持续推动公司在光通信、高端显示及车载光电等高增长赛道中持续扩大领先优势。问:(二)公司在Micro LED光互连技术有哪些布局?答:公司基于在Micro LED芯片与光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已对该技术进行了前瞻性、系统性的布局。当前重点围绕核心光源技术攻关,公司正与机构合作共同探索系统级解决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提供MicroLED光源、联合开展 CMOS键合等工作,以支撑“宽而慢”架构以及光波导产品中的研发与应用。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前瞻研发阶段,公司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实现基础技术突破和构建知识产权壁垒,为未来产业化落地做好战略储备。公司将持续跟进技术趋势,审慎推进布局。问:(三)公司近期在 PCB业务上有明确布局,请该业务具体规划如何?答:PCB业务是公司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支撑Mini/Micro LED与光通信两大核心科技赛道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载体,PCB 的性能直接决定光模块、Mini/Micro LED 显示等高端产品的可靠性与竞争力。公司正积极构建覆盖“芯片+PCB”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重点服务于光模块、光器件及 LED终端应用等主营业务。未来,公司将深化内部协同,充分发挥 PCB业务的技术优势与制造能力,为光通信与 LED业务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撑,有效保障高端产品的性能与品质,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与成本控制,间接增强 LED与光通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夯实公司业务长期增长的供应链根基,为公司两大核心科技赛道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公司在高端电子制造领域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问:(四)公司的 LED业务的当前表现和前景如何?答:前三季度,公司 LED业务表现稳健,成为公司新兴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前三季度,LED 产业链利润贡献占比超过 60%。主要原因是公司 LED业务转向高附加值领域,在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车载LED、高端商业照明、家庭影院及一体机等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具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推出 RGB Mini LED背光方案。该方案具备更精准的色彩管理,为高端大屏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了公司在高端显示领域的竞争力。此外,公司依托“芯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协同优势,LED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升级优化。前景方面,公司正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下一代光通技术(如Micro LED 光互连),以应对 I 驱动的高带宽需求。长期来看,LED业务有望受益于全球显示技术升级的大趋势。公司计划通过推进智能化制造,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从而巩固并提升市场地位。

兆驰股份(002429)主营业务: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及LED全产业链。

兆驰股份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38.96亿元,同比下降14.03%;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降27.13%;扣非净利润8.86亿元,同比下降32.41%;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4.13亿元,同比下降18.5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26.6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下降31.87%;负债率39.46%,投资收益808.23万元,财务费用9497.54万元,毛利率15.8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6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01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64.5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