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而就在此前一天,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公布招股意向书,拟公开发行7000万股,预计11月19日初步询价,11月24日启动申购。
这两家被誉为“中国英伟达”的GPU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程中的快速推进,标志着国产GPU企业正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攻坚高端芯片研发。
01 摩尔线程:发行在即,募资80亿加码研发
根据招股意向书,摩尔线程本次拟发行7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89%。发行后公司总股本将达47002.8217万股。
本次发行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与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拟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参与战略配售的数量合计不超过本次发行规模的10%。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的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尽管公司尚未盈利,但其营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达7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的60%。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至14.9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77.79%至241.65%。
02 沐曦股份:注册生效,专注高性能GPU
沐曦股份的IPO注册申请已于11月12日获得证监会同意,公司科创板IPO由此注册生效。
沐曦股份致力于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产品涵盖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在研的曦彩G系列GPU。
公司近年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沐曦股份营业收入从42.64万元跃升至7.43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4074.52%。
更为亮眼的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已达9.15亿元,同比增长404.51%。截至2025年3月末,沐曦股份GPU产品累计销量已突破25000颗。
03 财务对比:高研发投入下的亏损与增长
两家GPU龙头企业虽然营收高速增长,但均处于亏损状态。
摩尔线程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负。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收窄。
沐曦股份同样保持高研发投入,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达22.47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82.11%。
持续的研发投入也为公司带来了丰硕的技术成果。截至2025年3月,沐曦股份已取得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45项,发明专利占比达到96%。
04 行业背景:国产替代急迫,资本看好赛道
国产GPU企业的集中上市,正值全球GPU市场竞争加剧,且国内对高端芯片需求迫切的大环境。
美国收紧对华高端GPU出口许可,使得国内大模型训练面临“无卡可用”的硬约束。这一形势为国产GPU企业提供了发展窗口,大模型厂商被迫启动“国产PlanB”。
资本市场对国产GPU赛道展现出强烈信心。沐曦股份Pre-IPO估值达210亿元,而摩尔线程此次拟募集80亿元。
05 前景与挑战:生态构建与供应链安全任重道远
尽管国产GPU企业进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GPU行业重研发、重资产、周期长,一款7nm全功能GPU流片费用即达2亿美元。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工艺迭代要求企业拥有稳定的融资能力。
目前,国产GPU芯片仍主要服务于信创类客户,如国有银行、运营商等。这些客户更注重自主可控,而非单纯追求性能和使用体验。
在供应链方面,国产GPU公司仍依赖台积电7nm工艺、ARM/Imagination IP核及美系EDA工具。若地缘摩擦升级,流片与授权随时面临断供风险。
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披露,已与国内三大服务器厂商完成532项兼容认证,适配麒麟、统信、欧拉等操作系统,展现了构建国产GPU生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