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曾因精准押注美国次贷危机而声名大噪的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近日再次引发金融市场震荡。他指责美国多家顶级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通过激进的会计操作虚增盈利,制造出新的市场泡沫。
伯里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那些所谓的“超大规模算力服务商”,正在通过延长芯片及服务器折旧年限来压低年度折旧费用,从而夸大利润表现。他批评道:“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是现代财报中最常见的盈利操控手法之一,尤其是在以英伟达芯片为核心、产品周期仅两三年的行业里。”
他估算,从2026年至2028年间,该类会计策略可能低估约1760亿美元的折旧支出,使整个AI行业的账面利润被系统性高估。其中,甲骨文与Meta的利润可能被高估约27%与21%。
从会计角度看,企业在购入大型资产时可根据估计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成本。若企业人为延长使用周期,则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会显著减少,从而让利润看起来更高。此操作虽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但在周期性行业中往往引发争议。
| 项目 | 正常折旧周期 | 延长后折旧周期 | 利润影响 |
|---|---|---|---|
| AI服务器 | 3年 | 5年 | 利润虚增约15%-20% |
| GPU芯片设备 | 2年 | 4年 | 利润虚增约10% |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 5年 | 8年 | 利润虚增约8% |
分析师指出,这种“延寿”手法使企业的财务表现更为光鲜,却掩盖了资本开支与现金流的实际压力。若AI硬件迭代提速,这种做法可能在未来几年导致业绩“大洗牌”。
今年以来,伯里多次将AI狂热比作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13F文件,截至9月30日,伯里旗下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持有约1.87亿美元英伟达看跌期权与9.12亿美元Palantir看跌期权,名义市值合计超过10亿美元。
尽管文件未披露行权价与到期时间,但这已足以引发市场关注。伯里表示,他将在11月25日公布更多细节,让市场“拭目以待”。
伯里的指控与押注迅速引发业界反应。Palantir首席执行官Alex Karp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伯里的看法“令人震惊”,“这种押注简直疯狂”。
不过,市场价格走势仍反映出投资者的分歧。英伟达股价在上周下跌7%后短暂反弹近6%,但随后再度下挫。Palantir也经历了类似波动,上周大跌11%后回升约9%,随后再度回落。
| 公司 | 近期涨跌幅 | 市场反应 |
|---|---|---|
| 英伟达 | 先跌7%后反弹6%,再度下跌 | 波动加剧,投资者观望 |
| Palantir | 上周跌11%,后涨9% | 基本面分歧加大 |
多位华尔街策略师认为,伯里的做空操作更多具有象征意义,旨在对AI估值狂潮发出警告,而非单纯的短线交易行为。
与伯里的悲观看法相呼应,日本软银集团也做出了震动市场的决定——完全清仓其持有的英伟达股份,套现约58亿美元。软银称,出售所得资金将用于“星际之门”计划及对OpenAI约4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
然而,这笔交易的时机引发外界质疑。分析师指出,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或许认为AI芯片估值已接近顶点。也有观点认为,软银在英伟达投资上的时机判断一向波动,因此清仓未必代表趋势反转。
摩根士丹利首席市场策略师Mike Wilson表示:“软银的出售与伯里的做空形成共振,暗示大型机构正在对AI板块的估值重新定价。”
从伯里的指控到软银的行动,AI行业的狂热情绪正遭遇理性回调。企业通过延长折旧年限虚增利润的做法虽然合法,却可能扭曲投资判断。短期内,AI板块仍将因政策预期与业绩波动而剧烈震荡。长期而言,真正具有可持续盈利模式与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才可能在泡沫消退后脱颖而出。
问1: 伯里为何指控AI公司虚增利润?答: 他认为企业通过延长AI设备的折旧年限减少费用支出,从而在账面上放大盈利。这种做法掩盖了资本密集型业务的真实成本。
问2: 延长折旧年限合法吗?答: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企业可自由估算资产寿命,因此并不违法。但若估算过于乐观,会影响财报真实性。
问3: 伯里做空英伟达与Palantir的意图是什么?答: 他希望通过空头仓位对AI板块的估值风险发出警告,体现其对市场泡沫的担忧,而非单纯追求短期利润。
问4: 软银清仓英伟达意味着什么?答: 这一举动表明机构开始重新评估AI行业的风险回报平衡,也反映出部分投资者认为AI芯片涨势可能接近尾声。
问5: AI行业是否面临泡沫?答: 目前AI行业估值确实偏高,但并非所有公司都存在泡沫。核心在于企业能否将AI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利润,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而非情绪。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