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粤海投资(00270.HK)业绩稳健,股息短期调整无需惊慌
go
lg
...
响,资本市场出现明显的震荡。 作为过去
港股市场
里面妥妥的尖子生,粤海投资一直以稳健的经营著称,且持续维持高分红回馈股东,如今一改往日积极分红的姿态,市场的反应其实可以理解。 但究竟该如何看待公司的这一变化?或许从财报中能够发现答案。 1·基本盘依旧牢固 整体业绩层面来看,过去一年,粤海投资营收有小幅上升,但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粤海投资实现综合收入为242亿港元,按年上升4.3%,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溢利按年下降34.5%至31.22亿港元。公司指出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持有的发展中待售物业及已竣工待售物业减值。 分业务层面来看。 首先是水资源业务板块上。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来自东深供水项目的盈利贡献仍然为公司盈利的重要部份,年内对香港、深圳及东莞的总供水量为22.09亿吨,产生收入63.83亿港元。 其他水资源项目年内运营稳健,粤海投资来自其他水资源项目年内税前利润(不包括汇兑差异净额及净财务费用)合共为18.54亿港元,同比小幅增长1.1%。 再来看在非水资源业务板块方面。 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板块,旗下粤海置地过去一年受地产大环境影响业绩承压。财报显示,粤海置地剔除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处置物业产生的净收益、持有的发展中待售物业及已竣工待售物业减值和净财务费用影响,实现税前亏损为2.96亿元港元,而上年同期税前利润8590.7万港元。 与此同时,酒店经营及管理业务则随着疫情结束以及通关迎来新局面,板块整体营业收入按年大幅增长了67.8%至6.49亿港元,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税前利润(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及汇兑差异净额)达1.06亿港元。 百货营运业务方面,实现总收入7.59亿港元,经调整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及租赁变更收益后,税前利润增加74.6%至1.01亿港元,上年同期仅为5777.6万港元。 能源项目方面,粤海能源项目实现收入18.18亿港元,实现税前利润(不包括净财务费用)9972.2万港元,一改过去大幅亏损的状态。 粤电靖海发电实现收入82.59亿港元,同比增长2.4%,实现应占利润8962.6万港元,相较上一年的应占亏损1.06亿港元,2023年实现了大幅扭亏。 道路及桥梁业务分部方面,粤海高速实现收入6.64亿港元,同比增长2.5%,实现税前利润(不包括净财务费用)3.72亿港元,同比增长4.1%。粤海银瓶实现税前利润(不包括其他经营收入)1.34亿港元,同比增长20.6%。 可以看到,粤海投资过去一年的利润波动主要受到地产板块的影响较大,不过也基本属于非经营性亏损。尽管地产板块承担了一定的利润压力,但公司整体的经营基本盘依旧保持稳定。这一点从整体利润的正向维持中可见一斑。 如若从整个房地产行业视角来看,在过去一年,许多房企面临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粤海投资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稳健的财务基础,展现了公司在市场波动中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粤海投资在过去一年中表现仍然还算可圈可点,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公司仍然能够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各项核心业务齐头并进,经营质量迈向新的台阶。 2·分红的权衡 粤海投资在维持基本盘稳固的同时,利润不可避免受地产行业大环境影响有所下滑,因此,此次分红的调整也就成为市场颇具争议的焦点。 在笔者看来,分红调整的核心原因并非来自公司年度利润层面的压力,而更多的是基于整体经营战略层面出发的权衡考虑。实际上,公司过去一年利润承压的核心原因在于物业减值,这也只是短期影响,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长期分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公司可能依然会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时,必须审慎考虑资金的运用和配置。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上市公司往往基于两个目的,要么是赚取资本利得,要么则是获取分红。前者而言,往往受到市场较大波动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后者一般相对来说则较为确定,许多上市公司要么不分红,要么常年都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分红当中,而也正因为这种确定性,保持稳健分红的上市公司也常常备受市场投资人青睐。 从粤海投资的情况来看,公司便是
港股市场
分红的标杆,过往持续保持稳健的分红政策。iFind数据显示,2008年至2022年期间,其每年都在派息并保持稳步增长,累计现金分红数额达近350亿港元。其中,2020、2021、2022年股利支付率基本也都保持在84%以上的高位水平。 (来源:iFind) 此次粤海投资年末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叠加年中派发的0.19港元,2023年全年派发0.31港元,全年分红率65%。 显然,公司的这次分红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因此也就引起市场的争议和短期波动。但在公司整体战略的考量下,这样的决策笔者认为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不管怎么说,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学会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并始终将长远的发展目标置于首位。 3·拐点已至,兼具安全性与确定性 站在当下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粤海投资其具备了两大特质,并且已经踏入了经营的拐点,后续增长潜力颇具看点。 首先,从安全性角度来看,结合公司过去一年现金流情况,不难发现,公司呈现出的显著改善趋势。 2023年,公司全年经营活动年内净现金流入约为107.11亿港元,而上一年同期则是净现金流出13.99亿港元。特别是旗下地产开发板块粤海置地,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36.07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的净现金流出66.61亿港元形成了显著的反转。 公司对自身现金状况保持信心,对此,粤海置地在财报中也表示,集团现时之现金资源,加上经营业务产生稳定之现金流量,足以应付集团履行其债务责任及业务经营所需。公司在手现金保持充裕,截至2023年底,粤海投资拥有现金及银行结余达125.9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65亿港元。 其次,从确定性角度来看,一方面在于水务主业的持续稳健,该业务2023年税前利润占到公司总比重的85%。其中,对港供水的的业务更是十足的现金奶牛。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底,公司公告了一份2024年至2026年东江水供水的新协议情况。新协议显示,按每年供水量上限8.2亿立方米,2024年至2026年的基本水价分别达51.36亿港元、52.59亿港元及53.85亿港元,增幅为每年2.39%。 此外,公司内地水务产能也在快速提升,截止2023年底,公司内地供水运营产能854万吨/天,而上年同期仅为543万吨/天,联营供水195万吨/天,在建144万吨/天;污水运营产能205万吨/天,上年同期为192万吨/天。这些均为水资源业务后续的业绩增长带来了确定性预期。 另一方面,眼下地产行业受益政策支持,供需两端持续修复,不断迎来好转。与此同时,经济持续恢复的大环境下下,推动酒店、百货等业务稳步复苏,公司电力、路桥等业务也保持稳健发展姿态,这些都将为粤海投资的未来业绩提供坚实支撑。 除此之外,考虑到美国加息步入拐点,作为具备公共事业股特质的粤海投资也将在资本市场迎来新的机会。随着新的降息周期到来,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程度等一系列压力将得以缓解,这些都将有助于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减少公司汇兑损失,对利润带来增厚效应,同时助力资本市场估值修复。 4·结语 财报公布后,粤海投资获得了控股股东的持续增持。公司公告,3月26日至28日期间,控股股东粤海控股于公开市场购买公司1425.8万股,每股平均价3.51港元。增持后,粤海控股共计持有37.07亿股,持股比例则已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约56.49%增加至约56.71%。 公告同时指出,增持事项显示粤海控股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及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作出全力的支持。基于对公司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粤海控股将适时地继续增持公司股份。 在股东大手笔增持的同时,南下资金也保持流入态势,其中在2月28日当日,就增持了2798.60万股,推动港股通持股比例提升0.43个百分点,位居当日增持比例提升排行榜前六。这也足以表明,市场资金对粤海投资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为公司后续的市场表现提供了积极的支撑。 (来源:iFind)
lg
...
格隆汇
2024-04-05
贝康医疗(2170.HK):收入毛利双双增长50%,重磅收购助力打造中国版Vitrolife
go
lg
...
及等价物为9.4亿人民币,充分展现当前
港股市场
已经是非理性杀跌,随着美国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改善,市场对贝康医疗的价值进行修正,以更合理地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在辅助生殖行业政策支持的东风下,如果贝康医疗能坚定不移地推进其宏伟战略,并随着各项里程碑的达成和业绩的持续兑现,公司将迎来价值的全面重塑。
lg
...
格隆汇
2024-04-03
贝康医疗(2170.HK):收入毛利双双增长50%,重磅收购助力打造中国版Vitrolife
go
lg
...
及等价物为9.4亿人民币,充分展现当前
港股市场
已经是非理性杀跌,随着美国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改善,市场对贝康医疗的价值进行修正,以更合理地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在辅助生殖行业政策支持的东风下,如果贝康医疗能坚定不移地推进其宏伟战略,并随着各项里程碑的达成和业绩的持续兑现,公司将迎来价值的全面重塑。
lg
...
格隆汇
2024-04-03
港股收评:恒科技跌2.32%,汽车股全日低迷,黄金股继续飙!
go
lg
...
元。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此前指出,当前
港股市场
可能持续区间震荡。在更多利好性政策兑现前,该券商认为当前环境下整体哑铃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稳定现金流板块(高分红比例,如电信、公用事业和能源)、高端科技升级板块(科技硬件、半导体)和中端优势行业出海板块(工程机械、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与光伏、部分品牌消费等)将是建议核心关注的三条主线。
lg
...
格隆汇
2024-04-03
兴证国际(06058.HK)年报:营收同比大增110%,扭亏为盈,价值回归凸显自身α
go
lg
...
的信心。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对于
港股市场
来说,去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IPO方面,去年IPO募资额仅463亿港元,同比下降55.75%;从二级市场看,港股日均交易额1050亿港元,同比下降15.93%。
港股市场
承压,恒生指数跌至近十年来的低位。根据港交所数据,继香港2022年49家券商关门创下历史记录后,去年仍有32家券商结束营业。 在行业景气度下滑背景下,再来看兴证国际各项主营业务营收,更能看出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去年公司金融产品及投资实现收入3.46亿港元,同比大增7265.53%。对于该项业务营收大增,公司表示,去年金融市场波动,公司始终贯彻稳健审慎投资原则,严格筛选投资标的池,严格遵守各类风险限额,年内新增权益投资,并抓住市场机会,择机加大债券投资规模。 由此可以看到,公司投研实力过硬,能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投资策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公司成功地实现了金融产品及投资收入的大幅增长,留存利润,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通过在金融市场中的卓越表现和稳健的投资策略,也体现了其作为一家值得信赖的综合金融机构的实力和信誉。 此外,去年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1.11亿港元。公司表示,面对监管趋严及
港股市场
萎靡的环境,该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升级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挖掘存量客户潜力,借助两地全面通关有利条件,推动保险、产品等多元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实现一定突破。 截至去年底,公司已上线丰富的金融产品,保险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倍。 可以看到,兴证国际在面对监管趋严和
港股市场
萎靡的双重挑战时,未选择消极应对,而是积极调整业务策略,体现了兴证国际迅速的业务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公司通过升级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挖掘存量客户潜力,以及利用两地全面通关的有利条件,推动保险等多元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这些举措显示出了公司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业务竞争力。 其他收入方面,去年公司企业融资业务实现收入4083万港元;保证金融资业务实现收入3027万港元,公司表示,已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压缩低质量有抵押保证金贷款融资规模,资产质量得到大幅优化。 此外,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502万港元。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数量30只,管理规模62亿港元。固收类旗舰产品美元稳定收益债券基金保持稳健的回报,成立至今收益率25.2%。 总体看,兴证国际收入呈现多元化,在多个业务领域显示出综合实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并且经营效率极高,投研能力突出,积极寻找业务增长点,提升业务竞争力。 自身α凸显,价值回归 从兴证国际股价表现来看,截至2023年底,公司股价较年初增涨114%,总市值从3.8亿港元提升至8.12亿港元。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在公司股价去年涨幅翻倍背后,一方面,或得益于公司基本面的困境反转,2023年归母净利实现扭亏为盈,让更多投资者看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增加股东信心。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受到国内外各方资金的关注。去年5月末,兴证国际被纳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公司MSCI香港微型股指数,这无疑是对公司市场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众所周知,MSCI作为全球知名的指数提供商,所发明的MSCI指数的成分股主要考虑公司的流动性、流通市值、行业地位等因素,该指数被众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所参考。被纳入其指数,意味着兴证国际的市场关注度将会得到提升,可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进而增强公司的流动性和市值。这也是公司走向国际化、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重要标志。 此外,公司在2023年还获得了多项行业奖项和认可,包括彭博商业周刊金融机构评选、中国证券金紫荆奖等,这些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财报显示,兴证国际去年还首次参加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2023年气候变化评级,获得管理级别「B-」评级结果。 在笔者看来,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公司在证券行业中的优秀表现和领先地位,更证明了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及服务质量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彭博商业周刊金融机构评选、中国证券金紫荆奖等奖项的获得,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展望2024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上交所、深交所和港股互联互通加深,香港作为我国金融前沿的地位不会改变,随着“兴证”品牌的海外版图进一步拓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市场业务将发挥出协同效应,有利于兴证国际的未来发展。 结尾部分 香港股市最坏时刻已过,伴随未来美联储降息,低估值的港股有望得到更多国际资金的青睐;加上南下资金增加对港股高股息的关注,未来港股成交有望重回活跃,经过极端环境考验的兴证国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验证,未来将能更好地发挥海外业务国际化专业平台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并步入自身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价值回归。
lg
...
格隆汇
2024-04-03
兴证国际(06058.HK)年报:营收同比大增110%,扭亏为盈,价值回归凸显自身α
go
lg
...
步增强投资者和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对于
港股市场
来说,去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IPO方面,去年IPO募资额仅463亿港元,同比下降55.75%;从二级市场看,港股日均交易额1050亿港元,同比下降15.93%。
港股市场
承压,恒生指数跌至近十年来的低位。根据港交所数据,继香港2022年49家券商关门创下历史记录后,去年仍有32家券商结束营业。 在行业景气度下滑背景下,再来看兴证国际各项主营业务营收,更能看出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财报显示,去年公司金融产品及投资实现收入3.46亿港元,同比大增7265.53%。对于该项业务营收大增,公司表示,去年金融市场波动,公司始终贯彻稳健审慎投资原则,严格筛选投资标的池,严格遵守各类风险限额,年内新增权益投资,并抓住市场机会,择机加大债券投资规模。 由此可以看到,公司投研实力过硬,能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投资策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公司成功地实现了金融产品及投资收入的大幅增长,留存利润,为股东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通过在金融市场中的卓越表现和稳健的投资策略,也体现了其作为一家值得信赖的综合金融机构的实力和信誉。 此外,去年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1.11亿港元。公司表示,面对监管趋严及
港股市场
萎靡的环境,该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升级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挖掘存量客户潜力,借助两地全面通关有利条件,推动保险、产品等多元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实现一定突破。 截至去年底,公司已上线丰富的金融产品,保险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倍。 可以看到,兴证国际在面对监管趋严和
港股市场
萎靡的双重挑战时,未选择消极应对,而是积极调整业务策略,体现了兴证国际迅速的业务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公司通过升级转型财富管理业务,挖掘存量客户潜力,以及利用两地全面通关的有利条件,推动保险等多元化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这些举措显示出了公司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业务竞争力。 其他收入方面,去年公司企业融资业务实现收入4083万港元;保证金融资业务实现收入3027万港元,公司表示,已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压缩低质量有抵押保证金贷款融资规模,资产质量得到大幅优化。 此外,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502万港元。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数量30只,管理规模62亿港元。固收类旗舰产品美元稳定收益债券基金保持稳健的回报,成立至今收益率25.2%。 总体看,兴证国际收入呈现多元化,在多个业务领域显示出综合实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并且经营效率极高,投研能力突出,积极寻找业务增长点,提升业务竞争力。 自身α凸显,价值回归 从兴证国际股价表现来看,截至2023年底,公司股价较年初增涨114%,总市值从3.8亿港元提升至8.12亿港元。 在公司股价去年涨幅翻倍背后,一方面,或得益于公司基本面的困境反转,2023年归母净利实现扭亏为盈,让更多投资者看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增加股东信心。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受到国内外各方资金的关注。去年5月末,兴证国际被纳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公司MSCI香港微型股指数,这无疑是对公司市场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 众所周知,MSCI作为全球知名的指数提供商,所发明的MSCI指数的成分股主要考虑公司的流动性、流通市值、行业地位等因素,该指数被众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所参考。被纳入其指数,意味着兴证国际的市场关注度将会得到提升,可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进而增强公司的流动性和市值。这也是公司走向国际化、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重要标志。 此外,公司在2023年还获得了多项行业奖项和认可,包括彭博商业周刊金融机构评选、中国证券金紫荆奖等,这些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财报显示,兴证国际去年还首次参加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2023年气候变化评级,获得管理级别「B-」评级结果。 在笔者看来,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公司在证券行业中的优秀表现和领先地位,更证明了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及服务质量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彭博商业周刊金融机构评选、中国证券金紫荆奖等奖项的获得,或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展望2024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上交所、深交所和港股互联互通加深,香港作为我国金融前沿的地位不会改变,随着“兴证”品牌的海外版图进一步拓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市场业务将发挥出协同效应,有利于兴证国际的未来发展。 结尾部分 香港股市最坏时刻已过,伴随未来美联储降息,低估值的港股有望得到更多国际资金的青睐;加上南下资金增加对港股高股息的关注,未来港股成交有望重回活跃,经过极端环境考验的兴证国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验证,未来将能更好地发挥海外业务国际化专业平台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并步入自身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价值回归。
lg
...
格隆汇
2024-04-03
谷歌持股,跑通AIGC商业化,“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上市价值几何?
go
lg
...
是基于上面两个方面,也将帮助出门问问在
港股市场
打开辨识度,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总的来看,此次出门问问若成功上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注入新的资金和资源,推动公司迎来加速发展。 而考虑到AIGC赛道也将遵循“马太效应”这一逻辑,出门问问不论是在商业变现上的领先优势,还是已经跑通的现金流循环,还是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都将让其后续的发展具有看点。对于这一新股值不值得打,相信投资人通过上面的几个视角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lg
...
格隆汇
2024-04-03
谷歌持股,跑通AIGC商业化,“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上市价值几何?
go
lg
...
是基于上面两个方面,也将帮助出门问问在
港股市场
打开辨识度,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总的来看,此次出门问问若成功上市也将进一步提升其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注入新的资金和资源,推动公司迎来加速发展。 而考虑到AIGC赛道也将遵循“马太效应”这一逻辑,出门问问不论是在商业变现上的领先优势,还是已经跑通的现金流循环,还是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都将让其后续的发展具有看点。对于这一新股值不值得打,相信投资人通过上面的几个视角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lg
...
格隆汇
2024-04-03
港股午评:恒指跌0.74%恒科指跌超1%,黄金股、铜业股逆势上涨
go
lg
...
金融界4月3日消息 今日早间
港股市场
下跌,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0.74%,报16806.5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22%,报3499.96点,国企指数跌0.78%,报5914.14点,红筹指数跌0.33%,报3491.08点。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跌0.28%,腾讯控股涨0.13%,京东集团-SW跌0.4%,小米集团-W跌3.07%,网易-S跌0.92%,美团-W跌0.99%,快手-W跌0.4%,哔哩哔哩-W跌1.54%。 国际金价推动黄金股强势,紫金矿业再创历史高价,中国黄金国际亦有望再破新高。 机构料24Q1铜矿业绩或环升,铜业股继续表现活跃,五矿资源涨超5%。德邦证券表示,2024年全球货币环境由紧向松转变、国内经济逐步修复,有色金属板块有望迎来超额收益,经济底部夯实后,与国内经济相关的工业金属价格有望迎来持续上涨行情,铜行业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或将迎共振。据该行测算整理,2024年全球铜矿供给增量为37.5万吨,增速1.7%,再生铜增量4万吨,增速0.9%,铜总供给2734万吨,增速1.5%;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为2747万吨,增速1.9%全年铜供给平衡为短缺13万吨。 半导体股、电力股、家电股多数上涨。 隔夜美股特斯拉大跌,带动港股汽车股集体走低,造车新势力方向跌幅较大,蔚来跌超5%,锂电池股、汽车经销商股齐跌。 餐饮股跌幅明显,龙头海底捞跌超3%。 啤酒股、重型机械股、苹果概念股、猪肉概念股、体育用品股等纷纷下跌。
lg
...
金融界
2024-04-03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震荡走低,跌超1.2%,成交额破6700万
go
lg
...
超3%。 银河证券表示,展望2024年
港股市场
后续表现,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欧美央行降息带来的流动性,有望共同促进港股反弹。从行业来看,2024年后续上涨可能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的上游原材料业、AI浪潮以及下半年联储降息落地等利好影响下的资讯科技业、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双击的非必需性消费业和医疗保健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03
上一页
1
•••
351
352
353
354
355
•••
5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酝酿计划 阻止美国军方获取其稀土磁铁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动用“大数据”向拥有境外投资收入的公民征税
lg
...
ADP预警吓坏市场!黄金急跌50美元 美股、美元、比特币齐遭重创
lg
...
”帝国终结“时刻临近?专家警告:黄金或被重估,“布雷顿森林体系2.0”正在成形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市场巨震:金价暴跌50美元后飙升 如何交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7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