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王忠民:用技术逻辑不能解决人工智能风险问题时,要回到人类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go
lg
...
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中国银行
原行长李礼辉就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应用、风险防范等话题展开对话。 谈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王忠民表示,如果所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端被人工智能改造,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会有三条曲线,一是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零,二是规模效应无限大,三是范围效应无限大。如果用这一逻辑把金融基础设施世界改变,金融所有前端的边际成长就是建立在其他人免费边际基础设施之上,所有规模经济是你给它提供规模,它成长你也成长,这个数字基础设施逻辑今天正全面生成,全面改变,全面应用。 谈及“人工智能风险及防范”,王忠民表示,目前来看,最大的危险是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所有人不仅变成无用的,甚至其产生的东西也无法掌控;一旦发展迅速到人无法迎接、无法对付时,就会把人颠覆掉,而技术一旦失去人的控制,可能对我们人造成伤害,甚至社会组织行为、社会原有工具、原有管理逻辑全部失灵,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个风险,金融产品的深度和外延极度广泛,人工智能的服务能力可能从某些方面超越人本身。比如人工智能加密,如果加密服务才是完成金融安全、保密、确权、交易权利、收益权利等一切的前提,但市场在不成熟时,势必造成利益不对称、产生很多冲突矛盾,但加密一旦完成,一个时代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便超越了人的服务能力。 他强调,如果用技术逻辑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回到人类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社会法治、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反向来规范技术逻辑。(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
lg
...
金融界
2023-12-12
小摩:维持招商银行(03968.HK)“增持”评级 目标价削至32港元
go
lg
...
%至3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跑输MSCI
中国银行
指数31个百分点,无可否认,该行之前对中国零售复苏、股市情绪及招商银行能实现双位数盈利增长过於乐观。
lg
...
金融界
2023-12-12
徐工机械:拟申请注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go
lg
...
徐工机械公告,拟向
中国银行间
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统一注册并发行余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lg
...
金融界
2023-12-11
向新、向实、向强——2023全球保险科技大会在津隆重举行
go
lg
...
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中国银行
原行长李礼辉就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应用、风险防范等话题展开对话。 谈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李礼辉表示,人工智能或智能金融发展到现在,其实还处在辅助的早期阶段,业界对于智能金融未来发展给予了很大期待,瑞银证券预测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券商市场估值提升21%左右,使保险机构市场估值提高18%左右。 (
中国银行
原行长 李礼辉) 李礼辉指出,就目前在保险领域应用而言,一是主要在改进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上,像太平洋保险的数字员工,可以作为私人助理来提供服务,提供日常办公、软件技能、知识问答、数据处理、专业场景任务等;二是在改进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上,比如平安财险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平台,能够让异构的空间、数据,让卫星遥感影像提供服务,包括智能调度、远程查看、精准定损、快速理赔等场景。 王忠民表示,如果所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端被人工智能改造,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会有三条曲线,一是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零,二是规模效应无限大,三是范围效应无限大。如果用这一逻辑把金融基础设施世界改变,金融所有前端的边际成长就是建立在其他人免费边际基础设施之上,所有规模经济是你给它提供规模,它成长你也成长,这个数字基础设施逻辑今天正全面生成,全面改变,全面应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 王忠民) 谈及“人工智能风险及防范”,王忠民表示,目前来看,最大的危险是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所有人不仅变成无用的,甚至其产生的东西也无法掌控;一旦发展迅速到人无法迎接、无法对付时,就会把人颠覆掉,而技术一旦失去人的控制,可能对我们人造成伤害,甚至社会组织行为、社会原有工具、原有管理逻辑全部失灵,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个风险,金融产品的深度和外延极度广泛,人工智能的服务能力可能从某些方面超越人本身。比如人工智能加密,如果加密服务才是完成金融安全、保密、确权、交易权利、收益权利等一切的前提,但市场在不成熟时,势必造成利益不对称、产生很多冲突矛盾,但加密一旦完成,一个时代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便超越了人的服务能力。 他强调,如果用技术逻辑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回到人类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社会法治、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反向来规范技术逻辑。 关于人工智能带来风险的理解,李礼辉指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算力集中、算力竞争,主要问题是背后国家级的竞争,或是资本巨头和技术巨头企业级的竞争;二是数据共享和数据管控,国内数据量虽然很大,但数据资源品质还未占据优势;三是AI对齐和AI合成,AI对齐本身有地缘政治因素在,而AI生成则模糊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要引起警惕;四是AI信任与AI安全,要实现符合伦理标准的金融平等,保障符合安全标准的金融效率,营造符合经济规律的创新模式,未来还要在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 应对需求,保险护“航” 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海运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航运保险作为金融和航运的连接点,在高端航运服务业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推动海运保险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上,创造性地引入了“航运产业与航运保险”巅峰对话环节,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李宝伟作为主持人,对话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姜涛、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江海以及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教授李婕妤,就国际航运保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风险减量、数字化保险等进行了交流。 姜涛表示,数字化保险需要创造一个新的平台、新的数字化产品,不要再建正本,有些国家是接受副本的,实际上可以改变航运一些惯例,其目的是化解风险、提高效率,可以多出一个保险产品,公司又多出一笔业务。航运企业如果有适当成本愿意支出,能够化解风险提高效率,还是可以尝试和思辨的。 美元加息对航运保险有什么影响?何江海指出,美元加息造成美元回流,很多市场资金成本上升,有很多国际再保人,其资本投资方向不会放在保险身上,可能放在更赚钱行业里面,这个就会带来承保人减少,进而导致市场保费增加,带来前端船东成本增加,这一点对于航运保险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大家也都在密切关注美元加息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和成本的变化。 他指出,市场有四五家企业正在做船舶风险减量工作,通过大数据采集船舶航线、船舶物理属性等,通过量化方法评估船舶风险,对船舶进行预警,透过这一点可以看到科技以及数字化对于行业带来的积极变化。 李婕妤强调,航运金融是航运产业的命脉,航运保险在这其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天津港,有保险产业园,还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和港口贸易,如果能够把航运保险做成亮点,它能够起到带动其他保险以及带动航运产业的作用,发挥血脉的作用。 险养结合,绘就蓝图 “保险+康养”的双向赋能已是行业的一大共识。2023年两会期间,国家就已经释放“保险+康养”信号,鼓励保险融合康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关于“保险+康养”,发展背景如何,有何实践,前景怎样? 在本届大会圆桌对话环节,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陈璐作为主持人,与幸福人寿总裁助理常勇,慈铭集团、慈铭博鳌医院党委书记胡波,国寿健投天津负责人张宝山,渤海人寿总经理助理宋兴明,富德生命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胡胜凯,长正保险研究院院长彭勇展开深入交流,就保险+康养未来前景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常勇表示,过去以人的身体为指标的健康参数寿险公司一般是拿不到的,能拿到的也是脱敏数据。隐私计算和云计算的产生增强了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的可能性,我们对某种疾病、某种身体状况、未来的理赔概率算法认知上发生变化。因此,科技进步对于生态构建医养的结合格外重要。 胡波表示,社区健康管理范围足够大,但如果说用医院,包括慈铭或全国上万家体检中心是做不到的,这部分服务一定要绑定一些中高端机构,比方泰康自营等,中高端养老形成,这种服务将凸显特色,不用精算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张宝山表示,中国人寿既能做机构养老,也能做社区养老,未来我们也想做居家养老,三位一体战略,政府有“9073”战略,希望国寿在做养老和保险同时,让我们的客户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宋兴明指出,解决医养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融资问题,需要有钱,钱从哪来;二是转移支付问题,如何把客户与需求结合起来,然后转移支付给相关服务公司。解决融资问题必须要解决疾病风险与长寿风险,疾病风险不仅指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重大疾病,有很多慢病和长期管理病,这方面产品配置是不足的,需要保司下大力气研究;转移支付解决风险问题,同时也解决融资后落实服务的问题,要通过服务让用户的生活回归健康和品质。 胡胜凯指出,要丰富一下理想,把养老社区带回家,这个理想是什么呢?把高档养老社区这些硬件设施对家庭做适老化改造,把设施搬到家里面;其次,要把快速响应机制服务的链条搭建起来,未来成就高质量居家养老。 康养为何会如火如荼发展?彭勇表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核心老龄化,即客户量和趋势的要求;二是经济形势发展阶段,未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幸福和健康文化需求成为主基调;三是保险公司的增长需求,康养是增量市场,需要很多科技公司、健康服务公司一起努力。 十年之约,转型向实 2013年是保险科技发展元年,在政策鼓励和技术加持下,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机构诞生。如今十年已过,保险科技从有到专,从专到精,从精到实,从实到强,保险产业信息更加透明,保险应用更加便捷,行业正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跑线上眺向远方。 本届大会上,长正保险研究院院长彭勇作为圆桌对话主持人,与京东保险事业群理赔部负责人董文军、信泰保险科技创新部总经理常亮、北京人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门利国、百度智能云金融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王俊海、白鸽在线副总经理兼战略总监柯葳彬展开了深入对话,就保险科技发展状况与前沿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 董文军表示,京东保险业务板块下面有三个保险机构主体,京东安联、京东保险经纪和京东保险代理,服务着3.2亿客户,为京东商城70万家商家提供保险。我们目前做的工作,是一些电商生态场景的保险,围绕客户在京东商城上购买商品买、用、换、修整个商品全周期提供保险产品,通过后端大数据分析挖掘做一些产品的设计研究;此外,立足互联网风控体系,基于数据分析去做风险挖掘,包括风险商家、风险用户、风险行为的分析挖掘,以及风险策略部署;另外也有传统保险处理,通过智能化方式提升理赔整体效率,缩短对客履约时效。 常亮指出,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趋势往往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数字化转型成功三分在建设、七分靠运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只是第一步。有了以后还要看好不好,用户体验怎么样;还要再看用不用,如果用户不知道、不了解、不习惯,依然用不起来;最后还有灵不灵,用过之后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实现获客、提升效率等。有没有、好不好、用不用、灵不灵,这是每一个数字化应用纵向深度持续运营的过程,只有好用、真用、管用,才能释放科技持续运营价值。 门利国指出,通常公司领导或业务领导都会提数字化转型,但往往有一些认知上的误区,数字化转型不只是IT部门的事,一定是从上至下做的,全公司要认知这一问题,解决好认知才会有资源进入;从定位来看,保险公司做科技引领或科技赋能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做科技引领,在IT信息化投入方面将远远超出当前业务需求,要提前在战略上进行部署。他强调,往往高层和业务领导期望IT部门做出一些业务引领的产品,但资源是很有限的。 柯葳彬指出,市场对于保险产品本身意识形成还不普遍,整体保险市场的产品交易也不活跃,导致在保险科技推动上缺乏市场动力。传统保险产品额度大、交易频率很低,人均交易频次更低,数据维度也很单一,使技术在迭代参考依据上缺乏增长推动力。 王俊海表示,数据化转型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技术,这是驱动力;二是组织架构,这是真正核心要点。从技术角度来看,数据是生产资料,人工智能是相应引擎,如何把两者有效搭配起来决定了数据化转型成与败,对企业来说,真正数据化转型和创新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必须要有强有力组织去做整体协调;从人才结构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传统保险行业人才仍以业务导向为主,也包括IT人才,较新兴行业仍有一定差距,另外,我们需要鼓励创新文化,需要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真正把科技创新数据化转型做好。 除上述环节外,2023全球保险科技大会邀请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燕梳研究院落地天津港保税区揭牌仪式和天津港保税区合作签约仪式。 (燕梳研究院落地天津港保税区揭牌仪式) (天津港保税区合作签约仪式) 同时,大会首发了《全球航运经济与航运保险发展报告》,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张云在现场进行了解读。 (《全球航运经济与航运保险发展报告》发布仪式)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张云) 本届大会还聚焦保险领域前沿科技应用,举行了精彩的人机大战互动环节,通过AIGC技术模拟保险业务实际应用场景,由AIGC工具和保险专家一同完成提问、对答、评价等,全面展示AI在保险理念传播和答疑、学习等方面特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023全球保险科技大会的最新成果和共识必将映入行业、照进现实,进一步助力科技赋能保险,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4全球保险科技大会,我们再相会!
lg
...
金融界
2023-12-11
中行广东省分行:2023年12月11日汇市观潮
go
lg
...
。 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中国银行
广东省分行 王刚
lg
...
Cherry
2023-12-11
中行北京市分行:2023年12月11日汇市日评
go
lg
...
。 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中国银行
北京市分行外汇交易员 汤昕烨 2023-12-11
lg
...
Cherry
2023-12-11
沸腾了!A股上演大逆转
go
lg
...
一时,不少上证50指数样本股因此上涨,
中国银行
甚至一度涨停,上证50指数整体涨幅在不到两个月内达到了21%。因此,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回调成了上证50今年以来的主基调,随着今年创下7年来新低,指数年内跌幅也接近20%,回吐了上一轮的涨幅。 其次,在交易结构上,最近基金的赎回压力比较大,前两年大力发展指数基金以及蓝筹主题基金,今年这些基金基本上不赚钱。临近年底,选择退出的投资者不少。客户赎回基金,基金就只能卖出股票,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基金重仓股,特别是那些流动性不错的蓝筹股,面临很大卖出压力。 此外,根据历史规律来看,2009年至2016年,A股市场处于小市值风格周期中;2016年至2021年,市场处于大市值风格周期;2021年以来,则又大体进入小市值风格周期。在流动性宽裕且经济基本面有不确定因素的时期,市场往往是中小盘、微盘、主题投资风格占优;当前仍处于主动去库存的阶段,市场无风险利率持续保持低位,这为小微盘股持续向好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大盘蓝筹股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然处于弱势。 目前来看,上证50的弱势表现背后,是蓝筹股市场吸引力下降,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也表明了市场正面临资金困境。 这些资金入场“抄底” 不过,从目前市场出现的信号看,不少增量资金正在跑步入场。 今日午后,央企科技类指数ETF突然大幅拉升,成交额快速放量。其中,南方央企科技ETF成交额增长尤为迅速,截至收盘,该基金收涨2.61%,全天成交额超过5.8亿元,创该基金成立以来的成交额历史新高。 12月份以来,增量资金紧抓A股配置机遇期加速入市的势头不减。 从资金属性来看,先有“国家队”成员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接着,基金机构出手自购;再到外资机构摩根士丹利宣布,自购A股指数基金等,入市资金类型正愈加多元化。 同时,上市公司增量资金纷纷入市。以深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33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或更新回购安排。12月10日,又有超3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或回购公告,传递市场信心。 除此之外,基金发行也出现好转。 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11月共有142只新基金成立(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合计发行份额达1311亿份,无论是数量还是总份额,均较上月翻了一倍有余。其中,有30只基金产品的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进入12月,新基金密集宣告成立的势头仍在延续。12月首个交易日,就有8只基金宣告成立,合计份额超过40亿元。 基金发行转暖,积极筹备“弹药”布局,无疑给近期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历史经验可以证明,在市场低位做好权益基金的逆周期布局,有很大概率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体验。 从当前资金情况看,无论是“国家队”出手,还是基金自购、上市公司回购,都是用真金白银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这也将有效提升中长期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A股后续跟踪三大指标 回顾近期市场走势,A股的表现显然不尽如人意。但要明确的是,投资需要的是最终的、全局性的胜利,而非一时一刻、一城一池的得失。如查理·芒格,在1973年和1974年的收益率分别是-31.9%和-31.5%,但在1975年一举取得了73.2%的业绩,扳回了前两年的损失。 往后看,A股市场回暖的时刻也并不遥远。对A股复刻2018年末到2019年初的反弹行情,不少机构心怀期待。 短期而言,当前岁末年初若有一波行情,那么胜负手可能只有在于是否再次上演定价“东升”的预期,市场短期最关注的就是12月政治局会议所带来的定价信号。国投证券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定力十足的前提下,128政治局会议“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表态所释放出来稳增长信号是相对积极的。当然,这是否能在岁末年初催发出基于“东升”小beta行情,仍需要稍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 对于岁末行情持续性,则要重点关注铜金比(回升)、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回升)和人民币汇率(主动升值,而被动升值)三大指标是否均呈现出积极信号进行交叉验证。 总结而言,对于当前大盘指数,在内部经济弱复苏问题明确,叠加外部环境长端美债收益率大概率阶段性见顶回落后,A股复刻2018年末到2019年初的反弹行情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后市风格,国投证券判断,2025年之前“大盘价值高股息+小盘成长”双主线大概率维持占优格局,“小盘成长”对应的产业主题投资依然很重要,“大盘成长”偏向是波段性机遇。
lg
...
证券之星
2023-12-11
资金频频增持银行股,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一键打包A股核心资产
go
lg
...
日,资金在盘中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合计1.08亿股,耗资约4.77亿元。2023年11月29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同步公告了相关信息:拟各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市场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新成立的基金,主要方向大抵也是包括银行股在内的大金融、大蓝筹、大央企。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小盘题材行情将进入尾声:1)小盘股交易优势大不如前。小盘股集中的多数板块已轮动上涨,小盘指数估值也已处在偏高水平。2)大盘-小盘成交分化逼近极致,沪深300成交占比低于20%,是2014年以来最低;国证2000成交占比35%,仅次于2015年牛市时期。A股小盘股交易优势的下降与成交的极致偏离表明筹码结构正在向市场中风险偏好最高的投资者集中。而在政策预期难以上修、经济行业总体淡季下,小盘股交易结构将变得不稳定。风格切换将开始出现,现阶段应选择具有低估值和稳定现金流的大盘价值股。 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一键打包A股核心资产,大盘蓝筹特征显著,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加码。510310综合管理费率维持全市场最低水平。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11
摩通降招行目标价至32港元 相信现时为长远投资者良好切入点
go
lg
...
年初至今招行H股股价表现仍落后MSCI
中国银行
股约31%,或是由于摩通对中国零售市场复苏、股市情绪以及招行实现双位数利润增长的承诺过于乐观。摩通表示,现价计算招行H股的可持续股本回报率为10.3%,对比该行估算2023至2025年平均预测股本回报率为15.2%,认为除非资产质量出现急剧恶化,否则招行利润大幅收缩发生的可能性很低。该行现时预测招行2024至2025年利润增幅将达到中单位数,相应将目标价由53港元下调至32港元,但仍维持增持评级,认为对于长远投资者而言现时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但摩通亦提醒,除非内地股市或房市情绪出现明显改善,否则招行股价预期会在未来3至6个月横行。
lg
...
金融界
2023-12-11
三人行上涨5.03%,报76.67元/股
go
lg
...
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京东、快手、伊利、怡宝、雪花啤酒、喜力啤酒、海天酱油、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北汽奔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长城汽车、东风风神等。 截至11月20日,三人行股东户数1.69万,人均流通股8649股。 2023年1月-9月,三人行实现营业收入38.86亿元,同比增长8.88%;归属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5.76%。
lg
...
金融界
2023-12-11
上一页
1
•••
373
374
375
376
377
•••
62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彭博独家: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参与度为五年来最高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今天美联储终于要降息!黄金创新高后遭获利了结,跌破这一水平恐不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