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逆转涨势,腾讯音乐飙升近10%,恒生科技指数反弹
go
lg
...
财报,显示净利同比增长24%至15亿元
人民币
,收入达73亿元,同比增长15%,得益于订阅服务和在线音乐收入的强劲增长。公司首席执行官梁柱表示:“2025年我们将加速AI音乐生成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网易同样表现亮眼,股价上涨超3%,受云音乐和游戏业务推动。2024年网易云音乐月活跃用户达2.1亿,同比增长12%。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近期表示:“我们将加大对AI和国际化游戏的投入,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预计达40%。” 小米受智能硬件和汽车业务利好,股价涨超2%,2024年其电动车业务收入达98亿元,同比增长180%。 市场驱动因素 此次港股反弹受多重因素推动。首先,企业财报表现强劲,腾讯音乐和网易的超预期业绩提振了市场信心。其次,市场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有所缓解。2025年5月12日,中美双方就关税问题展开新一轮谈判,市场预期短期内可能达成临时协议,降低对科技板块的冲击。此外,中国消费复苏为科技股提供支撑,2024年中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科技消费品需求旺盛。X平台分析指出,恒生科技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16.35%,反映投资者对科技股的长期信心。然而,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存,2025年2月1日对华加征10%关税导致科技股短期波动。以下为主要驱动因素对比: 驱动因素 正面影响 潜在风险 企业财报 腾讯音乐、网易超预期业绩提振股价 高估值可能引发获利了结 贸易谈判 预期缓和关税压力,提振市场情绪 谈判失败可能加剧波动 消费复苏 科技消费品需求增长支撑企业营收 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削弱需求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nathan Garner表示:“港股科技股的反弹反映了市场对消费复苏和政策宽松的乐观预期,但地缘政治风险仍需密切关注。” 未来趋势展望 港股科技板块的短期走势仍将受财报季和宏观政策影响。5月20日,小米将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市场预期其电动车业务收入将突破30亿元,进一步巩固其多元化战略。恒生科技指数技术面显示,当前价格接近MA50(50日均线)5600点阻力位,若突破可能挑战年初高点5800点;若回落,5200点为关键支撑。X平台分析师@ydx1475837指出:“科技股短期动能强劲,但需警惕高位回调风险。” 长期看,中国科技企业在AI、电动车和云计算领域的创新将支撑板块增长,但地缘政治和美联储利率政策仍是潜在风险。丁磊表示:“网易将通过AI驱动的游戏和音乐服务,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投资者需关注5月下旬中美谈判进展及美联储FOMC会议结果,以判断市场后续走向。 编辑总结 港股三大指数逆转早盘跌势,科技板块领涨,腾讯音乐、网易和小米表现突出,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业绩和消费复苏的乐观预期。短期内,财报季和贸易谈判进展将持续驱动市场情绪,但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放缓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应关注关键技术位和宏观政策动态,平衡短线操作与长期持有的策略。 名词解释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交易所上市的30家最大科技公司,涵盖互联网、金融科技、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等领域。 腾讯音乐: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平台,港股代码01698.HK,提供音乐流媒体和社交娱乐服务。 网易: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港股代码09999.HK,业务涵盖游戏、音乐和教育等领域。 小米:中国智能硬件和电动车制造商,港股代码01810.HK,以手机和物联网产品著称。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3日:腾讯音乐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净利同比增长24%,股价飙升12.84%。(来源:Bloomberg) 2025年3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82%,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小米跌6.32%。(来源:CNBC) 2025年2月5日: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调整,新增AI企业DeepSeek,反映AI板块崛起。(来源:DailyPik) 2025年1月6日:美国国防部将腾讯列入“中国军事公司”名单,腾讯股价暴跌7.3%。(来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mes Lee表示:“腾讯音乐和网易的强劲财报显示了中国科技消费市场的韧性,但高估值需警惕回调风险。”(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13日,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称:“港股科技股受消费复苏和AI创新驱动,短期动能强劲,但地缘政治仍是关键不确定因素。”(来源:高盛市场评论) 2025年5月12日,瑞银分析师Felix Liu指出:“小米电动车业务的快速增长为其股价提供支撑,但需关注全球供应链压力。”(来源:瑞银投资简讯) 2025年5月10日,国金证券分析师张伟表示:“恒生科技指数的反弹反映了投资者对政策宽松的预期,腾讯音乐的AI战略值得关注。”(来源:国金证券研报) 2025年5月9日,独立分析师Michael Hewson评论:“港股科技股的上涨动能依赖财报和贸易谈判,短期需关注5200点支撑位。”(来源:CMC Markets分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台积电2025年全球新建9座厂:台中晶圆25厂年底动工
go
lg
...
支出预计达340亿至380亿美元,折合
人民币
约2459亿至2748亿元,挑战历史纪录。 张宗生表示,“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产能扩张,台积电正通过全球布局满足客户需求并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此次扩张涵盖台湾、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地,旨在应对全球半导体需求的激增,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5G和汽车电子领域。X平台用户@semicon_insight评论称,“台积电2025年建厂速度惊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因其布局进一步重塑。”此外,台积电预计2025年收入以美元计将增长约20%,主要得益于3纳米和2纳米制程的强劲需求。 台湾地区建厂战略 台湾作为台积电核心基地,仍是建厂计划的重中之重。位于新竹的晶圆20厂和高雄的晶圆22厂将成为2纳米制程的量产核心,两厂已于2022年动工,预计2025年投入生产,月产能分别达5万片和4.5万片,目标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和AMD。台中晶圆25厂计划于2025年底动工,预计2028年量产1.4纳米及更先进制程,成为全球最先进的晶圆厂之一。 张宗生强调,“台中晶圆25厂将推动技术边界,强化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地位。” 此外,台积电在台湾还计划建设3座先进封装厂,包括嘉义的CoWoS和SoIC封装厂,以及从群创光电购得的台南封测八厂,预计2026年投产。台湾的建厂战略不仅巩固了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领先优势,还通过整合封装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X用户@techtrend2025表示,“台积电在台湾的2纳米和先进封装布局将使其在AI芯片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全球晶圆厂布局对比 为清晰展示台积电的全球布局,以下为2025年台积电与其他主要晶圆代工厂的建厂计划对比: 公司 2025年新建工厂数量 主要制程 主要地区 台积电 9(8晶圆厂+1封装厂) 2纳米、1.4纳米、先进封装 台湾、美国、日本、德国 三星电子 2 3纳米GAA 韩国、美国 中芯国际 3 28纳米及以上 中国大陆 英特尔 2 18A(1.8纳米) 美国、欧洲 从表格可见,台积电的建厂规模远超竞争对手,覆盖先进制程和全球多地区布局。相比之下,三星电子在3纳米GAA制程上虽有进展,但受良率问题制约,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6%降至2024年的10%。 中芯国际聚焦成熟制程,短期难以挑战台积电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台积电的全球布局还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3座晶圆厂(4纳米已量产,2纳米预计2028年投产)、日本熊本2座厂(第一座已于2024年底量产22/28纳米)及德国德累斯顿1座汽车芯片厂(2027年底投产)。 挑战与未来趋势 台积电的激进扩张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全球建厂成本高企,一座尖端晶圆厂成本高达200亿美元,2025年总资本支出或超2700亿元
人民币
。 其次,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导致台积电自2025年1月31日起暂停向中国大陆供应16/14纳米及以下芯片,影响其在大陆市场的布局。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3月3日表示,“全球供应链重构迫使我们在美、日、欧加速投资,但台湾仍是技术与制造核心。”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推动台积电2纳米及1.4纳米制程的快速普及。预计到2028年,台积电全球产能将超2000万片12英寸晶圆当量,其中30%来自海外工厂。 然而,人才短缺、供应链瓶颈及成本压力可能延缓部分项目进度。X用户@chipwatcher称,“台积电的全球扩张是双刃剑,需平衡成本与地缘政治风险。”长期来看,台积电凭借技术优势和客户信任,有望继续引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 编辑总结 台积电2025年全球新建9座工厂的计划彰显了其在半导体行业的雄心与领导力。台湾作为核心基地,通过新竹、高雄和台中的先进制程与封装布局,巩固了技术优势;海外扩张则有效应对地缘政治与客户需求。面对高成本与出口管制等挑战,台积电需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保持战略灵活性。未来,人工智能与汽车电子的增长动能将持续推动其市场表现,投资者应关注其产能落地与技术突破的进展。 名词解释 台积电: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专注半导体芯片制造,市占率超60%。 晶圆厂:生产半导体晶圆的工厂,分为12英寸、8英寸等规格,制程越先进,技术要求越高。 2纳米制程:采用纳米片晶体管技术的先进半导体工艺,提供高性能与低功耗特性。 先进封装:如CoWoS、SoIC等技术,通过芯片堆叠提升性能,广泛用于AI与高性能计算。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台积电宣布2025年全球新建9座工厂,包括台中晶圆25厂年底动工,计划2028年量产1.4纳米制程。 2025年3月4日:台积电宣布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计划新建5座晶圆厂与封装厂,总投资达1650亿美元。 2025年2月24日:台积电日本熊本第一座晶圆厂正式开幕,采用22/28纳米制程,月产能5.5万片。 2025年1月31日:台积电暂停向中国大陆供应16/14纳米及以下芯片,配合美国出口管制新规。 2025年1月13日: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启动4纳米芯片量产,良率媲美台湾工厂。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表示:“台积电2025年新建9座工厂的计划显示其对AI与HPC需求的精准把握,2纳米制程的量产将进一步拉开与三星的差距。”——引自摩根士丹利市场报告 2025年5月13日,高盛集团分析师Bruce Lu称:“台积电台中晶圆25厂的1.4纳米布局将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但高成本与地缘政治风险需密切关注。”——引自高盛集团研究简讯 2025年5月10日,瑞银集团分析师William Deng表示:“台积电的全球扩张有效分散了地缘政治风险,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20%将推动股价创新高。”——引自瑞银集团市场评论 2025年5月8日,花旗银行分析师Andrew Lu指出:“台积电在台湾的2纳米与先进封装投资将增强其供应链控制力,但美国工厂的成本超支可能拖累短期盈利。”——引自花旗银行市场快讯 2025年5月7日,独立分析师Mark Li在X平台发文:“台积电的全球建厂战略是应对AI热潮的必然选择,但需警惕人才与供应链瓶颈。”——引自X平台用户@MarkLi_Semi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腾讯控股首季营收飙升13%:摩根士丹利目标价630港元
go
lg
...
第一季度财报,营收达1800.02亿元
人民币
,同比增长13%,超出市场预期1756亿元
人民币
约3%。Non-IFRS纯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2%,达613.3亿元
人民币
,超市场预期4%。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腾讯首季业绩“全方位超预期”,重申“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630港元,较当前股价(约510港元)有约23.5%的上涨空间。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表示,“腾讯在游戏、广告和AI领域的强劲表现推动了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显示其业务韧性。” 财报显示,腾讯首季资本开支为275亿元
人民币
,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365亿元
人民币
下降24.7%,但同比激增91%,主要用于支持AI研发和云服务扩张。公司宣布2025年第一季度回购171亿港元股份,全年回购目标超过800亿港元,彰显对长期价值的信心。X平台用户@wanquKony评论称,“腾讯Q1营收和利润双超预期,但AI烧钱导致净利润略低,需关注成本控制。” 核心业务增长动能 腾讯控股的增长主要由游戏和广告业务双轮驱动。首季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3.7%至429亿元
人民币
,超出市场预期15%,国内游戏收入大涨24%,得益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及新游戏《Delta Force》的优异表现。广告收入增长20%至319亿元
人民币
,超预期17%,主要受益于视频号广告和AI广告技术的优化。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财报发布会上表示,“AI技术对广告和游戏业务的实质性贡献显著,我们将继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资。” 此外,金融科技和云服务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530亿元
人民币
。微信小程序和视频号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月活跃用户分别突破10亿和6亿,推动了广告和支付业务的协同效应。X用户@hybooonews指出,“腾讯AI资本开支虽高,但毛利率从53%提升至56%,显示成本效益改善。” 然而,AI研发的高投入使得净利润(478.21亿元
人民币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21亿元
人民币
,凸显短期盈利压力。 全球科技巨头对比 为清晰展示腾讯的业绩表现,以下为腾讯与其他全球科技巨头的第一季度关键财务数据对比: 公司 营收(亿美元) 营收同比增幅 净利润同比增幅 市盈率(TTM) 腾讯控股 251.8 13% 14% 22.69 苹果公司 907.5 4.3% 2% 34.5 微软公司 618.9 17% 20% 36.2 阿里巴巴 307.2 7% -3% 18.4 从表格可见,腾讯控股的营收增速优于苹果和阿里巴巴,但略低于微软。净利润增速则领先苹果和阿里巴巴,显示其在高投入下的盈利能力较强。腾讯市盈率低于苹果和微软,表明估值相对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受国内电商竞争影响,净利润出现下滑。腾讯在AI与游戏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在全球科技巨头中保持竞争优势,但高资本开支可能限制短期利润空间。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首季业绩强劲,腾讯控股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AI研发的高资本开支(275亿元
人民币
)推高了成本,短期内可能继续压低净利润率。其次,国内游戏审批监管趋严,可能影响新游上线节奏。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元走强可能导致港股市场波动加剧,影响腾讯股价表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表示,“腾讯的AI投资将在2025-2027年逐步转化为收入,广告和云服务将是关键增长点。” 展望未来,腾讯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为低双位数百分比,AI云服务收入有望实现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新游戏如《Valorant Mobile》和《HoK World》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上线,有望进一步提振游戏收入。X用户@txbs888999指出,“腾讯游戏与广告增速超预期,AI布局为其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若宏观经济环境改善,腾讯的广告和金融科技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消费复苏,目标价630港元具备较强实现潜力。 编辑总结 腾讯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动能,游戏和广告业务的超预期表现凸显其在AI与数字化领域的领先优势。高资本开支虽对短期利润构成压力,但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面对监管和地缘政治风险,腾讯通过回购计划和多元化布局增强了市场信心。投资者应关注AI技术商业化进展及新游戏上线节奏,以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 名词解释 腾讯控股: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提供游戏、广告、金融科技和云服务等业务,旗下拥有微信和QQ等平台。 Non-IFRS纯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资本开支: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的支出,通常与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相关。 视频号:腾讯旗下微信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功能,近年来成为广告收入的重要来源。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4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800.02亿元
人民币
,同比增长13%,净利润478.21亿元
人民币
,超市场预期。 2025年3月19日:DBS银行上调腾讯目标价至669港元,基于AI投资与广告业务增长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2月24日:腾讯宣布2025年回购计划目标超800亿港元,首季已回购171亿港元,提振股价表现。 2025年1月15日:摩根士丹利下调腾讯目标价至550港元,但因AI技术推动用户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表示:“腾讯首季业绩全面超预期,游戏和广告业务表现强劲,AI投资为长期增长提供动力,目标价630港元合理。”——引自摩根士丹利市场报告 2025年513日,高盛集团分析师Sarah Ying称:“腾讯视频号的商业化进展显著,预计2025年广告收入将实现16%年复合增长率。”——引自高盛集团研究简讯 2025年5月10日,瑞银集团分析师William Deng表示:“腾讯的AI云服务与新游戏储备将推动2025年收入增长超20%,建议增持。”——引自瑞银集团市场评论 2025年5月8日,花旗银行分析师James Lee指出:“腾讯回购计划增强市场信心,但需警惕监管风险对游戏业务的潜在影响。”——引自花旗银行市场快讯 2025年5月7日,独立分析师Alex Wong在X平台发文:“腾讯Q1业绩亮眼,AI与广告双轮驱动,股价有望挑战650港元。”——引自X平台用户@AlexWongHK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名创优品盘前涨超1%:瑞银上调目标价至27美元,史迪奇IP助推2025年增长
go
lg
...
品启动“IP+数字化”战略,投入2亿元
人民币
用于社交媒体营销和智能供应链升级,旨在提升中国市场同店销售增长。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Christine Peng,瑞银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名创优品的新策略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复苏奠定了基础,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将达到5%以上。《史迪奇》IP产品的热销将进一步巩固其品牌吸引力,我们对2025年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了1%至2%。[](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bxjj/2025-05-15/doc-inewruvx9417282.shtml) Adam Cochr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12日:名创优品的全球化布局令人瞩目,其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35%。然而,IP联名产品的高成本可能压缩利润率,建议投资者关注其库存周转率和现金流表现。 Laura Martin,高盛分析师,2025年5月10日:名创优品通过IP驱动的零售模式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史迪奇》电影的热映可能推动其第二季度收入超预期。但长期看,需警惕IP授权费用上涨对盈利的压力。 David Wu,巴克莱分析师,2025年5月8日:名创优品的数字化营销和高效供应链为其增长提供了支撑,但中国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同店销售目标,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乐观。 Emily Chen,花旗分析师,2025年5月5日:名创优品的海外扩张速度快于预期,尤其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将是关键观察点,预计其收入增速将领先同行。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美股盘前科技股中概股普跌:CoreWeave暴跌9%,思科逆势涨3%
go
lg
...
日:京东启动“春晓计划”,投入10亿元
人民币
支持中小商家,旨在提振国内电商消费,市场反应温和。 2025年2月15日:阿里巴巴宣布追加50亿美元投资云业务,目标2025年云收入增长30%,提振股价单日上涨2%。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CoreWeave的财报显示AI基础设施需求旺盛,但高资本支出可能拖累短期利润,投资者需权衡其长期潜力。” ——Sarah Johnson,摩根士丹利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 “思科的稳健表现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其上调的收入指引为科技板块注入信心。” ——David Lee,高盛科技研究主管,2025年5月14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英伟达的盘前下跌属正常回调,其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依然稳固,预计2025年收入将突破1250亿美元。” ——Emma Clarkson,瑞银半导体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特斯拉的股价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其自动驾驶技术进展的分歧,交付量和成本控制将是关键观察点。” ——Michael Chen,巴克莱汽车行业专家,2025年5月14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 “中概股的下跌与国内消费疲软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有关,京东和阿里巴巴需通过财报证明其增长动能。” ——Laura Martin,花旗中概股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网易2025年Q1营收288亿元增7.4%,股息派发提振股价涨1.2%
go
lg
...
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收入达288亿元
人民币
,同比增长7.4%,超出市场预期284.9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03亿元,经调整后为112亿元,显示稳健盈利能力。受财报利好和股息派发消息推动,网易-S(港股)收盘上涨1.20%,报148.60港元;NTES(美股)盘后上涨0.67%,最新收盘价为109.53美元,市值674.23亿美元。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我们在游戏和云计算领域的持续创新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市场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和股东回报政策反应积极。 业务板块驱动分析 网易的营收增长主要由游戏业务和云计算驱动。游戏业务贡献了约65%的收入,同比增长约8%,得益于《蛋仔派对》和《逆水寒》等热门游戏的强劲表现。云计算业务增长超20%,受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网易云音乐和有道智能教育也实现稳健增长。丁磊近期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AI和元宇宙技术的投入,以巩固游戏和云服务的市场领先地位。”然而,互联网广告收入受宏观经济影响略有放缓,占比下降至5%以下。整体来看,多元化布局有效抵御了单一业务风险,为营收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 股息政策与市场反应 网易董事会批准2025年第一季度每股0.1350美元的股息,折合每股约1.05港元,股息率约0.7%,彰显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此次派息较2024年同期增长10%,反映了公司现金流充裕和盈利信心。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港股盘中一度上涨2%,美股盘后交易也录得0.67%的涨幅。瑞银分析师Christine Peng评论:“网易的股息政策和稳健现金流使其成为科技股中的防御性选择。”然而,部分投资者担忧高研发投入可能限制未来派息空间,需关注长期资本分配策略。 与同行竞争对比 指标 网易 腾讯 哔哩哔哩 2025年Q1营收(亿元
人民币
) 288 1595 61 营收同比增长(%) 7.4 6.0 12.0 游戏业务占比(%) 65 30 20 市值(亿美元) 674.23 4590.00 76.50 从表格可见,网易营收规模小于腾讯,但增长率领先,且游戏业务占比更高,显示其核心竞争力。相比哔哩哔哩,网易盈利能力更强,但增长潜力略逊。多元化布局使网易在波动市场中更具韧性。 编辑总结 网易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了其在游戏和云计算领域的强劲动能,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股息派发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多元化战略和稳健现金流为公司提供了抗风险能力,但广告业务放缓和研发投入压力需持续关注。未来,AI技术应用和全球市场扩展将是决定其长期增长的关键。 名词解释 经调整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股息率:年度股息总额与股价的比率,用于衡量股东现金回报水平。 游戏业务:网易的核心收入来源,包括移动游戏和PC游戏,如《蛋仔派对》等。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网易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7.4%,宣布每股0.1350美元股息,港股收盘上涨1.20%。 2025年4月20日:网易旗下《蛋仔派对》全球用户突破5亿,日活跃用户超3000万,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5%。 2025年3月10日: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达成版权合作,新增100万首歌曲版权,股价单日上涨3%。 2025年2月15日:网易宣布投入10亿元
人民币
研发AI游戏引擎,目标提升沉浸式游戏体验,市场反应积极。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网易的游戏业务展现了强大的用户粘性和盈利能力,股息政策进一步巩固了其防御性投资价值。” ——Christine Peng,瑞银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 “云计算业务的快速增长为网易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广告业务的疲软可能拖累整体利润率。” ——David Lee,摩根士丹利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网易的多元化战略使其在科网股中更具韧性,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增长将保持7%-8%。” ——Sarah Johnson,高盛中国市场分析师,2025年515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股息上调反映了网易的现金流实力,但高研发投入可能限制未来派息空间,需关注资本效率。” ——Laura Martin,巴克莱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4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相比腾讯,网易在游戏领域的专注度更高,AI技术应用将是其未来竞争的关键。” ——Emily Chen,花旗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网易有道2025年Q1经营利润1.04亿元创新高,AI订阅服务激增40%
go
lg
...
来 新东方 2025年Q1净收入(亿元
人民币
) 13 35 28 经营利润(亿元
人民币
) 1.04 2.50 1.80 AI相关收入占比(%) 5.4 3.0 2.5 市值(亿美元) 5.5 25.0 18.0 从表格可见,网易有道在营收规模上小于好未来和新东方,但其经营利润增速领先,AI相关收入占比更高,显示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相比同行,有道的市值较低,但盈利能力和AI战略为其提供了增长潜力。 编辑总结 网易有道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了其在AI驱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经营利润创历史新高,AI订阅服务增长迅猛,财务效率显著提升。子曰大模型的应用为学习服务注入了新动能,但学习服务收入的同比下降和高研发投入仍需关注。未来,公司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以巩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名词解释 子曰大模型:网易有道自研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智能教育产品,提升学习效率和个性化体验。 AI订阅服务:基于AI技术的付费学习服务,如智能辅导和个性化课程,收入增长迅速。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之差,反映短期财务健康状况。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网易有道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净收入13亿元,经营利润1.04亿元创一季度新高,AI订阅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2025年4月10日:有道推出基于“子曰”大模型的新一代AI学习机,首月销量超10万台,股价单日上涨5%。 2025年3月20日:有道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推广AI教育解决方案,签约金额超1亿元,市场反响积极。 2025年2月15日:有道词典笔全球销量突破500万支,智能硬件收入同比增长10%,巩固其硬件市场地位。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有道的AI订阅服务增长迅猛,子曰大模型的应用为其在教育科技领域构筑了竞争壁垒。” ——Sarah Johnson,高盛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 “经营利润的强劲增长显示有道已走出亏损阴影,但学习服务收入的下降需警惕市场竞争加剧。” ——Christine Peng,瑞银教育行业分析师,2025年5月1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有道的现金流改善和成本控制能力令人印象深刻,AI战略为其长期增长提供了支撑。” ——David Lee,摩根士丹利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 “相比好未来,有道在AI技术上的投入更具前瞻性,但需关注研发成本对盈利的潜在压力。” ——Laura Martin,巴克莱教育分析师,2025年5月14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有道的智能硬件和AI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展现了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全年盈利将进一步提升。” ——Emily Chen,花旗科技分析师,2025年5月15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6 00:10
AI 续命前先放血,“不甘” 的阿里再拼一把?
go
lg
...
期严重很多。公告的解释是海外收入转换为
人民币
的汇兑损失带来的拖累。 如果增速的放缓能对应着显著的减亏,那还可以解释为在外部政策风险下,公司主动缩减了扩张幅度,更专注于利润。但实际是国际电商业务本季adj.EBITA亏损36亿,虽同环比角度亏损确实都缩窄了,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4亿亏损。即在减亏上也没有超预期的亮点。 四、本地生活亏损大幅增长,外卖大站影响提前到来? 阿里本地服务本季度收入增长10.3%,环比略降1.8pct,增长趋势还算平稳。但问题是本地生活本季的亏损大超预期(-6.6亿)达到了23.2亿。虽然一季度确实是一年内的利润季节性低点,但相比25财年前三个季度都在6亿以下的单季亏损幅度,本季大幅增加的亏损,显然已无法用季节性解释。况且一季度时,由京东带头的外卖补贴大战尚未全面铺开,本地生活的亏损就已提前扩大,显然也会让市场担心后续几个季度的亏损会更加严重。 五、菜鸟继续低速增长,平台业务剥离的影响期还在 仍是由于上季开始的将部分平台和履约业务从菜鸟划分给淘天和国际电商集团相关部门的影响,本季度菜鸟的收入同比显著下滑-12%。仅此一项,就导致了约35亿的营收miss,是本季阿里集团整体营收低于预期的主要元凶。另一个角度,也意味着从菜鸟拿走了不少收入的国际电商集团,本季实际的增速要更差。 与此同时,菜鸟本季的亏损达6.1亿,虽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率缩窄了2.7pct。但相比市场预期的1.5亿盈利,也是南辕北辙,显著不及预期。 六、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影响体现,拖累收入增速 此外,先前已公告了的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影响在本季得到体现,导致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速从上季度的13%,明显减速到本季的5%,也是导致本季度阿里集团整体收入增速环比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除淘天外各业务各有各的问题,集团整体表现平淡 虽然本季淘天的营收超预期强劲,但由于包括国际电商、菜鸟等业务增长显著偏低的拖累,以及剥离银泰和高鑫零售对收入体量的影响,阿里巴巴集团本季收入同比增长6.6%,较上季放缓约1pct,也比预期略低0.6pct,表现平淡。 利润上,同样尽管淘天利润增长超预期,但包括阿里云、菜鸟、尤其是本地生活业务的大幅亏损,使得阿里集团本季adj.EBITA利润326亿只是和预期一致。同比角度,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利润同比增长达35.5%,绝对角度并不差,但是相比预期没有亮点。 八、营销支出大超预期,本地生活补帖大战已有体现 成本和费用角度,本季度阿里剔股权激励后的毛利润同比增长22%,毛利率也同比走高了4.9pct。虽然本季收入增长并不出彩,毛利表现还是亮眼的。主要是一方面去年同期的基数过低,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主动剥离低效自营资产,淘天集团变现率提速以及集团整体提效的结果。 费用上值得关注的,一是本季营销支出(不计股权激励)达355亿,同比增速高达26.5%,显著高于市场预期。营销费用已连续3个季度维持显著跑超同期的收入和毛利润增速的高增长,可见阿里集团目前仍处在投入扩张阶段。结合本季各板块表现,本次营销费用明显高出预期,很可能就是用在了亏损大幅扩大的本地生活业务上。 整体上,虽然由于较多的营销支出、三费费率同比走阔了约1.9pct,但由于高达同比4.9pct的毛利率扩张。本季的利润率还是明显提升的。 九、股东回报 据披露,阿里本季度共回购价值约6亿美元的股份,且此次宣布了25财年的$46亿全年分红。那么整个25财年累计回购+分红总归达$164亿,相比阿里当前约$2820亿的市值,相当于约5.8%的股东回报率。不过需要注意,阿里本财年前三各季度平均每季$37亿的回购力度是在公司股价$70~$90之间进行的。随着阿里的股价目前已在$120上下波动,后续回购的力度应该是会较少的。 海豚投研观点: 整体来看,阿里巴巴本次业绩整体从绝对角度并不算很差,两大核心业务中,淘天集团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都边际改善。阿里云也确实在AI带动下收入增长不断提升,从几个季度前还仅个位数的增长已提速到了近18%。在去年的低基数下,集团整体adj.EBITA利润增速更是高达35%,整体上营收增长平稳,利润大幅改善,算得上可圈可点。 但同时,阿里本次的问题也并不少,首先是阿里云的利润率下滑幅度比预期更严重;国际电商业务收入增速大幅放缓的同时,减亏也并没有亮眼表现;本地生活板块亏损大幅扩张到20亿以上,外卖大战还没开打,亏损就已大幅扩张。这些也同样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并且问题也在于,业绩发布前的阿里的股价已在$130以上,已远非先前长期在$100以下徘徊的阿里。在已不低的价格和估值下,也不能一味的归结于是市场对阿里的预期不合理的偏高。更高的价格自然匹配着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股价已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股价当前约在$120~$130之间波动的阿里,该如何看待现在的投资价值?海豚投研认为: 1)阿里云:经过几个月的发酵,DeepSeek刚出世时市场对AI近乎于亢奋的乐观情绪已逐渐回归于理性,阿里云受益于AI需求、增长再提速也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共识。当前市场对云业务估值的预期,大体是按26财年收入增长17%~20%左右,并按4x~5x P/S进行估值。 我们不去评判这个估值和预期是过低、还是过高。换个视角,现在仅靠“阿里云是AI时代最达受益者”这个故事就能吸引投资者的阶段显然已经过去。阿里云的估值要进一步走高,就需要实际增长beat市场当前预期,促使市场拉高预期后再beat新预期的循环,进而形成不断上调的业绩预期,和进一步估值扩张的共振。 例如,如果阿里云26财年收入增速实际达到了30%,进一步促使估值拉升到7x P/S,就能在当前预期的基础上带来整体约$480亿,或每股近$20的增量估值。 那么,显然这个季度阿里的业绩表现并不足以形成上述不断促进市场拉高预期,再不断beat的正向循环。当然从长期角度看,国内的AI故事是方兴未艾,后续的空间仍相当大。本季度云业务近18%的收入增速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低点。海豚对阿里云的长期趋势还是看好的。但问题是市场自身并不能清晰的去预判后续云业务的增速,需要靠公司的业绩来验证,因此虽然我们逻辑上看好,也必须要在下个或后续某个季度,阿里云能交付引导预期上行的业绩。 2)电商业务:至于原先“老大难”的淘天业务,市场在业绩前对这项资产的预期依旧不高。一方面,本季度淘天集团的业绩表现近期确实不错,体现了技术服务费和新营销工具的利好释放下,变现率、CMR增速、和利润率都触底回升的趋势。但另一个问题是,国补的利好无法永久存在,电商行业的增速天花板后续大概率仍仅是中高个位数%;而淘天的市占率虽然可能下降的速度放缓了,真正意义上淘天市占率和竞争格局止跌回升何时以及到底会不会到来仍是个未知数。 因此对这块业务,市场和海豚的预期大体只是“不拖后腿”就好,保持中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速,和稍高些的盈利增速,维持当前的估值水平。不要在AI云业务拉高集团整体估值时,由于淘天表现疲软造成拖累就已足够。那么此次业绩应当是达成了这个要求的。 至于市场目前对电商行业普遍仅给8x PE的估值合不合理,有没有上修的空间?绝对角度看,8x显然很低理论上是有空间的;但问题是同行相对更好的业绩增速下也同样是如此估值,除非发生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中概资产的估值重修,不如海豚对此并不抱太多期待。 3)国际电商和本地生活的问题:在上述两个核心业务之外,本次阿里的业绩还是暴露出了两个新问题。一是国际电商业务似乎受近期关税动荡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大不少。而虽然近期争端有所放缓,中长期看中美两国,以及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谈判大概率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政策上的冲击大概率会一直存在。那么在业务规模增长受影响的情况下,至少要做大超预期的减亏扭盈。 再一个就是由京东带头在外卖以及整个即时零售市场上的竞争,我们也认为并非几个季度就能够打完的“短期战役”,大概率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美团三者之间的竞争会长期持续下去。而本季度在大战尚未真正开打,本地生活的亏损就如此扩大,很难不让人担心后面的亏损程度。 4)小结来说,海豚当前对阿里的期待是,阿里云能够持续交付超预期业绩,带动集团整体市值上行;淘天集团能维持当前不错的平稳表现,不求太出彩,但不要拖后腿;至于其他小弟业务至少不能对集团整体利润造成太显著的拖累。在这种情形下,阿里中长期来看,还是有机会的。 以下是业绩详细分析: 一、阿里财报新口径 阿里集团在2023年6月开始,大幅调整财报披露的口径,以下是目前最新财报口径,以便大家理解后续的分析: 1)淘天集团:淘宝、天猫、天猫超市+进口直营;国内批发; 2)国际集团:跨境零售速卖通、跨境批发国际站、海外本地零售Lazada、Trendyol等; 3)本地生活:饿了么和高德 4)菜鸟集团:与原来一样,但现在收入计法把阿里集团内其他业务当做客户,它们产生的收入计入到了菜鸟公司收入中; 5)智能云集团:阿里云,钉钉23年9月季度被剥离到了其他业务分类中; 6)泛娱乐集团:优酷和阿里影业; 7)其余所有:高鑫(传言可能被出售)、盒马、阿里健康、银泰(这三个属含线下业态的自营新零售,原来在国内商务业务中);灵犀互动、UC、夸克(原泛娱乐业务中),飞猪(原本地生活业务中)、钉钉(原在云业务中)。 二、大哥淘天表现亮眼,又成阿里顶梁柱 由于整体线上实物零售额的增速是从4Q的3.5%改善到了1Q的5.7%,先前发布业绩的京东商城增速也明显改善,彭博上卖方对淘天本季CMR增速反而环比减速的预期显然是过于保守或过时了,不具参考价值。以JPM的预期为例,更真实的增速预期大约在10%左右。 本季CMR实际增长11.8%,即便相比于JPM为代表的“真实”市场预期,也仍然更好。我们认为这是国补带动下电商行业整体在1Q增长不错,以及淘天自身加收的0.6%服务费和全站推广告工具的利好在进一步释放。 类似的,彭博显示卖方预期本季淘天adj.EBITA同比仅增长2.1%,较上季近乎持平的预期也过于保守,JPM约7%的利润增速更有参考价值。实际本季淘天adj.EBITA为418亿,同比增长约8%,同样是beat已相对更高的JPM预期。也符合随着淘天变现率走高,带来的增量收入边际利润率极高的逻辑。简而言之,淘天集团本季属于收入、利润双超预期的优异表现。 三、自营零售继续精简提纯,表现不错 淘天集团中的自营零售业务,本季收入再度同比下滑近1%,主要已持续了数个季度的公司主动收缩、剥离部分非优质业务的影响仍在。但随着逐步进入去年的低基数期,本季跌幅已明显缩窄,后续几个季度应当会继续减轻、重回正增长。 最元老的1688.com批发业务,作为淘天“性价比”打法当前的主要落脚点之一,本季度收入同比依旧保持着17%的较高增长。据公司解释,向付费会员加增的附加服务费是主要贡献。 整体来看,由于CMR的超预期强劲表现,淘天集团整体本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8.7%,明显好于市场预期的4.9%(当然这个预期是偏低的),淘天可谓本季度表现最亮眼的板块。 四、阿里云如期提速,代价是比预期更高利润率收缩 由于“阿里云是AI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已是市场共识,业绩前市场对阿里云增速的预期中值大体为17%,部分乐观的卖方或投资者预期更是达20%左右。实际表现上,本季阿里云业务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7.7%,虽确实如期显著提速,但显然超预期幅度并不足够大。可能并不足以刺激市场更乐观的想象阿里云后续的增长空间。 而可能让投资人更担心的问题是,收入增长并不大超预期的同时,阿里云本季度的利润率下滑幅度却比预料的更严重。本季实际调整后EBITA利润为24.2亿,利润率环比下降1.9pct,也比市场预期低1.5pct。 业绩前市场对阿里云的利润率变化情况是分歧比较大的,有认为规模效应能带来利润率环比持平在高位的,也有声音认为高额的capex势必会带动利润率小幅下降。 海豚投研认为本季利润率下滑的原因有:首先,由于自然年一季度应为春节假期的影响,历史上阿里云的利润率在本季普遍是季节性的低点,另外阿里上季度高达300亿以上的capex多少也会拖累利润率。因此利润率环比下降是合情合理的,只是下降的幅度似乎是比市场预期的要明显更高。 总体来看,虽然AI利好下云业务确实如期提速,但增长端并不亮眼,利润率却比预期下滑更多,整体印象还是偏负面的。另外,本季度现金capex支出240亿,相比上季度的313亿明显下滑,也低于公司管理层先前指引后续3年平均每年capex超1200亿隐含的单季支出目标。偏低的capex支出也可能被投资人理解为,公司对后续的AI需求并没有那么乐观。(当然实际原因可能并非如此,关注管理层的看法) 五、关税冲击下,国际电商增速下降幅度比预期的更大,减亏也不亮眼 虽然由于特朗普的反制关税,市场已预期到国际电商的收入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本季国际电商收入同比增长22.3%,环比上季放缓了整整10pct,还是比市场预期的27.4%要差。由于阿里旗下如Lazada和Trendyol等更多是海外本地化电商,理论上受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并不该很大,因此市场预期的增速降幅是较低的,实际却比预期严重很多。公告的解释是海外收入转换为
人民币
后的汇兑损失的拖累。 如果增速的放缓能对应着显著的减亏,那还可以解释为在外部政策风险下,公司主动缩减的扩张幅度,更专注于利润。但实际是国际电商业务本季adj.EBITA亏损36亿,虽同环比看都确实是减亏的,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4亿亏损。即增长超预期放缓的同时,也并没有比预期更好的减亏。 六、业务剥离影响下,菜鸟收入负增长幅度扩大 本季度菜鸟的收入同比下滑-12%,主要原因仍是上季开始的菜鸟将部分平台和履约业务重新划分给了淘天和国际电商集团对应部门的影响。仅此一项,就导致了约35亿的营收miss。 在利润率的季节性低点,菜鸟本季亏损了6.1亿。虽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率缩窄了2.7pct到2.8%,但市场预期参考是环比而非同比的利润率水平,市场预期菜鸟本季的利润率是+0.6%(和上季度接近)。因此预期差角度,菜鸟的利润也是不及预期的。 七、外卖大战前,本地服务亏损已大幅扩大 阿里本地服务本季度收入增长10.3%,环比略降1.8pct,增长趋势还算平稳。但问题在于,本地生活部门本季的亏损大超预期(-6.6亿)达到23.2亿。虽然本季确实属一年内的利润季节性低点,但相比25财年前三个季度都在6亿以下的单季亏损幅度,本季大幅增加的亏损,显然用季节性变化并不能完全解释。 况且一季度时,由京东引发的外卖补贴大战尚未全面铺开,本地生活的亏损就如此放大。显然会让市场担心后续几个季度的亏损会更加严重。 八、其他“边缘业务”表现反而不错 其他相对边缘的大文娱和其他“N”公司,本季的收入都比预期稍好。其中其他业务因本季记入了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影响,收入增速从上季度的13%,明显减速到本季的5%。但比市场预期的近乎零增长还是稍好一些。 利润上,本季大文娱板块扭亏微盈0.4亿,也比预期更好。“N”公司们整体则亏损25.4亿,亏损率4.7%,比预期低了0.3pct,同样比预期稍好。 九、整体营收增长和利润都表现平淡 虽然本季淘天的营收超预期强劲,但由于包括国际电商、菜鸟等业务增长显著偏低的拖累,以及其他业务中剥离银泰和高鑫零售的影响,阿里巴巴集团本季收入同比增长6.6%,较上季放缓约1pct,也比预期略低0.6pct,表现平淡。 同时利润上,同样是尽管淘天集团的利润增长超预期,但包括阿里云、菜鸟、尤其是本地生活业务的大幅亏损,使得阿里集团本季adj.EBITA利润326亿相比预期仅是表现一致,同样没有预期外的亮眼表现。不过同比角度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利润同比增长达35.5%,绝对角度并不差,但是相比预期没有亮点。 以下是前文没有单独作图展示adj.EBITA的板块利润情况,就不一一赘述。 十、营销支出大超预期,本地生活补帖大战已有体现 成本和费用角度,本季度阿里剔股权激励后的毛利润同比增长22%,利润率也同比走高了4.9pct。虽然本季收入增长并不出彩,毛利表现还是亮眼的。主要是一方面去年同期的基数过低,另一方面则是公司主动剥离低效自营资产,淘天集团变现率提速以及集团整体提效的结果。 费用上,剔股权激励的口径下,值得关注的,一是本季营销支出达355亿,同比增速仍高达26.5%,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营销费用已连续3个季度维持在26%以上的高速增长,显著跑超同期的收入和毛利润增速,可见阿里集团目前正处在投入扩张阶段。结合本季各板块表现,本次营销费用明显高出预期,可能就是用在了亏损大幅扩大的本地生活业务上。 另一点是,本季剔除激励费用后的管理支出为95亿,较去年同期不增反降了10亿,显著比预期支出的要少,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明显增长的营销费用。 整体上,虽然由于较多的营销支出、三费费率同比走阔了约1.9pct,但由于高达同比4.9pct的毛利率扩张,本季的利润率还是明显提升的。
lg
...
海豚投研
05-15 23:58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金融壹账通(06638.HK)获平安集团溢价约23.1%提私有化
go
lg
...
号:2318(港币柜台)及82318(
人民币
柜台))上市。平安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作为公司的主要股东,要约人亦致力于实现该等长远目标,并认为该等举措涉及重大营运风险,最适宜以私人公司形式实施。执行有关措施亦需大量资金,而公司的交易流动性有限及估值偏低,对其筹集新资本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一旦公司成为全资附属公司,要约人计划注入额外财务资源,并进一步将公司与更广泛的平安集团生态系统进行整合。 【重大事项】 中国碳中和(01372.HK):全国首发碳核查方法学区块链正式上线 鹏高控股(01865.HK)拟向协鑫产业园管理(广东)注资4000万元 对公司长期价值有信心 迈富时(02556.HK)控股股东作出自愿禁售承诺 亨利加集团(03638.HK)拟携手创新奇智科技及钉钉(中国) 打造"AI+金融服务"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模式 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与UNG订立一份框架协议 阿尔法企业(00948.HK)接获贷款人AP Diamond发出的催缴函 【财报业绩】 网易-S(09999.HK)2025年Q1财报:净收入为
人民币
288亿元 同比增加7.4% 吉利汽车(00175.HK):极氪第一季度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 整体汽车利润率达16.5% 第四范式(06682.HK)第一季度先知AI平台业务收入大幅增长60.5% 持续推进客户群体的多元化 LHN(01730.HK)中期纯利1412.1万新加坡元 同比增长8.8% 南戈壁(01878.HK)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务亏损1570万美元 迪生创建(00113.HK)预期年度溢利下跌约42% 【运营数据】 中国中冶(01618.HK):1-4月新签合同额3084亿元 同比降低24.9% 中煤能源(01898.HK):4月商品煤销量2110万吨 同比减少5.8% 中国国航(00753.HK)4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8.6%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4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15.56% 合生创展集团(00754.HK)1-4月总合约销售金额47.44亿元 【医药创新】 四环医药(00460.HK):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吡洛西利片单药及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两个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先健科技(01302.HK):主动脉弓支架系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注册批准 康希诺生物(06185.HK):吸入用结核病加强疫苗于印度尼西亚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石四药集团(02005.HK):利鲁唑获批准登记成为在上市制剂使用的原料药 【股权激励】 富智康集团(02038.HK)授出合共700万股奖励股份 雅仕维(01993.HK)授出合计42万股奖励股份 【增发供股】 金力集团(03919.HK)拟折让约11.8%配发540万股 净筹480万港元 中证国际(00943.HK)拟“20合1”并股后按“2供1”进行供股 铁货(01029.HK)拟按“10并1”基准实行股份合并 【增减持】 药师帮(09885.HK)执行董事陈飞增持合共10万股 【回购注销】 阿里巴巴-W(09988.HK)5月14日耗资999.7万美元回购59.9万股 渣打集团(02888.HK)5月14日耗资1342.1万英镑回购117.5万股 汇丰控股(00005.HK)5月14日耗资2.17亿港元回购239.88万股 国泰海通(02611.HK)5月15日耗资3229.4万元回购180万股A股 贝壳-W(02423.HK)5月14日耗资300万美元回购44.8万股 美的集团(00300.HK)5月15日耗资2000万元回购26万股A股 保诚(02378.HK)5月14日耗资227万英镑回购26万股 友邦保险(01299.HK)5月15日耗资2673万港元回购40.66万股 瑞声科技(02018.HK)5月15日耗资1191万港元回购30万股 快手-W(01024.HK)5月15日注销501.3万股 百胜中国(09987.HK)5月14日注销5.2万股
lg
...
格隆汇
05-15 23:57
招商局港口集团2024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应兑付本息2,019,331,506.85元
go
lg
...
12483722.IB 5、发行金额:
人民币
20亿元 6、起息日:2024年11月26日 7、发行期限:180天 8、债项余额:
人民币
20亿元 9、评级情况:主体评级AAA 10、本计息期债项利率:1.96% 11、本息兑付日:2025年5月25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12、本期应偿付本息金额:2,019,331,506.85元
人民币
13、主承销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存续期管理机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5、受托管理人:无 16、信用增进安排:无 17、登记托管机构: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18、其他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基本信息:无 二、兑付相关事宜 托管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其兑付资金由发行人在规定的时间划付至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款账户后,由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在兑付日划付至债券持有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债券兑付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划付资金的时间相应顺延。债券持有人资金汇划路径变更,应在兑付前将新的资金汇划路径及时通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券持有人资金汇划路径变更未及时通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而不能及时收到资金的,发行人及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损失。 三、其他需说明的事项(如有) 无。 四、相关机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1、发行人: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于秀梅 联系方式:0755-26828888 2、存续期管理机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荀雅梅 联系方式:010-66595019 3、受托管理人:无 联系人:无 联系方式:无 4、托管机构: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部门:运营部 联系人:谢晨燕、陈龚荣 联系方式:021-23198888 五、信息披露承诺 本企业、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履行同等职责的人员以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承诺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并将按照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则的规定,履行相关后续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lg
...
金融界
05-15 22:06
上一页
1
•••
279
280
281
282
28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下令禁买英伟达AI芯片!美联储马上宣布降息,黄金3700等待方向
lg
...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中美贸易突发消息!金融时报:中国禁止科技公司购买英伟达AI芯片
lg
...
【美股收评】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引发市场波动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小盘股结束低迷期
lg
...
美联储批准降息25个基点,并预计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