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吨,降幅4.6%。进入二、三季度,国内需求下滑,出口受限,供给过剩导致成品累库,而铜棒企业多以销定产模式,因此开工产线不断减少。展望四季度,下游制冷阀门配套、卫浴产品出口和国内消费在年末仍潜力,对铜棒构成支撑,预计产能利用率在11-12月阶段性回升。 图13:中国铜棒产能利用率(单位:%)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5.电力电网仍为中国铜消费主力 预计增速达8% 据ICSG数据显示,全球2022年精炼铜消费量为2599.95万吨,2023年预计消费量为2650万吨。据Mysteel数据显示,作为全球铜主要的消费国,中国2022年精炼铜消费量为1402.66万吨,2023年预计1470.33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55.48%。中国的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网,占比50%;其次家电16%;交通、建筑和电子分别占9%,8%,7%。 图14:全球及中国铜消费(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ICSG,我的钢铁网 国家电网表示,2023年电网投资预计将超过5200亿元,十四五期间,电网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2.9万亿元。据此推算,2023-2025年中国电网和电力投资对铜需求的增速将达到8%,也就是每年新增60-90万吨。这部分将组成中国铜消费主要增长动力。电力电网投资在四季度存在补进度需求,且基于光伏及风电装机季节性特点,四季度为传统爆发期,预计四季度电力电网用铜仍有较高增速。 图15:中国电力电网投资完成额(单位:十亿元) 数据来源:NEA,我的钢铁网 6.房地产低迷仍为中国耗铜拖累,新能源用铜量不断加大 房地产竣工率对铜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后周期中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消费量。随着2023年以来国内“保交楼”等支持政策的出台,国内房地产竣工率同比大幅攀升。但是这一趋势同样有去年低基数的作用,且相对于去年第二和三季度的低迷,当前的竣工率仍在下降。这或许意味着房地产大面积完工的趋势难以延续。事实也是国内空调家电厂商对四季度及以后的消费预期多数表示悲观。新开工率的低迷更能显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困窘。即便国内房地产刺激政策已经几乎全部落实,但实际消费的回暖仍需要等待时间验证。 图16:中国房地产新开工及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 当前,新能源耗铜除了前面提到的光伏、风电等绿电领域外,还体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31.5万辆,同比增160.02万辆,增幅33.94%,产量渗透率达29.98%。虽然汽车需求有一定透支,增速有所放缓,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和优化,将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形成提振,后续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高增速。Mysteel估算,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20万辆左右,按照耗铜量83千克/辆计算,2023年新能源汽车铜需求在76万吨左右,较2022年增加18万吨。 图1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产量渗透率(单位:千辆) 数据来源:ChinaiOL,我的钢铁网 五、国内2023年铜消费增速预计为5.05% 供应端:原料供应宽松,检修少,外加高利润,四季度冶炼厂维持高产,全年预计产量为1146.02万吨。考虑到洛阳钼业28万吨精铜的进口情况,四季度月均进口量预计在34.37万吨,全年预计进口量为352.43万吨。 需求端:光伏加风电年底会追量,但空调、电网、汽车、包括竣工数据等增速都可能会环比回落。四季度月均消费预计在130万吨左右,全年实际消费量预计1469.7万吨,同比增速预计5.05%。 库存:四季度有强势供应增长预期,且保税区库存尚有一定存量,10月库存超预期回落趋势或将在11月中旬开始转变。 综合以上信息, 得出2023年电解铜供需平衡表。 表1:中国2023电解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我的钢铁网,GACC 六、2023年四季度国内铜价承压运行 欧美高利率维持,美国经济强于欧洲支撑美元,四季度美元指数或仍将维持高位,海外宏观经济压力大,对铜价形成压制。国内方面,消费旺季以及诸多提振政策对需求的提振预期在近期高位震荡的价格上有一定反映,但当前经济现状仍在改进路径上,需要重点关注政策提振下国内需求实际落地情况。原料供应宽松,检修少,外加高利润,四季度冶炼厂维持高产,叠加进口有增量预期,四季度供应整体高位运行。需求端各个板块有所分化,整体预计四季度小幅增加,对铜价底部尚有一定支撑。预计四季度国内铜价整体承压运行,主流价格在65000-69000元/吨区间高位震荡。 图18:中国电解铜现货价格(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Mysteel 图19:中国电解铜现货升贴水(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Mysteel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