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泡泡玛特年初至今股价涨约186%!买LABUBU比买黄金还赚钱,哪些 “投资猎手” 提前抓住这波新消费风口?基金狂买"塑料茅台",21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go
lg
...
,泡泡玛特股价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至262
港元
,总市值一度突破3368亿
港元
。与此同时,德银将泡泡玛特目标价,从200.00
港元
上调至303.00
港元
。Wind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股价从2022年低点已经飙升超过23倍;年初至今,该公司股价涨约186%。 德银在报告中写道,泡泡玛特的潜在市场规模远大于此前的预估,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 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有21家机构对泡泡玛特给出“买入”投资评级。 未来股价走势难测,而比起押注涨跌,究竟哪些 “投资猎手” 提前抓住了这波新消费风口更值得关注。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270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持股总量达6874.75万股,持股总市值达99.3亿元。具体来看,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持有泡泡玛特股数最高,达322.26万股,持股市值达4.65亿元;广发价值核心混合则紧随其后,持股市值达4.3亿元。 重仓泡泡玛特的基金们(TOP20) 回顾2024年末,据WIND数据有116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持股总市值为48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末,仅有36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若再向前追溯,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分别有15只、有10只、15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加入到了泡泡玛特重仓大军,但是总体来看单只基金的持股数并不算高。 如何界定本轮在泡泡玛特这波行情中 “赚得盆满钵满” 的主动权益基金? 买的多且买的久才是精准踩中风口的 “投资狠角色”。 下面表格就是以此为标准,筛选出的几只产品。盘点自2021年至今有哪些基金持续持有且持股数量同业靠前。据WIND数据,观察下表发现自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精选、吴远怡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周文波管理的富国消费精选30A等基金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持有泡泡玛特。 以上数据来源WIND,金融界基金高质量研究院整理 泡泡玛特的爆火点燃了市场投资新消费领域的热情。2025年以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成为港股新消费市场“三朵金花”,股价均在年内大涨。 景顺长城基金研究部张欢称,最初关注泡泡玛特是因为这是一家IP全产业链运营的公司,并不是所有IP公司都有全产业链运营的能力。泡泡玛特具备IP产权,自营门店的渠道,同时生产有对应的IP产品。回顾这一轮泡泡玛特的成长,公司上市之后有过一段蛰伏期,在这个期间公司选择了去深耕渠道的运营以及选品,在2024年初国内国外的开店以及同店增长的数据表现亮眼。当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后,爆款的出现将成长性推到了极致。往后去看,我们认为大单品的成长性还可以持续,从微观去看“扩圈”的现象还很突出,二级市场上(如闲鱼、淘宝)玩偶的价格仍然在溢价,后续这个现象也是需求的观测指标。 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基金经理周文波认为,关于“新消费”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与看法,新消费的核心在于这些公司适应了经济环境变化和消费者行为转型,聚焦于新兴需求、创新模式及全球化拓展等。这些公司的重要特征是拥有清晰的成长逻辑,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摩根大通表示,看好泡泡玛特强大的IP供应,LABUBU是崛起中的“超级IP”。摩根大通预测其海外销售额在2025年同比增加152%,2025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占2027年销售额的65%。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我国也正处在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的阶段。当前消费市场更多呈现“消费分级”的特征,并非简单的“消费降级”,消费者更愿为“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买单。从结构看,Z世代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以及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的消费特征,均驱动了新消费的浪潮,而低能级城市受房地产的拖累也正在减弱,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lg
...
金融界
06-11 14:57
炸裂式扫货!四度称牛
go
lg
...
19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超过265亿
港元
,创下了彼时的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南向资金的暴力涌入下,恒生指数在2021年2月升至31000点高位。 随后外资减持、互联网行业监管收紧、美联储加息,港股开启连续三年阴跌模式,无人再提“夺取香江定价权”。 如今,香江,正灯火辉煌。 有人在这光影流转中心有余悸,有人早已顺着光的方向果断出手。 3月1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96.26亿
港元
,一举刷新4年前创下的历史新高(265亿
港元
)。 一个月后的4月9日,南向资金无惧“对等关税”引发的恐慌,单日爆买355.86亿
港元
,是南向资金首次净买入超300亿
港元
,可谓意义重大。 截至6月9日,南下资金今年累计净买入6200多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这一数值同样高过了从2014年-2023年的10年间任一年份的总额,相比去年全年的净买入也仅差1000多亿元。 这一次,“香江的定价权”已初见端倪。 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成交额占港股主板比例屡超50%,单日净买入屡破200亿
港元
,创历史新高。 同时,由于美元的快速疲软,港股正迎来一场久违的流动性盛宴。 5月初,当港币升值触及7.75强方保证线时,香港金管局果断出手,向市场投放近1300亿
港元
,是2020年4月以来首次启动结钱周期。 这一操作效果立竿见影,1个月期HIBOR利率从4月底的4.06%断崖式下跌至0.6%附近。 银行间利率的骤降,恰似一剂强心针直抵市场脉搏,资金成本低了,股市的活跃度随之提高。 中信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金管局为稳定联系汇率制度可能会不断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可能会导致
港元
流动性进一步充沛。 综上所述,经过三年的减持,外资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点,也即导致港股连续下跌的第一点因素已不是问题。 更具历史性转变的是,港股市场正掀起回购热潮,阿里巴巴、腾讯在2024年都完成了1000亿的回购,是当之无愧的回购之王。 进入2025年,港股继续掀起回购热潮。截至6月9日,港股累计回购798.36亿元,其中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的第三大权重股——腾讯控股回购290亿
港元
,继续是港股第一回购之王,美团、快手等企业回购金额也位居市场前列。 2 砥砺4年,互联网巨头迎来巨变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随即引出第二个问题: 南向资金的史诗级涌入,买了什么? 不同于上一次,南向资金这次更为理性,科技巨头+高股息+新消费多策略布局,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阿里巴巴、美团、腾讯,年内净买入规模高达932.15亿
港元
、325.05
港元
和297.76亿
港元
。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资金涌入互联网巨头的背后:一方面是政策对平台经济的转向,另一方面是手握重金、汇聚人才的巨头在AI上具有先发优势。 2023年7月,悬了三年的靴子终于落地;2025年2月,时隔六年再次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最大的变化是参会的科技企业的含量很高。 不可否认的是,平台经济不仅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同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正如历史上每轮行情都有主导产业,如05-07地产、12-15科创、19-21新能源,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中,AI产业浪潮正引领市场开启新的一轮周期。 如今放眼全球,AI除了看美国,就是中国。 3 资金蜂拥进港股互联网ETF(513770) 年初在DeepSeek引领中国资产重估叙事的大背景下,港股互联网巨头一马当先,引爆整个港股。 今年一季度,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头部企业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在资本开支高增的加持下,港股科技巨头更受益于AI产业叙事,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于重仓港股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小米的权重超16%,腾讯权重超15%,美团超10%,远超同类指数,成为本轮港股科技行情的高效投资利器。 Wind数据显示,4月9日至今,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累计涨幅20.9%,明显优于恒指、恒科指的同期表现。 密切跟踪该指数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已经突破50亿元,来到50.84亿元,创历史新高。 规模的水涨船高一方面得益于跟踪指数的强势上扬,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超27%,去年“9·24行情”以来飙涨超50%,弹性十足。 另一方面,资金加速借道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 :017125;C类: 017126)布局这波 “东方科技浪潮” 的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该ETF近10个交易日有6日获得资金净申购,合计净流入1.55亿元,年内净流入规模高达11.26亿元,位居同类标的前列。 截至6月10日,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年内日均成交额6.2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规模、流动性双双稳居同类产品前列。 4 小结 自4月7日单日大跌17%后,港股再度迎来技术性牛市。 如果从港股通互联网指数2024年2月的最低点498.08点起算,截至今年3月7日的1133.5点位,最大涨幅超110%,即便是今日的收盘点位1017.22点,区间涨幅也超80%。 即便如此,目前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市盈率为22.73倍,处于近十年14.3%的历史分位,目前仍低于全球其他多数主要市场。 拉长时间看,这轮港股上涨并非一路坦途。 昨日实际上是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自2024年2月触底后的第四次技术性牛市了。 如此频繁的技术性牛熊转换意味着高波动率,叠加外围关税谈判的悬而未决,又给投资平添难度。 然而,这次与四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2022年美国暴力加息后虹吸全球流动性,2024年9月美联储开始四年来第一次降息,最后一次降息发生在去年12月18日。 全球央行的货币宽松周期并未就此停止,市场依旧预期美联储今年会降息三次,中信证券预判下半年有望看到中美欧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再次同步。 在美元叙事出现松动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自由金融市场体制+
港元
挂钩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天然有承接全球流动性的优势。 由于美元资产波动性加大,年初DeepSeek的火爆叠加美国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资金看待中国资产的长期态度,外资存在极大的全球股票再平衡的动力。 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科技叙事的推进,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概率极大提升。 更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今年掀起的“A+H”上市热潮,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776亿
港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逾7倍,远超2023年水平。 港股目前汇聚多种稀缺优质资产:闪耀全球的创新药、古法黄金、潮玩盲盒、平价奶茶,以及有望承接美股的中概股。 因此中信证券给出的下半年策略的第一条就是:首先是提升港股配置比例! 如今大家应该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机会永远属于那些率先打破固有认知边界的人,能屹立潮头的也是那些相信未来会更好的探路者。 (来源:ETF进化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4:47
IP经济概念股再度拉升!创源股份盘中20CM涨停,泡泡玛特市值一度突破3600亿
港元
,Labubu走红背后:新消费或迎黄金时代
go
lg
...
涨超过4%,公司市值首次突破3600亿
港元
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泡泡玛特涨幅为3.32%,报267.4
港元
,成交额超过38亿
港元
。其股价走强的消息面背景是,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款被视为初代藏品的Labubu荷色版本,最终以108万元高价成交。 这款引发市场关注的Labubu,源自中国香港插画师龙家升2015年创作的《The Monsters》绘本,灵感汲取自北欧森林精灵传说。其标志性的兔耳朵、呆萌大眼与小尖牙构成的“丑萌”形象,不仅在国内积累了庞大粉丝群,更在日韩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迅速蹿红。自2019年与泡泡玛特合作推出盲盒系列以来,Labubu已成为潮玩领域的现象级IP,至今已衍生出超过300个版本。 Labubu实现全球范围“出圈”,离不开海外明星与潮流博主的带货效应。从欧美名人晒图到日韩偶像公开收藏,Labubu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在全球掀起抢购热潮,其隐藏款在二手市场甚至被炒至原价数十倍,仍一“Bu”难求。 Labubu走红背后:情绪价值与圈层文化的共振 Labubu的成功并非偶然。与传统强调实用性的消费品不同,它所代表的潮玩核心在于提供“情绪满足”和“精神投射”。消费者购买Labubu,并非仅仅为了一个摆件,更是为了表达自我、寻求与同频人群的连接与归属感。其火爆逻辑在于“情感价值×社交裂变×圈层归属”的叠加效应——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玩具本身,更是身份认同与进入特定社群的“入场券”。这标志着新消费品牌正经历从“功能满足”向“精神共建”的快速跃迁。 Labubu的崛起,映射着一个更为宏大的消费趋势缩影——以“悦己”为核心的新消费浪潮正迎来爆发期。 新消费浪潮崛起的驱动力:需求端变革与渠道革新 新消费浪潮的兴起,源于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随着90后成为消费主力、00后消费力提升,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已从传统的“价格与性价比”转向追求“价值感、愉悦感、参与感”。他们是“悦己消费”的代表,乐于为喜爱买单并主动在社交媒体分享偏好。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者以“取悦自己”为购物动机的比例较2021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伴随消费动机转变,对情绪价值的关注度提升,具有“悦己”属性的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例如周边商品经济(“谷子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高达1689亿元,同比大增40.6%。 同时,消费渠道的革新为新品牌提供了沃土。从抖音、小红书种草,到社群私域运营,再到IP联名带货,“品牌即内容”的新逻辑打破了传统流通壁垒,使得小而美的品牌能够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快速建立认知与情感连接,实现低成本破圈。这种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的转变,正是新消费浪潮崛起的根本。 新消费或迎黄金时代,赛道景气度受机构看好 新消费的核心特征在于“新”——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新体验正在重构消费版图。它难以被精准定义,可以是IP潮玩、东方茶饮、艺术黄金,或是功效与悦己并存的美妆护理。新消费并非单一行业趋势,而是多行业同步发生的“认知重构+产品创新”运动,在产品形态、服务场景、品牌传播、用户关系等维度处处体现着“新”意及其映射的黄金机遇期。 近年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等“新消费样本”相继走红并获得资本市场热捧。当前阶段,市场潜力巨大且尚未完全释放。随着消费升级与代际更替持续,新消费领域成长空间依然广阔,具备成为未来重要投资主线的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鑫元基金认为,新消费细分赛道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各类新消费或持续涌现,受宏观经济和海外局势影响相对较小,具备增长韧性。华泰证券表示,继续看好高成长性的情绪消费赛道:潮玩IP经济、宠物经济、沉浸式服务等围绕Z世代情感需求,正以社交化、场景化的消费模式构建千亿高景气市场。
lg
...
金融界
06-11 14:37
港股午评:恒指涨0.95%创四月初以来新高、科指涨1.18%,大金融股齐涨,工行、建行创新高
go
lg
...
.HK):5月未经审核收入为3530万
港元
,环比增加37.1%。 裕元集团(00551.HK):前5月累计经营收益净额34.01亿美元,同比增加0.9%。 华虹半导体(01347.HK):遭股东鑫芯香港减持约2223.15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94%。 机构观点 中金公司称,上半年,港股市场显著跑赢A股,全球表现居前,展现出韧性。但问题在于反弹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且上涨高度集中,仅约35%的个股跑赢指数。考虑到近期市场再度显露疲态,下半年港股市场将面临过剩流动性的和有限回报的“资产荒”局面。预计整体指数将维持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仍是主线。 国泰海通认为,尽管宏观层面缺乏向上的弹性,但产业层面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顺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消费、AI应用等港股稀缺性资产或更受市场关注。此外,展望下半年,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推动港股继续向上,结构上恒生科技更加值得重视。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到来的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点前,市场还将经历3~4个月的过渡阶段。从宏观面来看,内需和价格信号仍偏弱,还需要看到更多反内卷和提振内需的实际举措。 光大证券国际表示,基于外贸环境具改善契机,以及内地已经开启新一轮对内循环经济的刺激政策,预期港股下半年将平稳向上,恒指最高目标可看25000点,此与去年12月其对全年港股所定的最高目标水平一致。
lg
...
金融界
06-11 12:07
6月11日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go
lg
...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港元
0.02 0.10982 0.22018 0.62119 1.27196 1.72226 2.41393 3.02268 人民币 1.57652 1.63758 1.63939 1.64485 1.7403 1.78152 1.8 1.93939 更多信息请查看https://www.fx168news.com/data/borrowingrate
lg
...
FX168财经集团
06-11 12:06
海天港股开簿,同时遇上“指数抛弃”,还值得申购吗?
go
lg
...
94%; 价格区间:35.0-36.3
港元
,对应总募资额约92.13亿-95.55亿
港元
。 每手股数入场费约3666.62
港元
。 基石投资者:8家知名机构,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源峰基金等,合计认购近47亿
港元
,占发售股份总数的49.74% 打新价值分析 由于是A+H,A股的价格是锚,港股的发行价格,若以上限来算,相对A股现价折让约20%,若A股估值稳定,套利空间明确。 $海天味业(03288)$ 是调味品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2024年市占率4.8%,酱油、蚝油全球销量第一。港股虽然有消费品行业公司,但是调味品板块长期缺乏,因此“A+H”的海天可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 考虑此次公开发售比例相对较低,超购60倍的情况下,公开发售比例从6%回拨至21%,整体来看也不算非常多。 业绩上来看,老牌的龙头企业了,不过调味品行业也不是什么成长性的行业,只能说有稳定的现金流,但是想爆发很难。近三年(2022-2024)营收复合增长率2.49%,扣非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0.87%,用稳健来形容比较合适。 风险点和打新操作 A股联动风险。若港股上市前A股大幅回调(如跌破40元),折价空间收窄。需密切关注A股资金流向。当然,近期中美谈判处于关键期,市场预期都还乐观,有可能会拉大折价。 行业增长瓶颈,海天需证明海外扩张能力(目前收入占比仅4.7%),其印尼工厂投产进度及欧美市场突破是增长变量;而国内调味品市场增速已降至5%-8% 大行加持。此次的保荐人是中金、高盛和大摩,其中大摩和高盛的历史业绩较好,中金从去年以来的业绩也不错,不过最近几个也有翻车的。这次的稳价人是中金。 被调出上证50指数。 $上证50(000016.SH)$ 按照其目前的权重和体量,大概会带来20亿左右的被动资金流出,可能会影响到股价走势。从5月30日公布之后,海天的A股已经回调了超10%,正式生效日期是6月13日,正好也是招股期间。 但反过来说,既然已经知道6月13日调出要生效,还打算在此期间招股,想必也是有一定准备的。 总结了一下2023年以来,被调出上证50的个股的表现,除了 $兆易创新(603986)$ 有些人为的痕迹,其他的几家表现也相对稳定(与同期大盘表现差别不大),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 操作价值 因此,整体来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海天在目前港股新股热度依然较高的环境下仍然很有参与价值,但参与的视角不是“博弈大涨”,而是套利。上限基本限定在了20%,下限也不太可能大跌(还有绿鞋。 所谓的小肉,对资金量大的投资者来说,自然可以上乙组去博弈。但是对甲组来说,尤其是大甲,如果后续超购倍数高的话,可能性价比不是很高,甚至不如直接摸一手(预计偏向小户的概率也不低)。 同时,退出策略也可以采用“暗盘止盈+首日分批卖出”来完成: 暗盘若涨幅超10%,可减持50%锁定利润; 剩余仓位观察首日南向资金动向,避免流动性踩踏
lg
...
老虎证券
06-11 11:58
蓝色光标(300058.SZ)计划赴港IPO,2024年盈转亏
go
lg
...
28家公司IPO,合计募资776.8亿
港元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42.58亿元,同比下降9.66%,但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16.01%。 在AI转型道路上,营销行业正站在AI技术重塑产业格局的转折点,这家老牌营销巨头能否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完成华丽转身,市场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0:48
初代Labubu拍出108万!Labubu火遍全球,德银将泡泡玛特目标价上调至303.00
港元
go
lg
...
10日再创历史新高,市值升破3500亿
港元
。该股继2024年累涨346%后,2025年至今再度累涨193%。 泡泡玛特凭借旗下的Labubu系列,成为本轮潮玩热潮的“大赢家”。根据泡泡玛特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当季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Labubu系列的火热也带动了周边市场的“疯狂”。从多家潮玩门店发现,某联名款二手价格已炒至2000到3000元不等,更有某限量款价格破20万元。还有潮玩店店家表示,售价594元的Labubu三代,在二手平台价格已炒至3000元,溢价高达5倍多!社交媒体上,教人辨别真伪的鉴定师粉丝暴涨;甚至制作“盗版”的工厂都订单量暴增。 德意志银行报告写道,泡泡玛特的潜在市场规模远大于此前的估计。该公司的Labubu品牌近期获得了强劲的势头。德银称,一个动漫IP能够打破文化壁垒,同时受到亚洲文化和西方主流流行文化的欢迎,这种情形并不常见。泡泡玛特今年及以后业绩超预期并上调预期的潜力仍然很大。德意志银行补充称,Labubu的全球化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提振中国市场的需求。该行分析师表示,通过交叉销售同一系列中的其他角色以及泡泡玛特的其他IP,可能存在潜在的上行空间。德意志银行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200.00
港元
上调至303.00
港元
。
lg
...
金融界
06-11 09:37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109.88亿元,红利资产资金池有望持续扩容
go
lg
...
内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总额已超6600亿
港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八成。 东兴证券表示,在政策持续的推动下,有望增加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市的规模,同时完善长期考核机制,使得资金从追求短期收益转变为注重长期价值创造,而红利资产作为稳定低风险稳定分红回报的资产,有望继续得到长线资金的青睐,红利资产的资金池有望持续扩容,继续利好红利的投资策略。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08:07
港股新消费板块狂欢与解禁隐忧:泡泡玛特、蜜雪集团等面临考验
go
lg
...
股价屡创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7300亿
港元
,市场称之为“港股消费四姐妹”。泡泡玛特年内涨幅达174.4%,市值超3300亿
港元
;蜜雪集团3个月涨134.9%,市值2337亿
港元
;老铺黄金涨幅超324.2%,市值1716亿
港元
;毛戈平涨110%,市值超600亿
港元
。6月9日,受蜜雪集团、布鲁可 (00325.HK)、古茗 (01364.HK)纳入港股通名单刺激,板块再掀热潮,布鲁可盘中涨近20%,蜜雪集团涨超9%,古茗涨超7%。政策支持(如育儿补贴、以旧换新)、Z世代消费升级及海外市场拓展(如泡泡玛特Labubu系列海外收入增475%)推动了板块热潮,但高估值引发多空分歧。 限售股解禁日程与影响 港股新消费板块面临限售股解禁高峰期,根据港股规则,IPO后6个月限售股将解禁。以下为关键解禁日程: - 毛戈平:2024年12月10日上市,6月10日(明日)解禁7.5%股份。 - 老铺黄金:2024年6月28日上市,6月28日解禁40%股份。 - 布鲁可:2024年7月10日上市,7月10日解禁60%股份。 - 古茗:2024年8月12日上市,8月12日解禁64%股份。 - 蜜雪集团:2025年3月3日上市,9月3日解禁19%股份。 解禁规模较大的布鲁可和古茗可能面临更大抛压,而毛戈平因解禁比例较低,影响或较温和。投资者需关注限售股东(尤其是基石投资者和大股东)的减持意向。 解禁对股价的潜在影响 限售股解禁通常对股价产生以下影响: 1. 短期下行压力:解禁增加股票供给,打破供需平衡。限售股东持股成本远低于市场价,获利了结动机强烈,可能引发抛售。如6月5日,老铺黄金跌9%、蜜雪集团跌8%、泡泡玛特跌1%,部分反映市场对解禁预期的担忧。 2. 市场心理冲击:投资者对解禁的预期可能导致恐慌性抛售,即使股东未减持,市场情绪也可能推低股价。例如,泡泡玛特早期投资者蜂巧资本多次减持引发股价波动。 3. 长期影响趋弱:解禁的短期冲击通常在数月内消化,股价最终回归基本面。历史数据显示,解ban规模、个股基本面及大盘环境共同决定影响程度。优质成长股如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增106.9%,净利增185.9%)或能抵御解禁压力。 公司 解禁日期 解禁比例 2025年涨幅 市盈率(TTM) 毛戈平 2025-06-10 7.5% 110% 57倍 老铺黄金 2025-06-28 40% 324.2% 99倍 布鲁可 2025-07-10 60% 186.5% 未知 古茗 2025-08-12 64% 未知 未知 蜜雪集团 2025-09-03 19% 203.95% 46倍 注:市盈率数据截至2025年5月28日,部分数据未公开。 机构对后市展望 机构对新消费板块后市看法分化: - 乐观观点:鹏华基金谢添元认为,尽管短期过热,消费板块全年仍有潜力,结构性行情将持续。摩根大通看好泡泡玛特,因其IP商品的“情绪价值”及海外拓展(2025年Q1海外收入增475%)。中信建投强调政策支持(如“两新”政策)及经济回暖为消费股提供底部支撑。 - 谨慎观点:新刊财经警告高估值风险(泡泡玛特市盈率96倍,老铺黄金99倍)及解禁潮的流动性压力。资金可能因科技股热潮分流,短期波动或加剧。长期看,需具备供应链壁垒(如蜜雪集团单杯成本3元)及品牌护城河的企业才能持续领跑。 - 港股通影响:纳入港股通的被动资金建仓(如蜜雪集团、布鲁可)可能部分抵消解禁抛压,但无法完全消除获利盘出逃风险。 吴远怡(广发价值核心基金经理)表示:“新消费需警惕盈利可持续性,唯有挖掘未满足需求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编辑总结 港股新消费板块2025年表现强劲,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蜜雪集团等受益于Z世代消费升级、政策支持及海外扩张,股价屡创新高。然而,高估值(市盈率46-99倍)及限售股解禁潮(6月至9月)带来隐忧。解禁可能引发短期抛压和市场情绪波动,尤其是解禁比例高的布鲁可(60%)和古茗(64%)。长期看,具备供应链效率(如蜜雪集团)和品牌溢价(如泡泡玛特)的企业更能抵御风险。投资者应关注解禁后股东减持力度及基本面支撑,短期可逢低布局优质成长股,长期需警惕估值泡沫与同质化竞争。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9日: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纳入港股通名单,布鲁可盘中涨近20%,蜜雪集团涨超9%。 2025年6月5日:老铺黄金跌9%、蜜雪集团跌8%、泡泡玛特跌1%,市场担忧解禁压力。 2025年5月16日:恒生指数季度检讨纳入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吸引南向资金流入。 2025年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海外收入增475%。 2025年3月5日:老铺黄金股价破600
港元
,超腾讯成港股“新股王”,年内涨1900%。 专家与机构点评 谢添元(鹏华基金研究部基金经理,2025年6月4日):“消费板块短期过热,但全年结构性行情仍可期,优质成长股解禁调整是买入良机。” 吴远怡(广发价值核心基金经理,2025年5月20日):“新消费需警惕盈利可持续性,挖掘未满足需求的企业才能持续领跑。” 蒋卫华(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基金经理,2025年5月15日):“悦己消费的空白为新消费品牌提供广阔空间,供应链效率是关键。” 王宁(泡泡玛特首席执行官,2025年5月10日):“通过IP文化连接消费者情感,创造独特消费体验是我们成功的核心。” 张红超(蜜雪集团首席执行官,2025年6月4日):“低价策略和全球化布局持续为品牌注入增长动能。”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1 00:12
上一页
1
•••
203
204
205
206
20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中国惊现前所未有的投资下滑 消费放缓期创四年来最长
lg
...
中国重磅消息突袭!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辞职报道后公开露面 迅速回应前所未有
lg
...
全球市场再遭猛烈抛售!美元跌破99、纳指跌超2%、比特币击穿10万美元 更大行情还在后头?
lg
...
黄金突现“高台跳水”!“黄金的狂热兄弟”再度抢镜 大涨16%后惊现不祥之兆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金融时报:美国宣布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试图为消费者降低成本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