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名创优品斥资6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后!永辉超市涨停,名创优品港、美股均一度跌超20%
go
lg
...
券简称: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
牛奶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牛奶
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世贸”)及其一致行动人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宿迁涵邦”)与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才国际”)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骏才国际将受让
牛奶
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所持有的永辉超市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此次交易完成后,骏才国际将持有永辉超市29.40%的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骏才国际背后的实际控制者为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MINISO Group Holding Limited),这标志着名创优品将通过骏才国际入主永辉超市,携手推动永辉超市向品质零售模式转型。本次权益变动尚需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香港联交所、上交所和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 永辉超市表示,此次股份转让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并将根据交易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承诺对所提供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公告发出后,隔夜美股开盘名创优品股价大跌,美股收跌逾16%。而港股名创优品和A股永辉超市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势,截至中午收盘,港股名创优品跌超26%,A股永辉超市一字涨停。 但如今永辉超市正面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财报显示,永辉超市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6.42亿元,同比下滑12.71%,净亏损13.29亿元。过去的三年里,永辉超市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80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同时,永辉超市正试图通过闭店止损。2024年的前8个月时间中,永辉关闭了136家门店,减去上半年关掉的63家,永辉仅在7-8月两个月就关闭了73家门店。 名创优品,是一家提供以IP设计为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潮流生活家居产品的全球价值零售商。 2024年8月30日,名创优品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名创优品营收同比增长25%至77.6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海外业务收入突破27亿,同比增长43%,海外业务中的直营市场占海外收入的56%,已超过代理市场。 名创优品CFO张靖京与CEO叶国富对该笔交易进行了解读。 张靖京表示,永辉超市的亏损是受社区团购、网购冲击等。过去3年永辉采取一系列措施减亏,名创认为永辉未来有机会重回盈利。 叶国富在解读中谈及入股永辉原因是其注意到胖东来帮助永辉调改了一家店。他在解读中提及胖东来超25次之多,叶国富认为胖东来模式非常成功,是国内福利最好、人效最高、待遇最好的零售企业。因此永辉经过胖东来调改后,能够脱胎换骨未来创造新标杆。 叶国富指出,永辉郑州门店首日业绩188w,是调改前的14倍。日均客流量是调改前5.3倍。福州首日营业额110w,日均营业额6倍,客流量6.5 倍。西安门店客流和营业额也都有明显增长。三家门店调改成功,说明胖东来模式可以复制全国。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9-24
港股午评:恒指涨近600点,科指飙涨4.19%,科网股全线飙升京东涨超7%
go
lg
...
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
牛奶
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公告称,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其线下零售版图。 兖矿能源(01171):将通过资产注入和现金认购方式获得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高地资源新增发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中国中冶(01618):引入工银投资及农银投资对部分附属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分别为约27.13亿元及27亿元。 海通证券(06837)、国泰君安(02611):合并事宜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港股有望迎来月度级别的修复行情。8月上旬以来,港股的估值、交投和资金流等指标均显示2022年以来的历史市场底部特征再度显现。一方面,虽然本次港股中报显示收入端依旧承压,但企业降本增效的推进仍帮助港股在2024H1净利润同比增长0.8%,而同期的净利润率和ROE也分别环比抬升0.3和0.7个百分点至11.7%和4.7%;尤其以阿里巴巴等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今年以来大量回购,我们预计将显著提振股东现金回报率;同时,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的2024年净利润增速预期(彭博一致预期)也在8月中报期开启后持续上修,目前分别为7.1%和17.7%。 另一方面,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降息或也将逆转香港本地资金流出港股的趋势;从估值维度,主要指数(除国企指数以外)的PE仍处于接近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下的历史低位。在美元降息周期启动的催化下,结合基本面、估值和流动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港股的性价比依旧显著,9月中旬以来的反弹有望延续成为月度级别修复行情,其中成长风格将继续跑赢,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生物科技、教培和消费电子行业。 东吴证券:从技术形态来看,香港市场系列指数似乎都走出了三重或者四重底部。如果观察成交金额、盈利(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结合美元进入降息周期,诸多指标指向:香港股票市场指数走出底部,这或许对A股有领先和引导意义。当前港股已走出底部区域,预计A股也即将迎来拐点,触底反弹。一、 交易视角:港股已见地量和地价;二、 盈利视角:港股公司可能已经走过低点;三、 美元利率视角:估值压力减轻。 中金公司:受美联储“非常规”降息50bp提振,港股上周大幅走高,港股因为对外部流动性更为敏感,以及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跟随降息等缘故,短期内相比A股体现出更大的弹性。美联储降息可以带来阶段性的更大弹性,但长期持续的上涨仍来自国内增长与政策。假设美债利率3.7-3.8%,风险溢价回到近年均值7%,对应恒指19,500-20,500点。更大空间则需后续政策发力推动基本面修复。行业层面,可以继续关注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互联网、科技成长,生物科技等),港股本地分红和地产、以及受美国地产需求拉动的出口链。但中期维度,不宜将短期的弹性过于线性外推,类似于4-5月的反弹逻辑,在看到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前,宽幅区间震荡的结构性行情(高分红+科技成长)依然是主线。
lg
...
金融界
2024-09-24
港股开盘:恒指涨超320点、科指涨2.37%,科网股普遍走高京东涨超4%
go
lg
...
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
牛奶
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 兖矿能源 (01171.HK):将通过资产注入和现金认购方式获得高地资源新增发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中国中冶 (01618.HK):引入工银投资及农银投资对部分附属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分别为约27.13亿元及27亿元。 海通证券 (06837.HK) 、 国泰君安 (02611.HK) :合并事宜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时代集团控股 (01023.HK)公布年度业绩,收入约16.06亿港元,同比减少约12.1%;净利约1.02亿港元,同比减少49.76%。 中国再保险 (01508.HK):前8个月经由大地财险获得原保费收入355.11亿元,同比增加1.92%。 中铝国际 (02068.HK):联合体中标通辽市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扎铝二期),合同总价为27.986亿元。 中国平安 (02318.HK):近期通过二级市场购得1.07亿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87%,成交金额合计38.46亿港元,成交均价约为35.85港元/股。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其研究覆盖的水泥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98%。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11.5亿元,企业亏损面超过50%。在行业盈利进一步探底的同时,企业的经营正在优化。稳价的共识有助于行业盈利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边际修复,目前上市企业的负债率仍明显低于上轮周期底部,财务情况仍属健康。水泥板块相关港股包括:海螺水泥(00914)、西部水泥(02233)、华润建材科技(01313)、华新水泥(06655)等。 国联证券:2024年核电行业进入投资高峰期,2022年下半年核准机组及2023年核准的部分机组,2024年内有望开工,预计2024年开工机组有望接近12GW,2025年/2026年投资规模或仍然据高位。建议关注投资高增带动设备商和运营商业绩增长机遇。具体标的:中广核电力(01816)、中广核矿业(01164)、中核国际(02302)。
lg
...
金融界
2024-09-24
永辉超市“变天”!名创优品斥资63亿元入主,美股却暴跌16.34%
go
lg
...
间,永辉超市突然一纸公告表示,公司股东
牛奶
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7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40%。骏才国际及其实控方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携手向品质零售模式转型。 随后,接盘方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公告,拟以63亿元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永辉超市原股东
牛奶
公司持有的21.1%股份及京东持有的8.3%股份。公告显示,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其线下零售版图。 靠小商品起家的叶国富,此次接盘永辉超市堪称大手笔。截止今日港股收盘,名创优品市值408.87亿港元。 至于此次接盘的资金来源,名创优品在公告中表示由内部财务资源及外部融资支付。不过,资本市场对于并不看好。名创优品美股暴跌16.34%。 今年名创优品陷入疯狂扩张之中。年初,叶国富在投资者会上公布的作战路线图则更宏大,未来5年,名创优品整体计划每年新开门店900-1100家,门店总数翻倍,其中约60%的新门店开在海外。5年后,北美、拉美、欧洲市场门店数均要达到1000余家。 8月30日,名创优品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5%至7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12.4亿元。 名创优品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全球门店数量已经达到6868家。其中,中国内地4115家,海外2753家。并且,海外市场的门店净增加数量超过了中国内地,在今年上半年455家的净增加门店中,266家为海外门店,占比58%,中国内地为189家。 名创优品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业绩会上再度强调了他此前定下的未来五年战略,其中包括目标2024-2028年集团每年净增门店900-1100家。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名创优品即将在三年后实现门店数量破万。 随着叶国富的半路杀出,张轩松兄弟28年创业成果恐将旁落。 张轩松、张轩宁兄弟俩从卖啤酒到开超市,在生鲜领域耕耘28个年头,将一家小小的超市发展成中国民营500强,创下超900亿元的销售传奇。然而,随着新零售的冲击、实体商超的低迷,永辉超市正经历“至暗时刻”。公司业绩接连亏损、闭店瘦身、负债率居高不下……2024年开年以来,永辉超市频繁出现人事变动,元老级副总彭华生也辞任走人。 近三年,公司年均科技投入在7亿元左右,推进数字化转型,精细化运营。2023年,永辉超市仍大幅亏损,但同比减亏14.2亿元。好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永辉超市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约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但是在关键时刻,大股东
牛奶
公司以及京东选择套现走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永辉超市曾公告京东拟减持,而当时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牛奶
公司并未出现套现迹象。截至,目前
牛奶
公司持有永辉超市19.13亿股份,占总股本的21.08%,是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永辉超市与
牛奶
公司结缘与2014年。当时急于扩张和改善低端定位永辉超市正在为资金来源和供应链苦恼不已,而作为亚洲零售龙头的
牛奶
公司或许是永辉超市不二选择。
牛奶
公司是
牛奶
国际的主要经营实体。
牛奶
国际业务覆盖超市,大卖场、药妆店、家居用品、饭店等,旗下拥有如7-11便利店、万宁、宜家、美心等品牌,彼时
牛奶
国际共拥有超过5800家店铺,实现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 “农改超”起家的永辉超市的只有生鲜商品供应链具有优势,而在日化快消、国际干货上却是短板。而
牛奶
公司完善的国际化供应链给了永辉超市充足的想象空间。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当时曾经表示新鲜食品、一般货品、国际系列和进口商品等商品的全球采购、自有品牌开发等,双方将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 最终永辉超市选择向
牛奶
公司抛出了橄榄枝。 2014年8月1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启动上市以来最大的融资活动。根据公司所披露的公告信息,本次公司拟向
牛奶
国际的孙公司
牛奶
公司定向发行8.13亿股,发行价格为6.5元/股,发行完成后,
牛奶
公司将持有永辉超市19.99%的股份,成为继实际控制人张轩松、张轩宁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后续经过高送转等资本运作之后,目前
牛奶
公司持有永辉超市19.13亿股份,占总股本的21.08%,是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随着叶国富和名创优品杀出,我国商超行业格局再一次被改写。
lg
...
金融界
2024-09-24
隔夜美股全复盘(9.24)| 名创优品跌逾16%,公司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将成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go
lg
...
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
牛奶
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公告显示,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其线下零售版图。胖东来模式的成功掀起中国商超行业的大变革,经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在销售额、客流等多个维度实现突破。作为高速全球化发展的中国零售品牌,名创优品和永辉的联手有望打造“中国版山姆会员店”。 2、美股异动|阿里巴巴涨超2% 股价创逾一年新高 9.23 高盛认为,目前为止,集团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重新加速,其增长调整及用户至上策略表明,淘宝天猫发展核心业务的优先事项已步入正轨。阿里巴巴的广告技术工具升级和近期的软件服务费带来的客户管理收入(CMR)增长,将在2025财年下半年推动盈利稳定。该行继续预期,阿里巴巴每股盈利将在2024年12月即第三财季和2025年3月止季度及至2026年出现转变,而收入增长的复苏将带来更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3、传私募巨头阿波罗拟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 9.23 继日前曝出“高通已向英特尔提出了收购意向,探讨收购的可能性”的消息后,最新消息称,私募巨头阿波罗拟对英特尔进行价值50亿美元(6.7万亿韩元)的股权投资。此次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还不清楚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但据说阿波罗的提议正在得到英特尔高管的仔细考虑。这可能会成为对英特尔“翻身仗”的信任票。 阿波罗的投资方案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有先例。今年上半年,阿波罗斥资110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下一代代工厂爱尔兰Leixlip Fab 34 49%的股份。 根据这项投资建议,英特尔将能够更加专注于扩大其代工厂的规模。Leixleep的Fab 34正在通过引入极紫外曝光设备(EUV)进行对应Intel 3工艺以及Intel 4工艺的超精细工艺。 此外,英特尔正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建设一座新的英特尔18A超精细工艺代工厂,并在德国马格德堡建设一座新晶圆厂,将负责生产英特尔14A及以下工艺。以 Leixlip 为例,该公司计划将 Fab 34 生产设施的规模扩大一倍。 业内人士表示,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样,阿波罗的投资建议是对英特尔复苏的信任的结果。从英特尔的角度来看,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增强其代工能力并不是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因此预计英特尔对于此类投资建议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4、诺和诺德因减肥药价格问题面临美参议院质询 9.23 美国参议院网站显示,美参议院将于当地时间9月24日举行听证会,审查诺和诺德是否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提供价格过高的司美格鲁肽产品Ozempic和Wegovy。 5、机构:iPhone 16 Pro机型发货时间缩短 9.23 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与去年iPhone 15和15 Plus在上市日(9月22日)的发货时间相比,iPhone 16和16 Plus在主要市场的发货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然而,在苹果的主要市场中,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买家能够比以往更快地收到他们的手机(通过快递,而非门店自取)。在美国、中国和英国,黑色256GB版本的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发货时间分别比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缩短了1-2周和2-3周。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21:00 美国7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 (2)21:00 美国7月S&P/CS20座大城市房价指数年率 (3)22:00 美国9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 (4)22:00 美国9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
lg
...
格隆汇
2024-09-24
商超行业格局巨变!名创优品斥资63亿元入主商超巨头永辉超市,名创优品盘前大跌超10%,半路杀出的叶国富意欲何为?
go
lg
...
间,永辉超市突然一纸公告表示 公司股东
牛奶
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7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40%。骏才国际及其实控方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携手向品质零售模式转型。 随后,接盘方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公告,拟以63亿元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永辉超市原股东
牛奶
公司持有的21.1%股份及京东持有的8.3%股份。公告显示,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其线下零售版图。 靠小商品起家的叶国富,此次接盘永辉超市堪称大手笔。截止今日港股收盘,名创优品市值408.87亿港元。 至于此次接盘的资金来源,名创优品在公告中表示由内部财务资源及外部融资支付。不过,资本市场对于并不看好。名创优品盘前美股跌超10%。消息面上,永辉超市公告称,股东拟向名创优品实控公司骏才国际转让公司29.40%股份。 今年名创优品陷入疯狂扩张之中。年初,叶国富在投资者会上公布的作战路线图则更宏大,未来5年,名创优品整体计划每年新开门店900-1100家,门店总数翻倍,其中约60%的新门店开在海外。5年后,北美、拉美、欧洲市场门店数均要达到1000余家。 8月30日,名创优品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5%至7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12.4亿元。 名创优品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全球门店数量已经达到6868家。其中,中国内地4115家,海外2753家。并且,海外市场的门店净增加数量超过了中国内地,在今年上半年455家的净增加门店中,266家为海外门店,占比58%,中国内地为189家。 名创优品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业绩会上再度强调了他此前定下的未来五年战略,其中包括目标2024-2028年集团每年净增门店900-1100家。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名创优品即将在三年后实现门店数量破万。 随着叶国富的半路杀出,张轩松兄弟28年创业成果恐将旁落。 张轩松、张轩宁兄弟俩从卖啤酒到开超市,在生鲜领域耕耘28个年头,将一家小小的超市发展成中国民营500强,创下超900亿元的销售传奇。然而,随着新零售的冲击、实体商超的低迷,永辉超市正经历“至暗时刻”。公司业绩接连亏损、闭店瘦身、负债率居高不下……2024年开年以来,永辉超市频繁出现人事变动,元老级副总彭华生也辞任走人。 近三年,公司年均科技投入在7亿元左右,推进数字化转型,精细化运营。2023年,永辉超市仍大幅亏损,但同比减亏14.2亿元。好在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永辉超市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约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但是在关键时刻,大股东
牛奶
公司以及京东选择套现走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永辉超市曾公告京东拟减持,而当时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牛奶
公司并未出现套现迹象。截至,目前
牛奶
公司持有永辉超市19.13亿股份,占总股本的21.08%,是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永辉超市与
牛奶
公司结缘与2014年。当时急于扩张和改善低端定位永辉超市正在为资金来源和供应链苦恼不已,而作为亚洲零售龙头的
牛奶
公司或许是永辉超市不二选择,
牛奶
公司是
牛奶
国际的主要经营实体。
牛奶
国际业务覆盖超市,大卖场、药妆店、家居用品、饭店等,旗下拥有如7-11便利店、万宁、宜家、美心等品牌,彼时
牛奶
国际共拥有超过5800家店铺,实现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 “农改超”起家的永辉超市的只有生鲜商品供应链具有优势,而在日化快消、国际干货上却是短板。而
牛奶
公司完善的国际化供应链给了永辉超市充足的想象空间。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当时曾经表示新鲜食品、一般货品、国际系列和进口商品等商品的全球采购、自有品牌开发等,双方将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 最终永辉超市选择向
牛奶
公司抛出了橄榄枝。 2014年8月1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启动上市以来最大的融资活动。根据公司所披露的公告信息,本次公司拟向
牛奶
国际的孙公司
牛奶
公司定向发行8.13亿股,发行价格为6.5元/股,发行完成后,
牛奶
公司将持有永辉超市19.99%的股份,成为继实际控制人张轩松、张轩宁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后续经过高送转等资本运作之后,目前
牛奶
公司持有永辉超市19.13亿股份,占总股本的21.08%,是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如今,随着叶国富和名创优品杀出,我国商超行业格局再一次被改写。
lg
...
金融界
2024-09-23
净利润“腰斩”,植脂末市场萎缩 佳禾食品“自救”能否见效?
go
lg
...
新茶饮专用真牛乳”,根据当时的宣传,该
牛奶
以100%生牛乳为原料,不含植脂末和任何添加剂。2024年7月22日,喜茶发布了“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该标准明确提出健康真茶饮应该是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 此外,2023年7月28日,霸王茶姬宣布,将在旗下超2000家门店投入使用全新基底产品“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让消费者摆脱植脂末、奶精的健康焦虑。当年8月,茶百道也上新了真鲜奶茶系列产品,声称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主打低脂轻负担。 当然,也有奶茶品牌仍然选择拥抱植脂末,例如蜜雪冰城、一点点等中低价位奶茶品牌。其中,虽然蜜雪冰城使用植脂末,但因其产品价格低廉,消费者对于原材料并未太过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蜜雪冰城正是佳禾食品的大客户。2022年12月,佳禾食品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蜜雪冰城是公司核心客户之一。公司也是他们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但随着蜜雪冰城规模扩张到3万家以上,本就依靠极致供应链来压缩成本的雪王,逐渐将目光投向了自产植脂末这一环节。 2023年6月,佳禾食品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被问及“一季度蜜雪冰城的需求量变化?蜜雪冰城还会更换供应商么?”公司表示,从去年的四季度到今年的一季度增长量都保持比较好的增速。蜜雪冰城未来可能会自建原料工厂,但是预计这两年蜜雪冰城仍是公司很重要的客户。 转型成效仍需观察 为缓解单一业务的过强依赖性,早在2017年,佳禾食品就拓展了咖啡业务。 本次半年度财报中,佳禾食品也表示,以茶饮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 4 倍浓缩的“卡丽玛”浓醇牛乳产品以及浓郁顺滑的咖啡饮品浓缩奶油等产品,并顺势推出面向 C 端渠道销售的“非常麦”燕麦奶、“金猫”咖啡、“苏小丸” 预制甜品等产品,快速扩张渠道,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023年5月,佳禾食品公布定增募资公告,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5亿元,其中5.5亿元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于扩产目的,按照佳禾食品的说法,公司咖啡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将紧抓咖啡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对于咖啡业务,佳禾食品充满期待。在9月10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佳禾食品称,目前粉末油脂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但咖啡业务的发展将是公司的重点。半年报称,佳禾食品将充分发挥咖啡业务与粉末油脂业务的协同效应,加大对咖啡在不同场景下应用的研究投入,针对细分市场和客户群持续推出高品质的咖啡产品,并通过实施咖啡扩产建设项目,提升公司咖啡产品的档次及附加值,增强公司咖啡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这些业务暂时仍未能成佳禾食品的业绩支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咖啡业务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微增3.36%,营收占比为12%;植物基业务实现收入4083.1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两成。 其他产品业务则担起了佳禾食品的大梁,这一业务包括果冻、布丁、预制无菌豆花、烧仙草以及浓缩奶油等,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5.13%,营收占比19.18%。 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佳禾食品,新业务未能迅速起势,转型成效仍需观察;老业务则面临市场萎缩,“自救”能否有效,仍未明朗。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4
西麦食品烧钱式营销B面: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不足2%,“第二春”业务布局失利
go
lg
...
、有机、燕麦麸皮等)、复合系列燕麦片(
牛奶
燕麦、中老年燕麦、燕麦+、谷物粉、燕麦主食、功能性食品等)、休闲系列燕麦片(烘焙燕麦、减脂燕麦等)。 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纯燕麦片收入3.7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8.19%;复合燕麦片贡献4.36亿元、44.78%的收入,超越前者,成为业绩支柱;冷食燕麦片贡献了0.68亿元收入,占比不足7%,去年同期这一产品收入占比为8.09%。 据了解,西麦食品曾大举进军冷食燕麦市场,希望以此获得“第二春”,但从目前结果看,差距甚远。 西麦食品主打的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属于热食燕麦片,需要沸水冲调或烹煮以达到食用状态,实际消费场景以早餐等为主。而受我国饮食习惯影响,早前冷食燕麦片并不吃香,随着2018年王饱饱等互联网新兴品牌崛起,该品类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西麦食品于2020年推出冷食燕麦片,当年产生了1.47亿元的营收。 2020年年报中,公司提出通过冷食燕麦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开局即巅峰,次年该品类收入降至1.35亿元,至2023年仅为1.2亿元,业绩贡献度不足8%,扛大旗的依然是热食燕麦片。 一位食品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燕麦食品品类相对较少,且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以至于市场竞争不断激化,这就要求企业强化研发,不断扩充品类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西麦食品拥有广西贺州、河北定兴、张北、江苏宿迁——南北东四大生产研发基地,其也不断强化研发投入,但对比营销要稍显逊色。今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的研发费用仅为423.58万元。 押注大健康赛道成效待考 证券之星注意到,押注冷食燕麦遭遇滑铁卢的西麦食品,又转变新方向:押注老龄化,业务布局正从燕麦领域延展至大健康赛道。 日前,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西麦食品表示,公司除在谷物健康食品领域外,设定的新增长曲线来自于大健康领域。 对于新业务线的布局,西麦食品解释原因有二,一是,布局大健康领域符合当下的消费趋势和潮流。西麦食品称,国内目前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司顺应此趋势,进入大健康食品领域。 二是在早餐燕麦领域,西麦食品的市占率已经超过20%。西麦食品称,当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达到30%之后,可能在领域内的内生增长会面临一些困难,费效比可能会较差一些。所以,西麦寻找新的增长方向。因燕麦的健康属性,获消费者普遍认可。因此,公司进行了自然延展,切入至大健康领域。 据西麦食品披露,其布局大健康领域的产品主要是蛋白粉。从上年末开始,公司已经初步规划了蛋白粉,在去年末的试推之中,市场反响较好,因此2024年加强了蛋白粉的市场推广。 产品细分为高钙益生菌蛋白粉、益生菌植物蛋白粉、胶原蛋白肽蛋白粉、红参肽饮、胶原蛋白肽饮等。此外,西麦食品还研发了中式养生和药食同源等产品。 西麦食品表示,未来可能会在医学等领域做一些尝试和努力,如益生菌、小分子蛋白肽等,进行产品矩阵的完善和丰富。 除在产品上的布局外,市场上,西麦食品表示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对海外业务较为重视, 公司前期通过扩展海外经销商,借助经销商的网络销售公司的产品,下一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尝试直营或者通过跨境电商,来拓展海外市场”,西麦食品如是说。 据西麦食品披露,目前,其海外业务落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押注老龄化市场能否实现业绩逆转,有待时间验证。(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lg
...
证券之星
2024-09-10
多点DMALL闪耀2024亚太零售商大会,以创新引领发展,荣获国家奖——最佳创新奖
go
lg
...
LL服务了国内外677家客户,包括香港
牛奶
集团(惠康、万宁)、SM集团、7-Eleven、罗森等知名零售品牌,模式受到广泛验证。 多点DMALL的服务版图也延伸至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了一张覆盖广泛、紧密相连的零售服务网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多点DMALL的境外收入已成功达成亿元里程碑,向着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海外扩张方面,多点DMALL曾在招股书中表示,为渗透至尚未涉足的全球市场,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本地化营销工作及技术能力,以满足海外零售商的需求。同时该公司已开发一个英文版的Dmall OS系统,正在发展具备当地市场知识的海外业务拓展团队,及扩大公司专注于海外市场拓展的研发团队。 从在海外市场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到屡获国际性奖项,多点DMALL正以其独特商业模式与技术实力,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带去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为亚太乃至全球零售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lg
...
金融界
2024-09-10
鲜肉月饼现疑似牙齿,
牛奶
惊现虫卵!山姆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何时是个头?
go
lg
...
息迅速登上热搜榜。与此同时,另一起涉及
牛奶
盒上出现虫卵的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两起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山姆超市的食品安全产生了严重质疑,同时也暴露出了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9月4日,江苏常州的一位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声称其在山姆会员店购买的鲜肉月饼中吃到了一颗疑似牙齿的硬物。视频中,该女士展示了一块月饼及其包装,包装上的信息显示月饼由苏州松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大量的讨论。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常州山姆会员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管理层正在处理此事。同时,常州市新北区市场监管部门回应称,已经接到相关投诉,并正在积极介入调查处理。如果确认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将依法对商家进行处罚。 无独有偶,9月3日,深圳前海山姆会员店也被曝出一箱
牛奶
中发现虫卵的事件。消费者姚先生在购买
牛奶
后发现
牛奶
盒表面附有许多黑色虫卵。对此,山姆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将进行全面自查,并妥善处理此事。 事实上,这并非山姆超市首次遭遇食品安全危机。早在8月份,就有消费者在前海店购买的烤鸡中发现异物,疑似子弹形状的物体。而在同一个月,另一位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牛初乳奶片中竟然出现了活虫。2015年至2018年间,因虚假宣传、食品霉变、产品中掺假和掺杂等问题,大连山姆会员商店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至少处罚了6次。其中,销售某品牌腐竹霉变生虫,被罚款5万元。这些连续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无疑给山姆超市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据山姆会员商店官方网站显示,山姆会员商店是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付费会员超过500万人,会员人均年消费高达1.3万元。截至2024年8月31日,山姆会员商店已在全国开设49家门店,分别坐落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福州、大连和杭州等地。
lg
...
金融界
2024-09-06
上一页
1
•••
19
20
21
22
23
•••
5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下周重磅事件:三大悬念牵动市场神经!美联储官员、“小非农”与AI巨头齐登场
lg
...
黄金周评:两大事件吓坏多头!美联储"五剑客"携小非农来袭 大行情一触即发
lg
...
2000年泡沫重现?分析师警告“重大顶部”已形成 比特币发出危险信号
lg
...
黄金惨遭“三杀”暴跌110美元!下周数据洪流来袭 多头还有翻盘机会吗?
lg
...
安世芯片危机升级!中美欧密集磋商 全球汽车业风声鹤唳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