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下跌5.08%,报4.3元/股
go
lg
...
股,成交1400.97万元。 康宁杰瑞
生物制药
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创新肿瘤药物的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技术平台。目前已有1个产品上市,多个产品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并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拥有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总设计规模超4万升。 截至2023年年报,康宁杰瑞制药-B营业总收入2.19亿元、净利润-2.11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4-02
复宏汉霖(02696)上涨5.58%,报14.38元/股
go
lg
...
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
生物制药
的公司,主要为全球患者提供高品质生物药,产品涵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公司已在中国上市5款产品,在国际上市1款产品,18项适应症获批,3个上市申请分别获中国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EMA受理,同时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30多项临床试验。 截至2023年年报,复宏汉霖营业总收入53.95亿元、净利润5.46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4-02
乐普生物-B(02157)上涨7.52%,报3.43元/股
go
lg
...
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型
生物制药
企业,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和战略合作构建有市场差异化的生物药产品管线,并致力于建立并加强自主生产能力,实现产品的国内商业化和国际市场推广。 截至2023年年报,乐普生物-B营业总收入2.25亿元、净利润-2209.6万元。
lg
...
金融界
2024-04-02
艾迪康控股(9860.HK): 新周期新起点,常规业务强劲复苏、特检业务突破性增长
go
lg
...
,目前公司已经能为医疗机构、体检中心、
生物制药
公司及CRO等19,000多名客户提供检验服务; 3)业务范围上,公司进一步增加了为CRO及
生物制药
公司提供临床检测的服务。 其次,在深度上,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未来发展。 新技术上,公司成立临床检验中心、血液病诊断中心、遗传/染色体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质谱技术中心、基因技术中心这六大技术中心,助力临床疑难杂症诊疗。同时,2023年9月,公司与国际Guardant Health合作检测项目,正式在国内上市,并在12月已接样检测。 最后,持续投资营运基础设施支持实现精细化运营。 成功的ICL通常拥有庞大的实验室网络,并专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来增强盈利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人工智能、精益化生产管理体系以及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系统,ICL机构正逐步转变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推动行业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2023年,公司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互连设备等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实现了AI阅片,完成了近300万片的阅片任务。 同时,公司还致力于开发LIS系统、升级主数据平台、优化订单管理系统、报告单平台、病理PIS系统以及物流系统等,旨在构建新一代的数字化检测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些积极的进步和策略调整将为公司在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运营中提供强大的助力,稳步推动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ICL行业集中度提升 特检将成收入多元化重点 相较于普检项目,特检业务如分子诊断、蛋白质化学、细胞免疫学等,其客单价往往是普检项目的6-7倍,具有较高附加值,然而,由于特检项目成本较高,而单一医院特检需求又相对较少,对于医院而言,其经济效益可能并不甚理想。但这对于具有规模效应的ICL来说,却正是机会。 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特检业务的增速预计将会快于普检,并在整个临床实验室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因此,特检业务已成为ICL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 近几年,艾迪康通过推出特检新产品来驱动销量增长,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机会。 2023年,公司特检业务增长显着,同比增长43%,同时特检业务还推动了公司ASP较上年增长7%;各疾病线均取得了可观的同比增长,其中,感染项目同比增长66%,肿瘤项目同比增长35%,妇幼项目同比增长32%,血液项目同比增长33%。 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特检业务的高附加值主要来源于其特殊的硬性指标要求和定制化特性,这通常需要头部ICL才能满足的高标准。因此,特检业务能力的提升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艾迪康的市场地位,也成为其“强者恒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市场需求,艾迪康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公司研发费率提升到4.4%,较上年增长1%,专利数量增长16%,公司表示,未来仍会不断布局新兴诊断技术并聚焦妇产科/不育/新生儿、血液病、实体瘤、传染病等特检项目的发展。 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此外,ICL与医院之间的高度黏性对ICL参与者的成功至关重要。公司来自二三级医院的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5%,贡献度不断加大。 随着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优质客户不断增加,公司业务将继续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展望未来,随着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艾迪康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当前,ICL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篇章。艾迪康控股,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在剔除新冠检测业务的扰动后,常规业务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通过广度延伸、深度精耕和精细化运营这三重策略,公司不断巩固并拓展其市场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特检业务的蓬勃发展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艾迪康控股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期待艾迪康控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书写行业新篇章。
lg
...
格隆汇
2024-04-02
艾迪康控股(9860.HK): 新周期新起点,常规业务强劲复苏、特检业务突破性增长
go
lg
...
,目前公司已经能为医疗机构、体检中心、
生物制药
公司及CRO等19,000多名客户提供检验服务; 3)业务范围上,公司进一步增加了为CRO及
生物制药
公司提供临床检测的服务。 其次,在深度上,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未来发展。 新技术上,公司成立临床检验中心、血液病诊断中心、遗传/染色体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质谱技术中心、基因技术中心这六大技术中心,助力临床疑难杂症诊疗。同时,2023年9月,公司与国际Guardant Health合作检测项目,正式在国内上市,并在12月已接样检测。 最后,持续投资营运基础设施支持实现精细化运营。 成功的ICL通常拥有庞大的实验室网络,并专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来增强盈利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人工智能、精益化生产管理体系以及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系统,ICL机构正逐步转变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推动行业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2023年,公司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互连设备等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实现了AI阅片,完成了近300万片的阅片任务。 同时,公司还致力于开发LIS系统、升级主数据平台、优化订单管理系统、报告单平台、病理PIS系统以及物流系统等,旨在构建新一代的数字化检测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些积极的进步和策略调整将为公司在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运营中提供强大的助力,稳步推动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ICL行业集中度提升 特检将成收入多元化重点 相较于普检项目,特检业务如分子诊断、蛋白质化学、细胞免疫学等,其客单价往往是普检项目的6-7倍,具有较高附加值,然而,由于特检项目成本较高,而单一医院特检需求又相对较少,对于医院而言,其经济效益可能并不甚理想。但这对于具有规模效应的ICL来说,却正是机会。 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特检业务的增速预计将会快于普检,并在整个临床实验室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因此,特检业务已成为ICL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 近几年,艾迪康通过推出特检新产品来驱动销量增长,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机会。 2023年,公司特检业务增长显着,同比增长43%,同时特检业务还推动了公司ASP较上年增长7%;各疾病线均取得了可观的同比增长,其中,感染项目同比增长66%,肿瘤项目同比增长35%,妇幼项目同比增长32%,血液项目同比增长33%。 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特检业务的高附加值主要来源于其特殊的硬性指标要求和定制化特性,这通常需要头部ICL才能满足的高标准。因此,特检业务能力的提升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艾迪康的市场地位,也成为其“强者恒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满足市场需求,艾迪康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公司研发费率提升到4.4%,较上年增长1%,专利数量增长16%,公司表示,未来仍会不断布局新兴诊断技术并聚焦妇产科/不育/新生儿、血液病、实体瘤、传染病等特检项目的发展。 来源:公司资料,格隆汇整理 此外,ICL与医院之间的高度黏性对ICL参与者的成功至关重要。公司来自二三级医院的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5%,贡献度不断加大。 随着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优质客户不断增加,公司业务将继续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展望未来,随着特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艾迪康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当前,ICL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篇章。艾迪康控股,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在剔除新冠检测业务的扰动后,常规业务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通过广度延伸、深度精耕和精细化运营这三重策略,公司不断巩固并拓展其市场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特检业务的蓬勃发展和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艾迪康控股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迎来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期待艾迪康控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书写行业新篇章。
lg
...
格隆汇
2024-04-02
康哲药业(00867.HK):获得治疗白癜风、化脓性汗腺炎等适应症的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独家许可权利
go
lg
...
医美业务公司("康哲美丽")与一家全球
生物制药
公司Incyte(Nasdaq:INCY)("Incyte")就用于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化脓性汗腺炎(HS)、结节性痒疹(PN)、哮喘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选择性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产品")订立合作和许可协议("许可协议")。 根据许可协议,集团通过康哲美丽获得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十一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新加坡、东帝汶以及汶莱)("区域")研究、开发、注册及商业化产品的独家许可权利,以及在区域内生产产品的非独家许可权利。许可协议期限开始於许可协议生效日,自产品首次在区域内商业化起拥有十二年的授权期限。授权期限届满後,根据许可协议约定的特定条件,许可协议期限可延长十年("初始延展授权期限")。初始延展授权期限届满后,根据许可协议约定的特定条件,双方可另行协商许可协议的延长期限。集团将向Incyte支付首付款,Incyte有权获得额外潜在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金以及基于许可产品在区域内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lg
...
格隆汇
2024-04-01
康哲药业(00867.HK)获得治疗白癜风、化脓性汗腺炎等适应症的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独家许可权利
go
lg
...
皮肤医美业务公司(康哲美丽)与一家全球
生物制药
公司Incyte(Nasdaq:INCY)(Incyte)就用于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化脓性汗腺炎(HS)、结节性痒疹(PN)、哮喘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选择性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产品)订立合作和许可协议。
lg
...
金融界
2024-04-01
海尔生物2023年报:洞见未来医疗蓝海,新产业、新技术与新版图交织的“滚雪球”之道
go
lg
...
进入临床Ⅱ期。此外,海尔生物还正式进军
生物制药
行业,针对小/中试、QC 质控、生产等制药场景取得实质性突破,如推出的可控冻融系统有效提高了生物制品单批次产值10%以上。在高校科研领域,海尔生物致力于推进实验室自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升级,实施全场景自动化样本管理方案,成功地将服务拓展至病源微生物样本库、抗体生物样本库等多元化场景,并在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重点用户实现落地应用。 随着全球生命科学工具市场的高速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8%。海尔生物凭借深厚积累和领先优势,有望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医疗创新板块,海尔生物致力于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医疗服务生态系统,满足医院、公共卫生部门、血/浆站等多元用户需求,不断延伸和拓展各类场景解决方案。 针对医院用户,海尔生物创新了智能一体化静配中心、智慧门诊药房、智慧住院药房、24 小时无人药房等场景方案,实现院内用药“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管理,提升用药安全和药师服务效率,有力推动了我国医疗健康服务的现代化进程。在公共卫生领域,海尔生物已在南京、喀什、哈密等多地布局区域智慧疫苗接种网络,智慧化疫苗接种点数量超5000家,并新推出智慧医养健康管理平台,向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拓展。此外,海尔生物还在推进区域智慧血液网的扩张,报告期内新落地青海省网和鄂尔多斯等城市网,新建浆站市占率稳步提升,血液耗材系列不断完善。不难看出,海尔生物正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智慧医疗的发展贡献力量。 海尔生物在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两大领域的布局,为其“湿雪”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健康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海尔生物凭借在这些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长期价值亟待释放。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构建可持续发展强大动力 海尔生物不仅拥有“湿雪”,更拥有“长坡”,即依靠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双重战略引擎,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内生增长方面,海尔生物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增长引擎。报告期内,海尔生物研发投入3.21亿元,同比增长1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较去年同期提升3.85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海尔生物构建了制冷、智能化、精密制造及材料、自动化、数字化、生物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依托青岛、深圳、上海、成都、重庆、苏州等地研发中心互相协作补充,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从低温技术向多元化场景方案领域的快速拓展。 其中,在制冷技术平台,海尔生物布局新一代超低温产品,持续引领行业能效指标;在智能化技术平台,夯实离心机、培养箱等系列产品的技术及模块支撑;在精密制造及材料技术平台,超高速离心机精密钛合金转子样件试验成功,大容量碳纤维离心机上市;在自动化技术平台,药房、样本库、细胞培养等场景自动化方案不断丰富和升级;在数字化技术平台,软硬结合的差异化智慧平台提供更优算力支撑;在生物技术平台,构建原核、真核表达子平台和微生物培养基质控子平台,针对制药无菌检测、临床诊断等场景推出40余种微生物培养基和蛋白试剂。 此外,海尔生物搭建UADV开放式研发体系,让用户深度参与到设计、验证和应用的全过程,以此重构研发技术体系。2023年内,该体系通过覆盖六大用户圈层,引导用户参与设计12大类产品、提出60余个典型验证程序,并参与到28类新品的验证测试中,共创了多个用户场景样板。得益于此,海尔生物2023年新品上市及时率提升了12%,人均研发效率提高了32%,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由于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海尔生物的毛利率达到了51%,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彰显出海尔生物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创新优势和发展潜力。 截至2023年底,海尔生物累计拥有1321项专利、296项软件著作权,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及技术规范40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5项,有32项技术成果通过国际领先水平鉴定。 与此同时,海尔生物也在同步进行外延拓展,通过“同心圆”体系成功整合并购项目,采取相对独立发展、双向赋能和完全融合等不同模式,实现了并购标的整体效能的提升和业务的有效融合。 如海尔血技,自加入海尔生物以来,快速完成了单采血浆整体解决方案的认证拓展、产品升级以及已有证照的复产,2023年相比于并购前规模已近翻番;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成都)作为公司最早并购的标的,经过多年发展已完全融入公司的市场、研发、质量和售后等体系,自加入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30%。2023年,海尔生物医疗科技(苏州)加入后,新增订单增长50%。 可以预见,随着并购整合的深入推进,海尔生物的业务版图将进一步扩大,生态化发展格局将更加清晰。 立足本土辐射全球,“雪球”越滚越大 “长坡厚雪”之余,海尔生物为推动自身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始终致力于创造用户最佳体验,不断求新求变。 2023年,海尔生物通过组织变革与数字转型,提升直面用户的交互、定制和交付能力,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海尔生物强化海外市场体系,加快直面用户的能力,目前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多家经销商,并在尼日利亚、英国、阿联酋、新加坡等地设立了用户体验培训中心体系,同时在荷兰、美国等地建立了仓储物流中心体系,借鉴并复制英国的当地化模式至全球各地,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转型,海尔生物正在不断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生态品牌。 截至报告期末,海尔生物海外经销网络突破新增近170家,突破7个空白国家,持续扩大东欧、非洲、拉美等地区用户覆盖度。海尔生物还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60余个国际组织保持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2023年新增国际合作组织10余个。 另一方面,海尔生物聚焦新品类拓展,场景方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业务领域的拓展方面,海尔生物在欧美市场离心机实现突破,生物安全柜成功进入东欧市场,冻干机在亚洲地区拿下首单;在生命科学领域,除原有的超低温存储产品外,海尔生物的液氮罐、培养箱、离心机、实验室耗材等品类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累计已有400余个型号获境外认证,国际化转型成效初显。自2019年上市以来,海尔生物海外营业收入年化复合增速达35.79%。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在国内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体系优化升级,实现了市场渠道的持续细分与下沉。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地市的5大类用户群,2023年国内用户中新增用户数量占比超30%,新增用户中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用户占比30%。凭借数字化平台赋能,公司对用户需求的综合方案服务能力和持续满足能力得到提升,培养、离心、耗材、自动化药房等多业务线协同性进一步增强,2023年国内市场用户中使用多个业务线产品的用户数量增长超40%,单用户价值进一步放大。 2024年,海尔生物将继续推进跨区域、跨渠道、跨品类的全球化布局,推进"网络+当地化"双轮运营体系建设能力,进一步加强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产业、新技术、新版图”三大增长引擎蓄势待发 未来可期 整体来看,海尔生物新产业的拓展、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新版图的开拓,共同构成了三大高质量发展引擎,确保了其当下、中期以及长期的稳固增长架构,不断加深其市场护城河,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作为一家高质量上市企业,海尔生物始终坚持将投资者的利益视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原则贯穿于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体现了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投资者的尊重。 数据显示,2019-2022年,海尔生物已累计分红4.78亿元人民币,近4年现金分红复合增长率高达36.54%,展现了稳健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回报股东的决心。2023年,海尔生物继续保持高比例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15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63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04%。 除了现金分红,海尔生物还积极推行股份回购计划。2024年启动新一轮回购,拟使用自有资金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截至3月底已回购809606股。频繁的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充分体现了海尔生物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的决心。 不仅如此,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海尔生物于2024年3月27日宣布向262名激励对象授予342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076%,覆盖公司9.94%的员工。其中,首次授予292万股,预留50万股,激励对象涵盖高管、核心骨干等。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层面将2024-2026年三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为业绩考核,以2023年营收为基数,股权激励触发值分别同增不低于15%、32%、52%,目标值则分别同增不低于30%、69%、120%,彰显了公司对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从现金分红到股份回购,再到股权激励,这一系列举措,都是海尔生物在确保实现企业与股东共赢的结果。未来,随着这三大引擎的持续驱动,海尔生物的成长性将进一步释放,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切皆可期。
lg
...
金融界
2024-04-01
聚焦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代表企业:百济神州
go
lg
...
悦泽销售额已经迈上十亿美元大关。在全球
生物制药
领域,年度收入超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出现的“重磅炸弹”药物距离其第一次上市的时间通常需要大约10年。而百悦泽自2019年在美国取得首次批准以来,仅4年便成为“重磅炸弹”药物,速度可谓之快。同时,该药也成为首个销售额破十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 在国际化方面,百济神州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全球布局能力。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生物药生产基地和临床研发中心也即将完工,预计将于2024年7月投入运营。这些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完工,将为百济神州的全球化供应能力提供坚实的支持。 与此同时,以百悦泽为例,其自诞生至现在都具有全球化属性。2019年11月,百悦泽获美国FDA批准,成为国内第一款在美上市的抗癌新药,实现新药出海“零的突破”。2020年,百悦泽在中国获批上市。2022年,百悦泽是第一个和跨国药企产品(伊布替尼)进行“头对头”三期优效性实验,并取得成功的药品,由此,也证明了自己best-in-class的实力。此后,百悦泽的销售额一股飙涨,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百悦泽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全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 截至目前,百悦泽已在全球超65个市场获批,包括尼加拉瓜、泰国、厄瓜多尔、乌拉圭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并成为适应症覆盖最广泛的BTK抑制剂。 从化学药到生物药,百济神州助力产业高端化升级 科技创新最后还是要向市场和产业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落脚地就是要实现产业的升级。只有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生产过程的实践中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才能实现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而百济神州也代表了生物医药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目前的药企大部分药物还是以小分子化学药为主,百济神州是少有的几款主营药品都是大分子生物药的企业。 纵观生物医药产业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生物治疗三大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小分子化学药高度成熟,大分子生物药蓬勃发展,生物治疗方兴未艾的时间节点。 化学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做到针对性治疗。很多时候虽然只是局部感染需要治疗,但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给药方式,让药物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当然感染的部位受到了治疗,但是,没有感染的部位其实就培养了细菌的耐药性。 如果从体外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它有多么荒唐,相当于体外如果有一个伤口,我不是在那个伤口上贴个创可贴,而是把整个人都泡到这个创可贴的液体里。所以具有精准治疗潜力的生物药应运而生。 生物大分子药物与化学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例如: 1.特异性强:生物大分子药物通常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以针对特定的病理分子,如蛋白、肽、多糖等,从而在治疗上更为精确。 2.毒性小:相比化学小分子药物,生物药物由于其特异性强,往往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从而减少了毒性反应。 3.治疗效果好:生物大分子药物可以精确打击病源,常常在治疗疾病上取得了显著的功效,特别是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4.免疫住敏性: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的免疫原性较小,因此在长期使用中,对疾病的敏感度大大提高。 因此从化学药转向生物药,对于现在的制药企业来说是未来竞争的重要方向。目前大量的新药研发已经逐渐从化学药转到生物药。 结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百济神州在国内生物创新药行业上的地位,不仅仅是输出了多款创新药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培育起医药创新的生态系统,并用成熟的商业模式支持这个系统,借助产业价值链的能力,改变全球制药行业不够高效的积弊,用更快速、更可及的方式,将高质量的药物带向全球,并让科学家的价值、让创新的能量最大化。 随着一批本土创新药企的崛起,中国正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医药创新正在从全球创新药物的“跟随者”迈入“并行者”,并向“领跑者”奋进。祝愿中国创新药企业未来能更上一层楼。
lg
...
证券之星
2024-04-01
泰林生物上涨5.03%,报20.26元/股
go
lg
...
品与服务。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
生物制药
、生物安全、疾病控制、食品安全等行业,构筑了泰林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服务生命科学,守护人类健康。 截至9月30日,泰林生物股东户数1.24万,人均流通股4741股。 2023年1月-9月,泰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减少13.09%;归属净利润2131.2万元,同比减少54.90%。
lg
...
金融界
2024-04-01
上一页
1
•••
203
204
205
206
207
•••
36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中国惊现前所未有的投资下滑 消费放缓期创四年来最长
lg
...
中国重磅消息突袭!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辞职报道后公开露面 迅速回应前所未有
lg
...
全球市场再遭猛烈抛售!美元跌破99、纳指跌超2%、比特币击穿10万美元 更大行情还在后头?
lg
...
黄金突现“高台跳水”!“黄金的狂热兄弟”再度抢镜 大涨16%后惊现不祥之兆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金融时报:美国宣布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试图为消费者降低成本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