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财信研究评1-8月宏观数据:经济企稳向好,恢复力度待观察
go
lg
...
收入来源的关键,但2017-2022年
私营企业
接连遭受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轮内外部冲击导致私企经营持续恶化、竞争力下降、亏损上升,如2023年1-7月份规上
私营企业
工业利润同比仍下降10.7%,利润率处于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1-8月份民企投资增速降幅持续扩大。预计未来私企盈利及投资意愿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或导致用工需求增长偏慢,拖累就业基本盘恢复速度,对未来消费潜能(意愿与能力)释放持续形成一定制约。 四、投资:整体动能弱恢复,地产需求仍待提振 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2%和-0.7%,分别较1-7月份放缓0.2和0.2个百分点(见图14),民间投资连续4个月陷入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从环比增速看,8月份季调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26%,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但仍低于2017-2019年历史均值0.17个百分点(见图15),表明国内投资动能弱修复。从内部结构看,当月增速呈现出“基建制造业支撑增强、地产负向拖累加深”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地产持续低迷亟待扭转(见图16)。 从民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看,1-8月份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持平于上月(见图14)。民间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低于全部投资,且两者差距持续位于高位,前者恢复大幅滞后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受企业预期恶化、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低迷、海外风险挑战增多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不足,民间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亟待政策加力提振信心、改善预期。 (一)政策显效、内需恢复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年内或缓慢回落 1-8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较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见图16)。根据累计增速倒推,8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1%,较上月加快2.8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益于政策加力显效,基建施工加快对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二是受价格回升支撑企业盈利拖累作用减弱、去库存周期步入尾声影响,制造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均出现边际改善;三是受益于国内经济转型加快,技改需求释放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作用较强。 从行业看,上中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普遍回升。一是受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政策进一步加力预期升温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投资扩产意愿增强,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降幅明显收窄;二是受技改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支持持续加码等因素影响,部分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如专用设备、汽车、金属制品等中游行业投资增速回升较多,而计算机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制造业等投资增速边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三是受益于居民需求平稳恢复,食品制造、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下游行业投资增速也有所回升(见图17)。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领跑整体,对投资的支撑作用仍强。1-8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11.2%,较1-7月放缓0.3个百分点,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见图18),新动能投资增速持续领跑整体,我国制造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展望年内,预计制造业投资或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一是受益于政策和金融支持,未来高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投资高增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二是高基数和外需回落压力仍大,预示着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三是盈利走弱对制造业投资的滞后拖累作用尚未完全显现,如2022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快速下行,预示2023年制造业企业扩产能力和意愿均将出现回落,不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见图19)。 (二)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撑基建投资延续高增,短期仍将维持强劲 1-8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9.0%和6.4%,较1-7月份分别放缓0.5和0.4个百分点(见图16),主因去年高基数效应扰动,如2022年1-8月份两者分别同比增长10.4%和8.3%,较前值提高0.8和0.9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看,8月份广义基建和基建(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6.2%和3.9%,分别较上月提高1.0和回落0.6个百分点(见图16),高基数下前者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提速,对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 展望四季度,专项债发行使用提速、银行配套信贷支持较强,均对短期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支撑,但专项债券集中于10月底前使用,加上去年基数走高以及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制约不容忽视,预计年底基建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全年约增长8%左右。 一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速,短期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仍有保障,但使用节奏前高后低,年末基建投资或面临资金制约。其一,8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约6437亿元,创年内高点(见图20),预计在财政部“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的要求下,9月份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与8月份相当,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一定的支撑。其二,使用节奏方面,财政部明确“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这意味着若无大规模增量政策工具出台,10月份后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其三,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准财政工具存在加码可能,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底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的下降。 二是前期在建项目和稳增长推动的开工提速,或为下半年基建项目端提供保障。一方面,疫情三年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加上今年上半年基建项目开工也有所提速,累积的在建项目将为未来基建投资提供一定的项目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压力显现,预计未来重大项目开工将再次迎来提速,如根据Mysteel统计,8月份全国各地开工项目投资额约3.1万亿元,创疫情以来同期新高(见图21)。 三是高基数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的压制。其一,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平均增长13.4%,高于上半年均值4.4个百分点(见图22),高基数或对基建投资读数形成明显压制。其二,随着土地收入和存量土地价值跟随房地产市场快速大幅下行,地方政府部门债务压力愈发凸显,不仅原有的依赖城投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难以为继,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政策定调下,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大概率延续低迷(见图23),对基建投资增量资金的贡献较小,不排除全年呈现负向拖累的可能性。 (三)房地产市场继续二次探底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受前期积压需求快速释放、房地产刺激政策合力显效等因素影响,价格、销售、投资等指标增速出现企稳回升;但进入二季度后至今,尽管去年同期基数很低,销售、投资等关键指标增速依然明显下降(见图24),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二次探底阶段。尽管近期密集出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政策,如8月份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下调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等政策,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但由于政策出台到落地显效有时滞,因此8月份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延续了前期下滑惯性。 1、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二次探底阶段,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 从需求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增速降幅继续扩大。一是销售面积降幅扩大。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降低7.1%,降幅较1-7月扩大0.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降幅扩大,剔除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后的两年平均增速为-15.4%,降幅扩大;从当月增速看,8月同比下降24.0%,两年平均增长-23.3%,处于深度调整中(见图24)。二是投资增速继续探底下降。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两年平均增长-8.1%,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3和0.6个百分点;当月下降19.1%,两年平均增长-16.5%(见图24-25)。 从供给看,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受保交楼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地显效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增速相对稳健,8月份两年平均增速为3.6%,降幅较上月大幅提高11.5个百分点,但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等供给指标疲弱,降幅均超过20%(见图25)。2021年以来,衡量库存变化的产销比(待售面积与近三个月平均销售面积之比)指标由降转升,今年1-8月仍处于升势中。如8月份为6.4倍,较上月提高0.2倍,比2020年底提高3.5倍(见图26)。从商品房待售面积看,8月较上月增加231万平方米,处于2020年以来高位;1-8月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8.2%,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处于2015年10月以来的高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大,尤其是在销售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从价格看,商品房价格继续下降。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同比下降0.6%,持平于上月,这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降0.4个百分点(见图27)。 2、领先指标下行,年内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 一是房企资金来源增速持续放缓。2023年1-8月房地产资金来源同比下降12.9%,降幅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当月增长-26.1%,降幅较上月扩大5.1个百分点(见图28);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后,资金来源累计和当月增速分别较上月下降0.6、0.5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细项数据看,其他资金(由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两部分组成)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达到56.5%,8月当月增速为-28.2%,较上月大幅下降6.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当月增速也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见图29)。此外,8月当月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年平均增速降幅均超过20%,表明资金来源增速仍在放缓。 二是土地市场不活跃,民营房企拿地意愿较弱。受房价下降和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土地市场疲弱,没有明显恢复,土地成交面积增速仍为负增长,且降幅整体扩大。如1-8月100个大中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土地面积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4%、-15.0%、-21.4%、-11.0%(见图30)。由于房地产市场中民营房企占比约80%,土地市场的疲弱,也表明民企拿地意愿不足,拿地主力军估计是各地地方国资和央企。土地市场的真正自发好转,尚需销售市场的持续向好。 三是房地产销售放缓,预示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销售面积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好的预示作用,按照历史经验,前者一般领先后者4-10个月左右(见图31)。年初以来,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降幅一季度先收窄,此后降幅不断扩大,预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大,全年将确定性负增长。 综上,目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年内仍将处于二次探底阶段,预计系列政策对房地产销售有一定刺激效应,但对房地产投资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对投资的短期影响不大,不排除全年投资增速降幅达到甚至超过去年的可能。在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预期扭转需要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此轮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时间要长于以往、回升斜率也低于往年,房地产市场恢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
lg
...
金融界
2023-09-15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危机中!美国彭博社:这场危机是全世界的麻烦
go
lg
...
。40年前,当中国领导人向外国投资者和
私营企业
开放经济时,数百万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寻找工厂工作。这释放了对住房的需求,并导致建筑热潮。 在鼎盛时期,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中国经济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 然而,在此过程中,房地产的用途开始发生变化。由于房价一直在上升,人们开始相信房价会一直走高。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买房是为了投资储蓄,而不是用来居住。 房价上升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拥有房产者和没有房产者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了。 彭博社称,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说,这些都是采取行动的理由。他曾表示要通过缩小这一鸿沟来创造“共同富裕”。 文章指出,当习近平采取措施收紧房地产监管时,引发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已经严重拖累了经济增长,并对他的政府构成重大挑战。房价开始下跌,开发商开始违约,人们开始变得愤怒。 彭博社在文章最后提到,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当局能否足够迅速地采取行动,阻止房地产问题升级为金融体系、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更广泛危机。 中国8月新房价格以10个月来最快的速度下跌,突显出受危机打击的房地产行业的深度。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继7月份下降0.2%之后,8月环比又下降0.3%。 中国近几周已经出台一系列提振购房情绪的措施,包括放宽一些借贷规定,以及在一些城市放松购房限制。这些政策提振了北京等大城市的新房销售,但一些人担心这些政策可能是短暂的,可能会使小城市的需求枯竭。 穆迪(Moody's)周四将中国房地产行业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经济增长面临挑战。该评级机构表示,尽管政府支持,但这些挑战将抑制销售。
lg
...
风枫
2023-09-15
中美最新消息!英媒:美国财政部官员访问香港 以加深与中国的关系
go
lg
...
Neiman访问香港之际,受消费者和
私营企业
信心疲软、债务水平高企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拖累,中国经济正在放缓。 美国财政部声明说,此次会晤是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7月份访华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期间,Neiman将与“包括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学者、美国商界和金融界领袖在内的各种听众”交谈。 声明说,会谈议题将包括双边金融和监管事宜,以及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 声明指出:“Neiman将强调,美国的重点是保障和推进我们以及盟友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并保护人权。”
lg
...
tqttier
2023-09-15
爆雷!远洋集团“无限期暂停”偿还8种美元离岸债券 重磅声明:流动性日益严峻
go
lg
...
在40年前,当中国领导人向外国投资者和
私营企业
开放经济时,数百万人从农村迁移到中国城市寻找工厂工作。这释放了对住房的需求,并引发了建筑热潮,在高峰时期,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中国经济的25%。” 然而,在此过程中,房地产的目的开始发生变化。由于房价一直在上涨,人们开始相信房价总是会上涨。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买房作为投资储蓄的方式,而不是居住。房价上涨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扩大了拥有房产的人和没有房产的人之间的贫富差距。 对于曾表示希望通过缩小鸿沟来创造“共同繁荣”的中国领导层来说,这些都是采取行动的理由。 报道最后补充提到:“当他们采取收紧房地产监管的举措时,引发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已严重拖累经济增长,并对他的政府构成重大挑战。房价开始下跌,开发商开始违约,人们愤怒了。现在的问题是,当局能否迅速采取行动,阻止房地产问题升级为金融体系、整个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的更广泛危机。”
lg
...
颜辞
2023-09-15
国家统计局: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go
lg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8%;
私营企业
增长3.4%。 分行业看,8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9%,纺织业增长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8%,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5%,汽车制造业增长9.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 分产品看,8月份,620种产品中有35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钢材11652万吨,同比增长11.4%;水泥17925万吨,下降2.0%;十种有色金属629万吨,增长6.1%;乙烯264万吨,增长16.8%;汽车251.3万辆,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80.0万辆,增长13.8%;发电量8450亿千瓦时,增长1.1%;原油加工量6469万吨,增长19.6%。 8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266亿元,同比名义下降4.5%。 2023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指标 8月 1—8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5 … 3.9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2.3 … 1.7 制造业 … 5.4 … 4.3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2.9 … 1.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0.2 … 3.5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2 … 4.4 其中:股份制企业 … 5.7 … 4.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0.8 … 0.5 其中:
私营企业
… 3.4 … 2.2 主要行业增加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6 … 1.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7.2 … 4.4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1 … 0.2 食品制造业 … 2.5 … 2.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9 … -0.6 纺织业 … 1.4 … -1.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8 … 8.6 医药制造业 … -6.2 … -4.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4 … 1.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6 … -0.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4.5 … 7.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8.8 … 7.7 金属制品业 … 1.4 … 1.6 通用设备制造业 … -0.8 …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 -0.5 … 4.2 汽车制造业 … 9.9 … 11.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1 … 6.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2 … 14.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8 … 0.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0.2 … 3.8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26 -2.2 202 -4.6 硫酸(折100%)(万吨) 792 7.1 6218 1.4 烧碱(折100%)(万吨) 340 5.6 2684 2.2 乙烯(万吨) 264 16.8 2048 6.7 化学纤维(万吨) 635 17.3 4620 6.9 水泥(万吨) 17925 -2.0 130600 0.4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228 -7.2 63253 -8.2 生铁(万吨) 7462 4.8 60359 3.7 粗钢(万吨) 8641 3.2 71293 2.6 钢材(万吨) 11652 11.4 90920 6.3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629 6.1 4856 6.8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60 3.1 2723 2.9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5 0.0 40 -1.0 工业机器人(套) 33193 -18.6 281515 2.3 汽车(万辆) 251.3 4.5 1792.0 4.8 其中:轿车(万辆) 92.5 0.4 642.6 0.6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95.4 3.9 683.6 4.7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80.0 13.8 515.7 29.6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616 32.4 12370 27.9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万千瓦) 4881 77.8 33325 60.2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092 -1.8 22031 -21.7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2765 7.0 93459 -0.9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9009 0.8 67863 -7.5 集成电路(亿块) 312 21.1 2214 -1.4 原煤(万吨) 38217 2.0 305084 3.4 焦炭(万吨) 4158 6.0 32593 2.3 原油(万吨) 1747 3.1 13985 2.1 原油加工量(万吨) 6469 19.6 49140 11.9 天然气(亿立方米) 181 6.3 1521 5.7 发电量(亿千瓦时) 8450 1.1 58663 3.6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5891 -2.2 41390 6.1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466 18.5 7187 -15.9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83 5.5 2883 5.9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441 -11.5 5308 14.4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269 13.9 1894 9.9 产品销售率(%) 97.4 -0.7(百分点) 96.7 -0.7(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2266 -4.5 94872 -4.6
lg
...
金融界
2023-09-15
国家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工业生产加快,服务业较快增长
go
lg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8%;
私营企业
增长3.4%。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7.8%、73.7%、29.9%。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 二、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6.1%、11.5%、9.0%、8.1%和7.2%。1-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1-7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8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加快恢复,服务消费增长较快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3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974亿元,同比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59亿元,增长6.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3721亿元,增长3.7%;餐饮收入4212亿元,增长12.4%。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7%、8.5%、7.2%、4.8%。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281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网上零售额95387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9821亿元,增长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7042亿元,同比增长3.2%,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4%,制造业投资增长5.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39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商品房销售额78158亿元,下降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9%。民间投资下降0.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2%、11.5%。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7.5%、12.8%;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2.1%、28.3%。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26%。 五、货物进出口同比降幅收窄,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887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5.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384亿元,下降3.2%;进口15504亿元,下降1.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880亿元。1-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70833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出口154667亿元,增长0.8%;进口116166亿元,下降1.3%。1-8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9%,比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4%。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上月为下降0.3%;环比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7.9%,鲜菜价格下降3.3%,粮食价格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1.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 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1-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2%和3.6%。 总的来看,8月份,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加快已出台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3年1-8月份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8月 1-8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5 … 3.9 (一)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2.3 … 1.7 制造业 … 5.4 … 4.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0.2 … 3.5 (二)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2 … 4.4 其中:股份制企业 … 5.7 … 4.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0.8 … 0.5 其中:
私营企业
… 3.4 … 2.2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 1.4 … -1.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8 … 8.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6 … -0.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4.5 … 7.6 通用设备制造业 … -0.8 … 2.4 汽车制造业 … 9.9 … 11.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1 … 6.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2 … 14.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8 … 0.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0.2 … 3.8 (四)主要产品产量 生铁(万吨) 7462 4.8 60359 3.7 粗钢(万吨) 8641 3.2 71293 2.6 钢材(万吨) 11652 11.4 90920 6.3 水泥(万吨) 17925 -2.0 130600 0.4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629 6.1 4856 6.8 硫酸(折100%)(万吨) 792 7.1 6218 1.4 烧碱(折100%)(万吨) 340 5.6 2684 2.2 乙烯(万吨) 264 16.8 2048 6.7 化学纤维(万吨) 635 17.3 4620 6.9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228 -7.2 63253 -8.2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092 -1.8 22031 -21.7 集成电路(亿块) 312 21.1 2214 -1.4 汽车(万辆) 251.3 4.5 1792.0 4.8 其中:轿车(万辆) 92.5 0.4 642.6 0.6 发电量(亿千瓦时) 8450 1.1 58663 3.6 原煤(万吨) 38217 2.0 305084 3.4 焦炭(万吨) 4158 6.0 32593 2.3 原油加工量(万吨) 6469 19.6 49140 11.9 (五)产品销售率(%) 97.4 -0.7(百分点) 96.7 -0.7(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2266 -4.5 94872 -4.6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 … 6.8 … 8.1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327042 3.2 其中:民间投资 … … 169479 -0.7 分产业 第一产业 … … 6928 -1.3 第二产业 … … 102520 8.8 第三产业 … … 217593 0.9 四、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76900 -8.8 其中:住宅 … … 58425 -8.0 办公楼 … … 3036 -9.7 商业营业用房 … … 5490 -17.8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806415 -7.1 其中:住宅 … … 567792 -7.3 办公楼 … … 31962 -5.8 商业营业用房 … … 70258 -9.5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63891 -24.4 其中:住宅 … … 46636 -24.7 办公楼 … … 1662 -23.4 商业营业用房 … … 4358 -24.5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43726 19.2 其中:住宅 … … 31775 19.5 办公楼 … … 1289 16.9 商业营业用房 … … 3187 5.1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73949 -7.1 其中:住宅 … … 63811 -5.5 办公楼 … … 1641 -12.7 商业营业用房 … … 3837 -18.5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78158 -3.2 其中:住宅 … … 69918 -1.5 办公楼 … … 2224 -16.6 商业营业用房 … … 4059 -15.8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 … 87116 -12.9 其中:国内贷款 … … 10671 -12.8 利用外资 … … 35 -41.6 自筹资金 … … 27195 -22.9 定金及预收款 … … 30185 -7.3 个人按揭贷款 … … 15453 -4.3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64795 18.2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933 4.6 302281 7.0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4461 3.1 113364 5.9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32974 4.4 262426 6.9 乡村 4959 6.3 39855 7.6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4212 12.4 32818 19.4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125 10.4 8510 19.8 商品零售 33721 3.7 269463 5.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3336 2.5 104854 5.0 粮油、食品类 1493 4.5 12082 4.9 饮料类 250 0.8 1929 1.2 烟酒类 414 4.3 3446 7.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982 4.5 8760 10.6 化妆品类 321 9.7 2639 7.5 金银珠宝类 283 7.2 2188 12.8 日用品类 616 1.5 4922 3.9 体育、娱乐用品类 96 -0.7 772 8.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72 -2.9 5655 -0.4 中西药品类 523 3.7 4334 9.3 文化办公用品类 353 -8.4 2543 -5.7 家具类 130 4.8 941 3.4 通讯器材类 455 8.5 4081 4.4 石油及制品类 2070 6.0 15346 6.2 汽车类 4112 1.1 30393 4.9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28 -11.4 982 -7.8 六、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35887 -2.5 270833 -0.1 出口额 20384 -3.2 154667 0.8 进口额 15504 -1.6 116166 -1.3 七、居民消费价格 … 0.1 … 0.5 食品烟酒 … -0.5 … 1.5 衣着 … 1.1 … 0.8 居住 … 0.1 …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5 … 0.3 交通通信 … -2.1 … -2.6 教育文化娱乐 … 2.5 … 1.9 医疗保健 … 1.2 … 1.0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8 … 3.1 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3.0 … -3.2 生产资料 … -3.7 … -4.2 采掘 … -9.9 … -8.1 原材料 … -4.0 … -5.2 加工 … -3.1 … -3.4 生活资料 … -0.2 … 0.3 食品 … -0.2 … 0.9 衣着 … 1.0 … 1.5 一般日用品 … 0.6 … 0.6 耐用消费品 … -1.2 … -0.8 九、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4.6 … -3.6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lg
...
金融界
2023-09-15
中国央行会再“出手”降息?彭博社:不太可能打破惯例!数据证明正度过“最糟糕时期”……
go
lg
...
。将支出从基础设施转向对弱势家庭和小型
私营企业
更直接的支持也可以有力地提振信心。” “政策制定者并未对经济状况感到恐慌,并为漫长的曲线复苏做好了准备,”Pantheon Macroeconomics Ltd.经济学家邓肯·瑞格利(Duncan Wrigley)提到。“这意味着政策方针将继续采取反应性措施并进行调整,以实现约5%的适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
lg
...
小萧
2023-09-14
普京称赞马斯克:杰出人士、商业天才
go
lg
...
生意,并补充说,俄罗斯也“愿意发展”对
私营企业
的支持,并且已经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的太空项目中这样做了。
lg
...
金融界
2023-09-13
AdvanTrade:非洲的能源转型计划毫无意义
go
lg
...
际能源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到
私营企业
和非营利组织,转型倡导者希望非洲能够跳过石油和天然气时代,从前工业化时代直接进入净零排放时代。 非洲排放足迹最低的原因是该大陆有数亿人无法用上电力。他们无法获得电力的原因是没有发电能力或输电基础设施,也没有足够的廉价煤炭和天然气来供电。当然,南非也有这样的例子,多年的管理不善导致该国去年陷入了困境,而尼日利亚尽管拥有丰富的石油财富,但只能为不到一半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电力。然而,总体而言,非洲人缺乏电力,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发电能力。而且还远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造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能源机构本周提醒世界,非洲风能和太阳能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至少在资源方面是这样。然而,IEA也指出,非洲在低碳能源方面的投资只占全球的2%,就像它在能源投资总额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一样。 国际能源署表示,如果非洲想要利用这些大量资源生产低碳能源,就需要改变这种情况(该机构应该这样做)。因为,目前,“非洲大陆公用事业规模的清洁能源项目的资本成本至少比发达经济体高出两到三倍。这阻碍了开发商追求能够提供负担得起的能源解决方案的商业上可行的项目。” 资本成本大幅上升与阻碍投资者投资的真实风险和感知风险有关。鉴于非洲大部分地区的贫困水平很高,这些风险与这些假设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有很大关系。低碳能源可能对环境有益,但也需要花钱。建设将这种能源带给人们所需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资金。很多。当成本计算的基础比广受欢迎的平准化电力成本更现实时,许多非洲人无力承担这种能源。 在此更为现实的基础上,风能和太阳能也需要可调度的备用发电能力。或者巨大的电池。这两种选择都是免费的。非洲各国政府已经债台高筑。事实上,非洲国家的高额债务最近被认为是非洲大陆充分利用低碳资源的障碍之一。而且这是一个很大的。 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智库主任汤姆·米切尔表示:“目前,发展中国家向富裕国家偿还的债务远远超过了他们希望获得的气候融资或支持。”据路透社报道,他在英国的一次活动中说道。尽管存在这种状况,这些较富裕的国家实际上已经通过其贷款机构告诉非洲各国政府,他们将不会获得任何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财政支持。换句话说,要么投资风能和太阳能——同时偿还债务——要么因为无法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提供资金而陷入困境。 许多非洲领导人指责这种虚伪:欧洲和北美几十年来从碳氢化合物中获得了全方位的好处,现在他们想要剥夺非洲同样的好处。现在,非洲的一些石油和天然气活动人士主张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多而不是更少的碳氢化合物,因为它们提供了所有好处,从现在手动完成的许多任务的自动化到化肥,这将大大提高像他们这样的作物产量在欧洲和北美做。 还有一些国际石油公司,尽管它们表面上是一个处于转型期的行业,但不知何故仍然设法进行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包括在非洲。TotalEnergies于8月开始在乌干达Tilenga石油项目进行钻探,尽管该项目面临着来自环保人士的巨大压力,包括通过几起诉讼。 纳米比亚正在成为下一个圭亚那,壳牌和TotalEnergies的发现表明其储量至少为110亿桶石油当量。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公司InvictusEnergy在津巴布韦进行了预探钻探,证实存在轻质油和凝析油。AdvanTrade认为,非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在没有太多媒体喧嚣的情况下取得进展,但似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其中一些政府也100%支持过渡。
lg
...
金融界
2023-09-12
“罪魁祸首是房地产行业”!调查:下调中国2023年GDP预测至5.0%,2024年为4.5%
go
lg
...
轻人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疲软以及低迷的
私营企业
不愿投资,政策制定者在重振经济增长方面一直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凯投宏观驻新加坡的中国经济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说:“罪魁祸首是房地产行业。这种增长来源现在已经消失,不会再回来了。” Evans-Pritchard补充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大多数人更悲观……但就连我们也对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感到惊讶。这种减速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9月4日至11日,路透社对中国大陆内外的76位分析师进行调查,他们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5.0%,低于7月份调查时预测的5.5%。预测区间在4.5%至5.5%之间。 尽管与上次调查相比,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但下调幅度仍然很小,这为进一步下调留下了空间。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政府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可能无法实现,因为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将不足以稳定经济。 尽管近期数据显示经济出现改善迹象,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疲弱的房地产行业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该行业约占中国经济的四分之一。 预计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5%,2025年将放缓至4.3%。继上季度增长6.3%之后,预计本季度经济增速将仅为4.2%,下一季度为4.9%,2024年第一季度将降至3.9%。 “这种放缓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招商银行驻香港的国际高级经济学家Bingnan Ye表示,并补充说,下行风险是“家庭消费的改善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慢。” Ye说:“随着房地产行业和出口的放缓,我们仍然面临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最近中国以外的供应链多样化将增加下行压力。” 回答一个额外问题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表示,他们对2023年和2024年GDP增长的预测存在下行风险。 经济学家还将今年和明年的消费者价格通胀预期分别下调至0.6%和1.9%,低于7月份调查时的预期1.1%和2.1%。 尽管通胀率较低,但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将维持其关键利率不变。 在被问及政府是否会出台积极的经济刺激方案时,超过四分之三的经济学家(21人中有17人)表示不会。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宏观策略师Teeuwe Mevissen说:“地方政府承担了(约)85%的支出,负债累累。这限制了……提供有意义刺激措施的能力,同时不进一步破坏它们本已脆弱的财政状况。”
lg
...
云涌
2023-09-12
上一页
1
•••
57
58
59
60
61
•••
9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酝酿计划 阻止美国军方获取其稀土磁铁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动用“大数据”向拥有境外投资收入的公民征税
lg
...
”帝国终结“时刻临近?专家警告:黄金或被重估,“布雷顿森林体系2.0”正在成形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市场巨震:金价暴跌50美元后飙升 如何交易?
lg
...
市场风向又变了!美国史上最长停摆马上迎来结局,日元突遭口头干预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7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