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欧元区家庭仍受压于高企物价及上升的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
go
lg
...
的GDP。此外,调查中80%的回复是在
美国
银行业
动荡和瑞信陷入困境之前收集的,这意味着有理由认为,如果调查晚些时候进行,该指数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lg
...
金融界
2023-03-24
储户出逃进行时!美国“最脆弱的银行”已有5000亿美元流出
go
lg
...
. 自硅谷银行倒闭以来,“最脆弱的
美国
银行
”的资金流出规模可能高达大约5000亿美元,因储户将存款转移至更安全的避风港,例如货币市场基金和更大的银行。摩根大通分析师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即使政府提供了更大的担保,但存款可能会继续从安全性较低的银行流出。 摩根大通将大规模的资金逃窜归因于三个因素:美联储加息、量化紧缩(QT)计划以及估计7万亿美元的未投保存款。 分析师指出,美联储加息不仅激励储户将存款转移到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基金,而且还造成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损失,使储户对资金安全感到担忧。SVB正是被这一弊病扳倒。 这导致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最近出现了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的资金流入。分析师写道: “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没有保险,但它们投资于最安全、最具流动性的工具。换句话说,货币市场基金不仅收益率高,而且看起来比银行未投保存款更安全。” 分析师补充说,与此同时,美联储将货币从经济中移除的QT逐渐侵蚀了银行业的流动性。 在SVB倒闭之前,
美国
银行业
持有3万亿美元的储备,但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外资银行和美国大型银行手中。只有一小部分在中小型银行。摩根大通对此表示: “换句话说,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中小型银行一直是储备金最匮乏的银行。” 可以肯定的是,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所有
美国
银行存款
提供担保将有助于缓解人们对目前未投保的7万亿美元的担忧,但这可能也不足以阻止资金从脆弱的银行流出。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指出,为了阻止资金流向货币市场基金并减弱QT的影响,银行需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存款利率,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继续上升,这将变得更加困难。 摩根大通表示,这对经济的影响是,银行在放贷方面可能变得更加谨慎,而中小型银行在商业和个人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不成比例。分析师补充道: “非金融企业看起来不那么脆弱,因为它们原则上可以利用债务资本市场来抵消潜在的银行贷款减少,尽管这显然取决于市场条件。”
lg
...
金融界
2023-03-24
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周期?黄金再冲破2000美元 华尔街大佬一句话引爆股市涨势
go
lg
...
,”以Michael Gapen为首的
美国
银行
经济学家写道。 “也就是说,由于最近几家地区性银行出现的压力,美联储已经采取了一定程度的信贷标准和条款收紧措施。” 鲍威尔在周三宣布政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其中一些收紧的金融条件将与加息产生“同样的效果”。 因此,鲍威尔表示,几位美联储官员将银行危机和金融市场影响纳入了他们对今年余下时间加息次数减少的预测。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Ryan Sweet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鲍威尔坚持美联储的说法,即在不将经济推入衰退的情况下,仍有一条通往软着陆或通胀回归目标的道路。” “然而,由于银行系统的压力,这条路变得更窄了。” 当前,有投资者押注美联储本周的加息将是其遏制通胀的最后一次行动,两家美国地区性银行破产,以及一项针对瑞信的纾困协议,有助于美联储完成其收紧金融环境并向借款人施压的使命。虽然市场并不排除5月再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但目前看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然后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一系列降息,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Brandywine全球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John McClain表示,市场将在中期看到的银行放贷不足,将收紧金融状况,而这正是美联储希望做的。银行将按照美联储试图实现的目标行事。 美股三大股指齐升 美国股市周四反弹,道琼斯指数上涨45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一度重回4000点,投资者摆脱了对银行业稳定性和预期信贷紧缩影响的担忧。 (道指30分钟走势图,来源:FX168) 道指周三下跌530点,因为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她的部门尚未讨论对银行存款的全面保护,这似乎盖过了美联储最近加息的影响。 随着投资者重新评估市场对周三事件的负面反应,股市在周四早盘交易中飙升至盘中高点。 在耶伦告诉参议院委员会她的部门没有考虑或讨论全面存款保险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三下午暴跌。 但在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在华盛顿特区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时反驳信贷危机担忧后,股票期货隔夜反弹。“这不是信贷危机。这是少数银行存在问题的情况,” 弗雷泽说。 Merion Capital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Rich Farr表示,她的言论似乎对市场产生了镇静作用。 他认为她的言论有助于推高美国股指期货和亚洲市场隔夜走高。 周四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19.1万人,为三周以来的最低水平。 周四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2月份新屋销售量为64万套,而1月份修正后为63.3万套。 该数据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前景的担忧,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他认为由三大地区性银行倒闭引发的信贷紧缩可能会损害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尽管它有助于抑制通胀。 鲍威尔还表示,银行体系“稳健”,存款外流已经稳定。 美联储周三将政策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75%至5%区间,一如市场预期。 但鲍威尔明确表示,他不同意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在2023年底前多次降息。 “降息不在我们的基本情景中,”鲍威尔说。 SPI Asset Management执行合伙人Stephen Innes表示,股市上涨表明投资者对鲍威尔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抱有希望。 “由于市场押注美联储会失去勇气并降档,美国期货正在小幅走高。请注意,美联储暂停加息的现代历史书对股市非常利好,”Innes在电子邮件评论中表示。 美元料将创下两年半最长连跌走势 在美联储听起来接近结束加息时间,而瑞士央行和英国央行推进进一步加息后,美元周四势将创下两年半以来的最长连跌走势。 正如预期的那样,美联储在周三将基准基金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但放弃了需要“持续加息”的措辞,转而支持“一些额外的”加息,因为它正在观察银行信心动摇对经济的影响。 期货暗示再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50%,而欧洲市场预计进一步收紧约50个基点。 这一差距推动欧元/美元飙升至七周高点1.0930,也势将录得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 NatWest Markets G10外汇策略主管Brian Daingerfield表示,美联储基调的转变使得市场不太可能重新担心强劲的经济数据会推高利率。 “从外汇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表明美元将进一步走软,因为美联储周期的上限已经明显下降,”他说。 衡量美元兑六大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最新下跌0.22%至102.33,日内最低触及101.91。 (美元30分钟走势图,来源:FX168) 英国央行周四将借贷成本上调25个基点,符合预期,并表示如果有证据表明价格压力持续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收紧政策。 “他们为未来再次加息敞开了大门,”丹麦银行外汇分析师Kirstine Kundby-Nielsen表示。 “我们认为不同的增长前景或全球投资环境不会在欧元和英镑之间产生不同的因素,并且认为它将在0.88水平附近波动。” 欧元/英镑最新下跌0.2%至0.8832。 英镑/美元上涨0.13%至1.228,此前触及七周高点1.2341。 瑞士央行也将政策利率上调50个基点,以寻求平衡应对通胀与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同时重申愿意积极参与外汇市场。 瑞士央行表示,当局在周末宣布的有关瑞士信贷的措施已经“制止了危机”。 该决定后,瑞郎走强,兑美元汇率最新上涨0.1%至0.9164。 “我们看到瑞郎走强,不仅是因为加息,还因为他们有效地表示他们停止了银行业的危机,”丹斯克银行的 Kundby-Nielsen 说。 黄金期货再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受美联储暗示可能结束货币紧缩周期后美元和国债收益率下滑的提振,金价周四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 初请数据公布之后,现货黄金短线一度下跌12美元至日低1964.56略上方,但随后自低位大幅反弹超30美元并刷新日高至1998.32美元。 (现货黄金30分钟走势图,来源:FX168) COMEX期金站上2000美元/盎司,日内涨2.59%。 美联储周三加息0.25个百分点,但强调即将暂停加息。 “如果他们真的暂停,那显然是黄金市场的绿灯,是对冲通胀的典型手段。 如果他们无法进一步加息,通胀可能会继续居高不下,”High Ridge Futures金属交易主管David Meger表示。 金价周一触及一年高点,在避险需求的提振下一举突破2000美元的关键水平,但随后随着瑞士信贷的救助银行业的恐慌情绪消退而回落。 但分析师表示,如果美联储暂停或银行业危机继续,前景仍然乐观。 高盛将其12个月黄金价格目标从1950美元/盎司上调至2050美元/盎司,并将其描述为对冲金融风险的最佳方式。 “通胀仍处于高位、避险另类投资需求和美元走软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黄金近期走势背后的重要驱动因素,”Meger 补充道。 美元接近2月初的低点,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滑,令持有其他货币的黄金变得更便宜。 基准政府债券收益率也小幅走低,提高了非孽息黄金的吸引力。
lg
...
夏洛特
2023-03-24
西方银行说倒闭之事行抢劫之实——比特币(BTC)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硬通货
go
lg
...
了两倍多。 自从硅谷银行爆雷以来,现在
美国
银行
系统可谓是风声鹤唳,越来越多的不利消息传了出来,仿佛集体要“死”给拜登z府看。美媒指出,美国可能有190家银行面临与硅谷银行同样的命运。 然而拜登z府为了让表面上的经济数据好看,不顾后果疯狂的加息。其实拜登z府加不加息是两难的事,不加息经济崩。加息银行崩,美元崩。 硅谷银行只是个开端,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银行倒闭。一家硅谷银行美国z府可以兜底,然而接下来
美国
银行
接连爆雷,拜登政府不可能全部都兜底。 美国金融机构接连爆雷影响的不仅仅是美国,很可能在全世界都会掀起一波金融海啸。 美国yin钞加息放水,本身就是对世界财富的抢劫。美国法律规定银行倒闭最多赔偿25万美元,同样也是对全球储户的抢劫。硅谷银行利益方在破产前突击贷款破产后不用还,还是对全球储户的抢劫。 美国的持续不断加息,还直接引爆了瑞士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 首先,瑞士信贷的暴雷事件后,瑞士冻结了俄罗斯的270亿美元资产。但这却导致了其失去国际信誉,世界各地的储户都开始转移资产。 其次,瑞士政府直接让第一大银行瑞银32亿美元收购瑞信,让中东土豪血亏,收购价格比瑞信前一天收盘价打了四折,折价部分当然是由瑞信的股东来承担,而最大的股东是沙特国家银行、卡塔尔投资局、沙特奥拉扬集团合计持19.84%,沙特国家银行半年前投资了15亿美元,直接缩水了80%。而且为了收购能够通过,瑞士政府直接修改法律,取消大股东的投票权。中东土豪有钱,但都不是傻瓜。 再次,更惨的是瑞信172亿美元at1债券的投资者,这瑞信的窟窿不知道有多大。瑞银当然不傻,收购是有条件的,除了瑞士z府和央行要提供天量的流动性支持,还有担保之外,瑞信172.4亿美元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一夜清零,国家出面赖账了,相当于1186亿人民币的债券瞬间没了,债券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一把操作绝对称得上是惊世骇俗。银行破产的时候,有个公认的资产清算顺序,存款优先于债权,债权优先于股权。 瑞士信贷破产规则也不讲了,金融的核心信用也不讲了,直接耍流氓,接二连三的骚操作,让西方金融体系的整体信用又向前崩溃了一大步。这让全球储户结结实实的被捅了一刀,谁都不会再存钱了。 瑞士监管部门公然破坏游戏规则,中立国抢劫抢的是光明正大。瑞士为了解燃眉之急,耍了流氓,还酝酿了一场更大的危机,整个欧洲一共发行了2750亿美元的at1债券。 全球公认的安全的西方银行,遇到金融危机时立马就把储户的钱给抢了,还光明正大的改规则,还让储户说他们合法。 传统银行业的资金和信用正在受到挑战。不然一个保持了百年信用的金字招牌不可能说不要就不要了,这说明瑞士银行业已经出了很严重的资金问题。从侧面也反映了,全球性的金融风险正在加剧,国际贸易和金融资本正在加速衰退。 瑞士信贷的崩溃也在告诉我们,资产在哪都不安全,打着危机的旗号,国家可行抢劫犯罪之实,储户诉告无门,只得自认倒霉,全球无战争,到是还能维持,一旦有战争,首先收割冻结的就是非本国国民。 美国硅谷银行暴雷,瑞士信贷暴雷后。超2400亿美元规模华人资产大搬迁。仅这个月内,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分别转出760亿美元和1650亿美元。世界富豪纷纷抛弃瑞士银行,尤其中国客户,已有几百万中国富豪抛弃了瑞银账号。游资大部分去了新加坡和香港。据香港一家银行员工消息,因为近期业务太繁忙,主要是存款的人太多,他们已经停止了休假。 一部分去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有一部分去了迪拜这些中东地区。一小部分进了币圈,直接买了比特币和以太坊。 近期美欧银行暴雷让投资者重新审视传统银行业,因加密货币对传统银行的依赖较小,投资者再次讨论起去中心化的好处,同时伴随着美元的边际影响减弱,加密货币底部初现,比特币在特定时刻拥有了避险属性,抄底资金跃跃欲试。 比特币这次因银行暴雷,激发了避险大宗的特性,最近10天涨了40%,要是银行后面再炸几个雷,还得继续涨。 在避险情绪推动下,短期黄金价格大涨。3月20日下午,持续飙升的黄金价格一度冲破2000美元/盎司,刷新11个月来的新高。 加密资产行业还远未完善,存在着监管风险、技术风险等多方面的挑战,也有加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大的缺陷。短期内难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如今可以说西方银行作的越多,死的越快。信用是现代金融的根基,没有根基的金融大厦说倒就会倒。比特币取代美元是历史的潮流,无论投资者怎样评价比特币,比特币成为全球流通的硬通货,既将成为事实。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24
继续加息25bp 破罐子破摔还是“正确的选择”?
go
lg
...
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 过去几周,
美国
银行业
混乱引发了外界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也使得美联储抗击通胀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一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敦促美联储暂停加息,而马斯克的意见则更为直接,“美联储需要将利率至少下调50个基点。” 对此,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将密切监控新信息以评估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些额外的政策收紧可能是适当的,
美国
银行
体系是稳健和有弹性的。不过,美联储也承认了通胀和加息对于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下调了今明两年的美国经济增速预期。 不仅如此,与上次FOMC声明相比,本次声明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美联储删除了俄乌冲突“正在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困难,并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的语句,称消费者支出和生产“温和增长”,就业增长“在最近几个月回升并以强劲速度运行”,失业率保持低位,通胀保持高企;政策利率从“持续增加”转变为“一些额外的紧缩”;通货膨胀从“已经缓解”更改为“仍然很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今年降息不是我们的基本预期”。鉴于银行业危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曾考虑暂停加息,但最终由于中期通胀数据和劳动力市场强劲而一致批准加息。之后的利率变化将逐次会议作出决定,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将基于信贷紧缩的实际和预期影响,利率政策专注于宏观结果。 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Win Thin表示,鉴于银行业持续面临压力,美联储已尽可能地鹰派。也就是说,一旦克服了银行业的压力,紧缩周期可能仍会保持不变。 美国前财长Lawrence Summers表示,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是正确的,暂停加息那将是一个恐慌信号。一旦暂停加息,可能表明美联储对银行体系或经济的弹性没有信心,或看到了市场尚未发现的问题,这可能会使担忧进一步加剧。 前几天,美联储宣布与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发布联合声明,宣布通过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安排加强流动性供应。此举或是,美联储选择继续加息的底气与支撑。 总结 如今,美联储已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银行问题能否抑制、通胀持续多久以及经济是否面临衰退……或许谁也不知道答案。在全球都盯紧美联储下一步要做什么时,发出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信号或许是正确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24
BitVenus研究院为你解读美联储议息会议
go
lg
...
家普遍认为,美联储过去一年来持续加息是
美国
银行
体系出现严重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加息令美债收益率快速飙升金融机构此前在低利率环境下购入的美债资产价格下降,部分银行财务结构缺陷凸显。同时,储户出于避险、追求更高收益等原因加速提现,令银行流动性迅速恶化,引发危机。 锐评:耶伦的讲话是比较突然,对小银行的股东和债券持有人很不友好,未来倒闭的小银行可能会更多。不知道耶伦画风突转,和特朗普是否有关系。特朗普支持者表示,若逮捕特朗普,将挤兑银行。特朗普支持者众多、若真搞这种运动,美国的银行系统堪忧。一夜之间,全世界发现,银行的风波依然没过去。黄金避险又提供了强逻辑支撑。 BitVenus研究院:是由BitVenus官方打造的专注聚合区块链知识、行业动态、平台资讯、深度行业科普洞察文章等海量优质内容池,供大家快速入门Crypto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24
“木头姐”:美国地区银行投资者面临“清零”风险
go
lg
...
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凯茜·伍德周三对
美国
银行业
危机和加密货币最近的反弹发表了见解。 她指出,加密资产在硅谷银行崩溃期间飙升,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暗示,地区银行的股票和债券持有人面临被“清零”的风险。 伍德解释了企业和个人现在应如何采取措施,用加密资产对冲他们的法定资产,通过从“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转向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基金”,从而降低风险,增加回报。 伍德在推特上说:“作为结果,现在他们可以随意以4.5%的利率从政府借款,地区银行似乎正在从流动性危机转向缓慢发展的偿付能力危机。” 伍德写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加密资产在硅谷银行崩溃期间飙升,本届政府暗示,地区银行的投资者——股票和债券持有人——应该做好准备,在联邦基金利率前所未有地提高20倍之后被‘清零’。” 据伍德说,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在这次银行业危机中升值,因为它们“没有核心故障点:它们是去中心化的、透明的、可审计的。”
lg
...
金融界
2023-03-24
美联储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go
lg
...
足以说明,突如其来、陡生变数的危机,即
美国
银行
系统的巨大动荡已经深刻影响了美联储的决策,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周三的利率决定标志着美联储在过去一年中为对抗通胀的连续第九次加息。此次加息将使基准联邦基金利率达到4.75%-5%,已经达到了2007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值得指出的是,美联储这次没有选择停止加息,确实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否则,可能会导致美国金融领域的巨大混乱,抑或瘫痪,而美联储也将成为“儿童团”的代名词。俗话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就是“一鸟在手”,而停止加息就是“十鸟在林”。又如,“手中没把米,叫鸡都不理”,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就是“手中之米”。 二、一个十分关键的信号。这次的美联储政策声明中有了一个关键变化——该声明移除了“持续加息”的措辞,而在过去的八份政策声明中都有这个措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暗示,周三的加息目前可能会是最后一次,具体取决于在本月早些时候发生银行挤兑事件后任何放贷收缩的程度。这向投资者传达的信息可能是美联储虽在这次政策会议上提高了利率,但未来可能会放缓加息,甚至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完成加息。 三、银行动荡给美联储带来难题。美联储的政策声明称,现在判断近期银行业压力会在多大程度上放缓经济还为时过早。声明说,美国的银行系统健全且有弹性,最近的事态发展可能导致家庭和企业的信贷环境收紧,并对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造成压力,这些影响的程度尚不确定。毫无疑问,这些必将是美联储今后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美联储未来面临的三座大山。一是美国金融市场功能受损问题。美国金融市场功能已经出现全面恶化的迹象,在美联储一年来持续加息之后,除最近银行业受压之外,还有迹象表明,事情正在变糟或者即将搞砸。特别是,源自美国国债和资金市场的大部分压力,史无前例的巨大,不稳定情绪及因素负面叠加,市场脆弱程度如同“惊弓之鸟”,一触即发。 二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的概率为40%。来自两方面的比较:其一,高盛将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从之前的25%提高到35%,他们指出,“围绕小银行压力对经济的影响,近期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二,《华尔街日报》1月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计,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衰退的概率为61%。 三是房价迅速上涨。受
美国
银行
动荡的影响,银行存款可信度受损,美国民众已经把住房作为货币及投资的最佳替代物,我预计,美国房价迅速上涨已经是大概率事件。综上,美联储未正面临三难困境,也就是要同时压低通胀、维持金融稳定,还要让经济成长与就业受到的伤害最小,但前两者似乎尖锐对立。未来,随着决策环境益发复杂,美联储可能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其角色,也可能“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但是,美联储还是有一定的作为空间的,如所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换句话说就是“美联储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独步风云 美联储这次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同样符合鲍威尔一贯紧跟市场预期而动的风格。这次发布会和点阵图透露出来几大讯息:1.加息即将结束,最高利率上限 5.25%,也就是最多 5 月再加息一次,本轮加息进程就宣告结束;2.鲍威尔再次向市场低头,缩表进程极其困难,抗击通胀让位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能否将通胀拉回至 2%以后只能听天由命。那么,控制通胀的前景将变得非常渺茫。通胀的根深蒂固将给美国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价格信号将被长期扭曲,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机制将很难发挥作用,经济重回正轨无望。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深入分析鲍威尔的问题以及未来美国经济的状况。 1.鲍威尔的误判:鲍威尔在通胀失控之前一直坚称通胀只是暂时的,事实上在等市场的充分就业,在这个过程中通胀一步步恶化,最后出现40年未有的大通胀。鲍威尔对通胀的姑息和误判导致首次加息时间一再被推迟。最后在现实的压力下,错失最佳紧缩时机的美联储三步并作一步走,去年连续四次75 个基点的加息,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也为硅谷银行倒闭埋下祸根。 抗击通胀、保持物价的稳定本是央行最根本的职责所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对这一点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抗通胀的首要任务不仅排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之后,就连充分就业、提振经济也比抗通胀来得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白宫最关心的事项,这也意味着表面独立的美联储正在不断地屈服于总统的意志。 另外,鲍威尔本身并非科班出身,在经济学理论上否认弗里德曼提出的“通胀就是货币现象”,更加关注供给端对通胀的作用,而不是货币超发。就像这次硅谷银行爆雷,他认为是硅谷银行管理层的严重失误导致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而并非是美联储过快加息的错,因此他提出要加强金融监管。 2.美国经济的未来:从疫情期间的无限量化宽松到因为误判错失最佳紧缩时机,最后致使美联储今天面临动辄得咎的局面,鲍威尔不说是始作俑者,也是难以逃脱罪责的。不过就目前糟糕的情况而言,加息25个基点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未来,美联储既无法保证克服通胀,也很难保证美国的金融系统不会出问题。据《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目前有多达186家银行有可能存在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这项美国多所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美联储加息“极大地”增加了
美国
银行
体系的脆弱性。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许多
美国
银行
持有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部分银行的资产价值甚至减少了20%以上。而10%的
美国
银行
因持有大量债券等金融资产,较硅谷银行有更多的账面浮亏。研究称,如果市场信心持续不足,部分储户提走存款,多达186家银行可能将资不抵债,面临“爆雷”。 银行业的危机也仅仅是金融系统所面临危机的一方面,更大的危机可能会在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领域爆发,瑞信银行本身就是金融衍生品行业的大玩家之一,世界知名的顶级投行高盛、摩根大通(128.33, 1.15, 0.90%)等都是这个领域的大玩家,这是金融行业的潜在危机。 中金公司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发布后预测美国经济未来可能走向滞涨,中金认为,银行业风波是需求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胀都会产生抑制作用,但考虑到美国还面临许多供给约束,这会降低需求冲击对通胀的影响。 目前大概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鲍威尔抗通胀决心不足,加息即将结束,缩表无疾而终,美国的通胀可能会根深蒂固,即使不加息,美国经济衰退的状况同样可能通过金融行业危机的爆发而实现。美国经济未来要走的路将是异常艰难的。 鲍威尔生不逢时?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 会议声明公布和媒体采访后,市场似乎交易“衰退”:美股三大股指均收跌1.6%左右;10年美债收益率日内跌13BP;美元指数最深跌至102附近。 会议声明:坚持加息25BP,暗示接近加息尾声。在经济和政策描述部分,3月声明的主要改动是:1)对就业增长的描述由“强劲”改为“有所加快、且增速强劲”;2)对通胀的描述由“有所缓解但仍高”改为“仍高”;3)删除了有关“乌克兰战争”的表述;4)新增有关
美国
银行
体系的表述,认为
美国
银行
体系强健,但近期事件会导致家庭和企业信贷环境收紧,拖累经济、就业和通胀;5)加息表述由“未来持续加息是适当的”,改为“一些额外的政策巩固可能是适当的”,对未来加息态度有所软化,暗示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经济预测:与去年12月预测变化不大。经济预测传递三层信息:一是,对美国经济和通胀韧性保持观望;二是,不追求绝对通胀率快速回到2%,当通胀略高于2%时仍会考虑降息;三是,对“降息”的判断更为保守(预计2024年降息幅度更小),与当前市场浓厚的降息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鲍威尔讲话:信贷紧缩与货币紧缩同向,“软着陆”信心似乎下降。首先,其解释了本次经济预测和去年12月相似,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相互抵消:一方面是近期数据强劲,紧缩必要性提升,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银行事件后信贷紧缩的影响。其次,其多次强调信贷紧缩和货币紧缩的作用是同向的(work in the same direction)。再次,倾向于认为硅谷银行事件是“独立事件”,不认为
美国
银行
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最后,其承认未来信贷紧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较大不确定性,所以对经济和利率预测的信心略显不足,对“软着陆”的信心似乎也在下降。政策逻辑:抗通胀仍属主旋律。美联储本次选择加息25BP是权衡通胀压力和金融风险的体现。后续美联储或将根据信贷紧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相机决定加息的高度和持续时间。本轮银行危机似乎并未过多影响美联储抗击通胀的“主旋律”,市场不宜过度押注年内大幅降息的可能性。未来一段时间内:1)10年美债收益率波动中枢下移至3.5%,再破4%难度较大;2)
美国
银行业
危机对美股的情绪影响告一段落,美股多空依然因素并存;3)美元指数波动区间或保持在100-105左右。 兰香(长期跟踪研究金融和财富管理领域) 某种程度上来说,想当“沃尔克2.0”的鲍威尔有点生不逢时。如果放到一个大的历史背景来看,从1990年代美联储提出2%的通胀目标一直到前两年,恰好是全球化高速推进、廉价劳动力和消费品都几乎无限供应的时代,这才是美联储2%通胀目标能够持续30年成立的核心原因。网友们有句话很有道理:1991-2020年这30年是时代的美联储,而不是美联储的时代。而近些年来逆全球化高速推进,同时很多国家都面临人口问题,这已经动摇了美国继续维持低通胀的根基。再加上美联储前两年的大放水,无疑为美国的通胀形势火上浇油。鲍威尔在2020和2021年都多次说“通胀是暂时的”,只能说相当短视,而2022年美联储的暴力加息现在看来更像是前期过于短视后的应激反应,到了2023年这种暴力操作的破坏式效应才真正显现。由此来看,硅谷银行的爆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银行的经营管理也有重大的缺陷,但美联储的监管不力也显而易见,而鲍威尔对此并没有任何反思,这也让人很难相信鲍威尔未来可以打赢银行业风险管理这一仗。 银行业危机没那么简单 资深媒体人苏牧野 美联储这次不得不加息,如果不加,就会给外界发送一个信号:银行危机严重到了要打断加息进程的地步,这只会加剧市场恐慌。所以这个时间点上,硬着头皮也要加。 不过,与此同时,美联储又暗示紧缩周期就快结束了,因为公报中拿掉了一个惯常警告:还在进行中的加息是为了将通胀讲到可控范围。相反,它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一些适度紧缩”可能还是需要的。 与加息相比,今早读到的一篇关于美国前众议员Barney Frank的报道更有意思。它显示出,美国政界与商界之间的“旋转玻璃门”如何加速了最近这场银行危机的到来。 Barney Frank就是美国著名的监管银行业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那个弗兰克。2007-08金融危机后,作为民主党众议员的他推动立法,誓言要严格监管大银行。2010年时,把他写进名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凡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就被列为“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SIFI),将受到严格的资本约束。 有意思的是,两年后他从众议院退休,过了一阵就加入Signature银行成为独立董事,而这时他也开始背离自己之前对银行的严格监管立场,公开表示500亿美元这个门槛太低了,应该被调高。到了特朗普任内,2018年,一向厌恶这个法案的共和党人终于通过修订,将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认定标准从资产规模500亿美元一下子拉高至了2500亿美元。 而这次深陷危机的两家
美国
银行
——硅谷银行和Signature银行,都是在2018年之后规模迅速膨胀起来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Barney Frank这位当年的监管干将,在改变立场后,促成了最新一轮银行危机的爆发。而他改变立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件“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在媒体最近几天对他的一次采访中,他对自己加入Signature银行的原因毫不讳言:因为需要钱。他说,别忘了我可是哈佛法学院毕业,但干了一辈子公职,退休后的收入和当年的同学相比太少了。所以说,这场银行风暴的酝酿,背后有诸多因素,既包括利率这类宏观政策,又有硅谷科创产业氛围的变化,还有一些个人私欲。加起来,它们共同促成了一场perfect storm。 文洁(19年从业经验,专注财富管理服务) 昨晚,美联储公布加息0.25%,这是美联储最纠结的一次加息。 左边,是银行业的暴雷,如果不加息,市场可能会解读成是不是危机有扩大的可能,美联储知道了市场不知道的什么风险?好消息反而变成坏消息。右边,是不算低的核心通胀数据。但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加息,对风险资产当然是利空。 鲍威尔还是比较有风骨,硬着头皮加,而且今年不降息,誓将通胀抗争到底。宁做铮臣,不做弄臣。现在的海外市场,依然处于交易欧美银行业危机的恐慌中,风高浪急,小心为上。 付伟(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半夏李蓓的文章又成了爆款,《
美国
银行
危机远未结束》传遍全网。跳出热点,这个文章依然值得金融从业者深思。 李蓓提到“我是一周前才听人说
美国
银行
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的,当时我的感受是震惊的,我无法相信,这种极其不专业和不严谨的行为,竟然发生在美国整个银行业。银行管理层竟然如此愚蠢迟钝,美国监管竟然如此毫无作为,事先没有任何风险警示和监管干预。” 对这段话相信有同感的并不只是我。达尔文的进化论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在我们朴素的认知里,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世界就是比我们先进的、高级的!但硅谷银行血淋淋的事实却戳穿了皇帝的新衣,那个闪烁着光芒的地方,其实是十足的豆腐渣工程。 在惊叹之余,我更好奇,为什么
美国
银行
会发生这种荒谬的事情?明明已经研究生毕业,却跪倒在一张小学生试卷上? 另外,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号,作者从阴谋论的角度去认为是美联储搞垮了瑞士信贷! 别逗了!在美联储这轮加息前,瑞士信贷自己就昏招频出把自己搞得奄奄一息了。2022年初,受到中概股暴跌的影响,韩裔Bill Hwang和他的投资公司Archegos Capital倒闭,直接导致该行损失约55亿美元。虽然55亿美元的损失对于瑞士信贷的体量来说并不算惨重,但问题是一家本应该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借钱给投资公司通过杠杆投资中概股?!这是什么?按照中国金融的官方话语叫“信贷资金流入股市!” 看了下瑞士信贷2022年的年报,39.4亿的股本,每股净资产11.5美元,440亿左右美元的净资本,你一口气贷款给一个投资公司55亿?而且这样的操作不只有Archegos Capital的孤案,2021年就爆出的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破产,给瑞士信贷带来了30亿美元的损失。 家大业大,经不住不肖子孙的“花式败家”,瑞士信贷堕入此局,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跳出瑞士信贷高管们那些狗血剧,我也不禁有李蓓一样的感慨,“欧洲银行怎么会如此愚蠢迟钝!”同时,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的惨剧,无法让我们有任何开心的成分,因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让任何一个大型金融市场都无法在全球震荡中独善其身。 但我们却要警醒的是,如果未来几十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卷不动了,各家金融机构也纷纷躺平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躲过这些愚蠢而低级的错误?许多人会觉得中国的金融还有几十年路要走,但万一,万一我们在几年后就触碰到金融的天花板?万一金融国企化的趋势迅速蔓延,万一金融民工降薪导致创新不足,万一投资者都开始接受买指数基金也不择时了?我们能不能比此刻的欧美银行更多几分理智和清醒?(财富中文网)
lg
...
金融界
2023-03-24
又在酝酿大招?华尔街大佬齐聚华盛顿 布雷纳德会见戴蒙等大行CEO
go
lg
...
其成员包括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
美国
银行
首席执行官莫伊尼汉和高盛首席执行官所罗门。 目前尚不清楚布雷纳德和银行高管具体讨论了什么,但在导致本月早些时候硅谷银行和Signature银行倒闭的存款挤兑事件发生后,美国官员和监管机构一直与银行业领导者保持密切联系。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布雷纳德最近从美联储搬到白宫,会见了戴蒙和其他银行首席执行官,这是过去一个月与商业、劳工、宣传和学术领袖举行的一系列会议的一部分。 摩根大通和白宫的代表均拒绝置评。 路透社此前报道了戴蒙与美联储前二号人物布雷纳德预定会面的消息。 此次会面之际,第一共和银行周三继续努力确保注资,这家陷入困境的地区银行开始计划可能需要缩减规模或获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 另一位消息人士称,银行的目标是在未来24小时内制定出需要为第一共和银行做些什么的细节。 上周,包括金融服务论坛八名成员在内的11家贷方向第一共和银行提供了总计300亿美元存款的生命线。 迄今为止,主要银行和私募股权公司一直不愿向第一共和银行提供其渴望的注资,因为担心利率上升会释放银行贷款账簿和投资组合的损失。 周二,路透社报道称,第一共和银行正在研究如何缩减和出售部分业务,包括部分贷款账簿,以筹集现金并削减成本。
lg
...
夏洛特
2023-03-23
英仕曼CEO:
美国
银行业
动荡或持续两年 股市将大跌
go
lg
...
全球最大上市对冲基金英仕曼集团(Man Group)首席执行官卢克·埃利斯(Luke Ellis)认为,由于银行业的动荡尚未过去,美国股市将面临更多痛苦。 埃利斯周三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遭遇大规模抛售。” 他表示,股市在当前市场周期中尚未见底,并指出了信贷风险或企业业绩带来的波动的可能性。 近期,硅谷银行、Silvergate和Signature等银行倒闭,
lg
...
金融界
2023-03-23
上一页
1
•••
695
696
697
698
699
•••
87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政策突然转向!鲍威尔解雇插曲吓坏市场,美联储7月降息彻底凉凉
lg
...
下周展望:强势美元迎大考!鲍威尔下周会松口吗?欧银决议逼近,别忘了特斯拉财报
lg
...
马斯克未能成为中美的“秘密渠道”,这次黄仁勋能做到吗?
lg
...
【金市展望】做多黄金已相当拥挤!金价3300韧性十足,决定性方向仍等一个催化剂
lg
...
华尔街日报:贝森特劝特朗普不要解雇鲍威尔!警告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