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纽约时报:中国政府再次表态支持民营企业,马云也又被习近平召见了,但这对中国经济足够吗
go
lg
...
名企业家马云采取行动,叫停他的蚂蚁金服
IPO
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凌驾于中国共产党之上。 然而,周一,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习近平与包括马云在内的企业领袖会面。过去四年里,马云基本上保持低调,很少公开露面。 据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华为、小米、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的高管们出席了会议,他们鼓掌,看上去也在认真做笔记,习近平主持了这场会议。 习近平呼吁民营企业“要有服务国家的志向”,这表明中国企业家在发展核心技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些技术正处于中国与美国地缘政治较量的核心。 这是自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习近平首次与企业界领袖会面。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房地产危机、物价下跌和消费者信心疲软。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国有企业的重要性被提升,而民营企业的角色相对削弱,北京推动自给自足的战略方向愈加明显。 上周末,有关习近平可能与企业家会面的消息传出后,投资者对中国政府可能调整政策的期待有所上升。 最近几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有所上涨,部分原因是中国创业公司DeepSeek的消息推动了市场情绪。DeepSeek开发了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程序,而所用计算芯片数量比预期少得多。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也出席了周一的会议。 这次峰会成为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会议召开前,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马云是否会出席。 这是马云自2020年以来首次与习近平公开同框。当年,马云批评中国监管机构扼杀创新后,政府叫停了蚂蚁集团340亿美元的
IPO
,这一决定成为中国政府打压企业家的重要标志。 自那以后,马云很少公开露面。 香港投资公司春华资本的创始人胡祖六表示,周一的会议象征着一次“方向调整”。 “近年来,民营企业受到政策、政治和监管的冲击,”胡祖六说。他认为马云的出席传递了一个信号,即“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将受到尊重,而不是被打压”。 尽管习近平的这次会面充满了象征意义,但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政策变化,或帮助中国经济解决更广泛的问题,仍然不明朗。 2018年,习近平曾召集中国企业界领袖参加一场盛大的会议,他在会上强调共产党支持民营企业,并承诺“这一点不会改变。” 然而,不久之后,北京开始对民营企业进行整顿,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限制房地产融资、整顿私营教育机构、打击医疗行业中被认为存在的腐败问题,并加强对金融服务行业薪酬体系的监管。 在这些行动中,政府切断了国有银行的资金支持,禁止部分企业运营,并拘留了一些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 由于债务负担沉重,地方政府通过向私营企业和个人开罚单,甚至拘留企业高管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这种做法加剧了普通民众对自身财务状况和未来的焦虑。 周一,习近平在会议上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要加强执法监督,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然而,专家指出,如果北京希望促进就业和刺激消费,就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推动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加投资。近年来,北京做出的最大举措之一是宣布一项1.4万亿美元的计划来纾困地方政府,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项计划力度仍然不够。 即便马云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也未必能够消除市场上的担忧。 “归根结底,民营企业在中国的价值,只有在党需要经济增长或需要稳定经济时才会被重视,”陈志武说。“一旦经济稳定,民营企业主可能又会被抛到一边。”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2-19 00:00
中国经济重大转变的希望!习近平会见中国科技CEO,几乎没有房地产大亨
go
lg
...
京宣布取消马云的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募股(
IPO
),让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私营公司市值蒸发超过一万亿美元。 自那以后,北京一直在努力恢复投资者对私营部门的信心,在疫情和中国的零疫情政策带来的供应链冲击下,私营部门的信心也遭受打击。私营部门约占GDP的65%,并创造了几乎90%的新城市就业机会。 尽管此次会议表明北京对私营部门采取了更温和的态度,但多年的监管震荡让企业意识到,成功依赖于与北京的优先事项对接。 “习近平一直强调,私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认同党的一切主张,并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和指令,”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研究员George Magnus表示。“当然,私营企业能够取得成功是件好事,但在一个党主导一切的国家里,私营企业的限制也得到了提醒。”
lg
...
风起
02-18 19:42
会员
为宜家、沃尔玛代工收纳袋,太力科技冲刺
IPO
!
go
lg
...
面临电商平台费用上涨风险
lg
...
格隆汇
02-18 18:07
昆仑联通闯关
IPO
,为阿里、宝马提供IT服务,毛利率低于同行均值
go
lg
...
近期又有一家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冲刺北交所
IPO
。 格隆汇新股获悉,2月12日,北京昆仑联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联通”)回复了第二轮问询函,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昆仑联通是一家专业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IT基础架构建设需求,提供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和IT增值供货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曾两次在新三板挂牌。 其中第一次挂牌时间是2016年11月至2021年3月,主办券商为兴业证券。第二次挂牌时间是2024年6月至今,主办券商为东方证券。 那么这家公司质地如何,IT服务是否是一门好生意?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北大学霸28岁创业,以代理商身份起家,专注于IT服务行业 昆仑联通于1998年成立,以代理商身份起家,主要业务是向客户销售原厂软硬件产品。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胡衡沅,本次发行前合计控制公司48.66%的股份。 胡衡沅于1970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创业之前曾在北京奥德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任工程师一职。 1998年,胡衡沅和晋健等人联合创办了昆仑有限(昆仑联通前身),彼时胡衡沅也才28岁。 目前胡衡沅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晋健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 自成立以来,昆仑联通长期专注于IT服务行业,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如下: 从盈利模式来看,昆仑联通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和IT增值供货,并由此获取收入、实现盈利。2023年,上述三块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5.69%、4.85%和19.46%。 具体而言,对于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包括咨询规划、产品选型、集成交付等服务的解决方案,并获取收入、实现盈利。 主营业务收入按行业划分情况;来源:招股书 不过,尽管公司将业务描述得很高大上,但是始终逃不开市场对其软件代理商的质疑,甚至有业内人士称之为“上游厂商的搬运工”。 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也是公司技术竞争力、业务壁垒等问题,其中首轮问询函中更是犀利询问了“在无需进行额外生产工序的情况下,发行人业务模式与软硬件贸易、代理销售、系统集成业务的区别”的问题。 昆仑联通给出的其中一项解释是,“二者技术要求不同,公司提供方案时,需要对企业基础能力进行前期评估,从企业资质、人员规模、管理体系、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全方位评测客户当前IT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再提供规划设计方案”。 02 三年收入超50亿元,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 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报告期),昆仑联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51亿元、20.67亿元和21.34亿元。 同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502.79万元、8492.66万元、9519.22万元。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5.32%、13.36%和14.06%,2022年度毛利率较2021年度下降1.9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云计算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扩大,而其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所致。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2021年度昆仑联通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平均值基本持平,2022年度及2023年度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公司平均值。 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从上游供应商来看,昆仑联通的供应商均为国内或国际知名的软硬件原厂商,包括微软、威睿、华睿泰、甲骨文、红帽、深信服、盛庞卡、博思软件、戴尔、新华三、浪潮等。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1.32%、48.60%和46.82%。其中微软是第一大供应商,向微软得直接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66%、14.57%和14.82%,采购集中度相对较高。 从客户来看,昆仑联通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4500家,覆盖制造、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其中包括宝马、大众、蔚来、特斯拉、字节跳动、京东、百度、阿里、利星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公司主要客户,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63亿元、6.28亿元和5.7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96%、30.37%和26.81%,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106.59万元、3528.02万元和3423.1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8%、1.71%和1.60%。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同行业公司研发费用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03 处于产业链中游,行业竞争较激烈 昆仑联通作为一家专业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是IT服务行业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IT服务是指信息技术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的贯穿IT系统生命周期的全方位服务。 IT服务行业覆盖非常广泛,具体包括前期的IT咨询、IT需求定义,中期的IT产品和服务选择、IT项目实施,以及后期的维护升级等一系列工作。 IT服务行业上游主要为原厂软硬件产品的提供商,上游行业的技术更新较快,其产品的更新迭代直接推动了本行业的发展以及本行业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上游行业在各细分领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其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际、国内大型IT厂商所占据。 下游客户主要为制造、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中对信息化建设需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客户基础较为广泛。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落地推广,下游客户对IT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对IT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信息产业咨询公司Gartner的预测数据,2021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1.21万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31万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8.66%。 根据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IT基础架构运维市场研究》报告,2014-2019年,我国IT服务市场规模从4116.6亿元增长至768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29%,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3万亿元,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来源:招股书 不过,IT服务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较多,单个市场参与者在市场所占份额较低,客户分布分散。按上述市场空间测算,2023年昆仑联通在IT服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不足0.2%。 总体而言,公司所处的IT服务赛道发展前景较好,未来也有望受益于数智化甚至AI的发展,不过,公司的市场率较低。未来,公司能否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增强自身业务的附加值,我们持续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2-18 17:57
募资额缩水逾10亿元,福建德尔继续闯关
IPO
go
lg
...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德尔”)的主板
IPO
进程近期因募资大幅缩水、业绩波动及治理隐忧等问题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自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以来,其上市之路波折不断,尽管公司于2025年2月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并调整募资计划,但诸多挑战仍待解决。 募资缩水超10亿:行业波动与战略调整的交织 福建德尔原计划通过
IPO
募集资金30亿元,但最新招股书显示募资规模缩减至19.45亿元,缩水幅度达35%。募投项目从7项砍至3项,仅保留“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含氟半导体材料”及“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二期)”项目,其余涉及新能源材料和智能化运营的4个项目被剔除。 对于这一调整,公司解释称是为“聚焦现有核心业务”,尤其是半导体材料领域。业内人士指出,募资缩减或与市场需求变化有关,原项目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也有观点认为认为,此举是应对当前
IPO
审核趋紧的务实选择,通过聚焦“高协同性、短期收益可见”的项目提升过会概率。 业绩下滑:新能源周期波动拖累盈利 福建德尔的财务数据暴露了其核心业务的风险。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3.03亿元降至0.64亿元,2023年扣非净利润更是骤降至3573.55万元,同比降幅达80.6%。毛利率亦从2021年的41.46%下滑至2023年的16.79%,2024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17.73%。 业绩滑坡主要源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拖累。作为公司收入占比曾达38%的核心板块,六氟磷酸锂价格因行业产能过剩在2022—2024年暴跌,叠加福建天甫湿电子化学品项目投产后的高额折旧摊销,导致该板块收入占比降至4.28%。尽管公司强调半导体材料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超50%)的扩张将缓解压力,但短期内新能源板块的“失速”仍对整体盈利构成威胁。 研发投入争议: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 尽管福建德尔以“硬科技独角兽”自居,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备受质疑。2021—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2.39%、1.84%、2.8%、2.55%,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4.83%—5.58%)。对此,公司解释称氟化工基础材料业务“研发需求较低”,且新能源板块因市场波动调整了研发规划。然而,这一差距仍引发投资者对其长期技术竞争力的担忧,尤其是在半导体材料这一技术密集型领域。 治理隐忧:实控人持股低与股权代持争议 三位实际控制人赖宗明、华祥斌与黄天梁合计持股仅35.06%,
IPO
后表决权将进一步稀释。尽管三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但低持股比例可能导致控制权争夺,尤其在股权分散时中小股东联合或外部资本介入的风险较高。 此外,公司历史股权代持问题引发市场质疑。招股书显示,实控人黄天梁曾为多名自然人代持股份,代持还原操作集中在
IPO
申报前夕。例如,2023年5月(申报前一个月),黄天梁解除对李炜610万股的代持,按
IPO
预估值计算,李炜浮盈近1.5亿元。尽管公司声明代持已合规解除,但时间点的巧合仍令监管层关注其股权清晰性。 未来前景:半导体材料能否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挑战重重,福建德尔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稀缺性为其赢得了一定市场信心。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电子级三氟化氯、一氟甲烷及三氟甲烷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产品纯度达9N级别,应用于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头部半导体厂商。募资重点投向的电子级三氟化氯等项目,瞄准国产替代需求,预计达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行业分析指出,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5%,叠加国家“02专项”等政策支持,福建德尔的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或为其打开增长空间。但投资者需警惕其业绩对半导体行业周期的依赖,以及新能源板块“去库存”进程的不确定性。 福建德尔的
IPO
之路折射出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典型困境:技术突破与短期盈利的平衡、股权治理与资本扩张的博弈。若成功上市,其或将成为国产半导体材料替代的关键力量,但募资缩水、业绩波动与治理隐忧等问题仍需实质性改善。监管层与投资者的最终抉择,将考验市场对“硬科技”估值逻辑的容忍度与信心。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8 13:05
“杭州AI六小龙”迎来首个港股
IPO
!人工智能ETF(515980)规模创近1年新高
go
lg
...
主板挂牌上市,作为“六小龙”中首家冲刺
IPO
的企业,备受各界关注。这六家企业——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均为近年来在杭州崭露头角的“科技新贵”,在各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信证券表示,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乃至更大范围资产的重估和成长空间。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亦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要有业绩逐季兑现作为验证。 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从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据人工智能业务占比、成长水平和市值规模构建指标体系,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7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300308)、中科曙光(603019)、科大讯飞(002230)、寒武纪(688256)、金山办公(688111)、新易盛(300502)、韦尔股份(603501)、澜起科技(688008)、浪潮信息(000977)、润泽科技(30044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02%。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ETF场外联接(A类:008020;C类:008021)布局板块投资机遇。 注:人工智能行业受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国际政治形势影响较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可能较大,进而导致本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并可能会发生本金亏损。文中所提公司及个股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金/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关于证券市场、人工智能行业的论述仅对当下证券市场与相关行业的研究观点,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后续可能随着市场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内容仅用于投资者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投资的建议或意见,不构成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承诺或保证。本文数据来自公开资料整理,不保证本文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此类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人购买基金前,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投资人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审慎参与基金/股市投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18 13:04
泰禾股份
IPO
之路坎坷,业绩承压、项目调整、处罚不断能否顺利上市?
go
lg
...
公司(以下简称“泰禾股份”)终于走到了
IPO
的最后阶段,公司已拿到了证监会的注册批文,即将迎来发行上市的重要时刻。然而,在喜悦的背后,泰禾股份的业绩下滑、募投项目调整以及屡遭行政处罚等问题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4年净利预降,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根据泰禾股份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9.69亿元,同比增长2.61%;但归属净利润却约为2.54亿元,预计同比下降26.55%;扣非后归属净利润预计为2.49亿元,较上年下降27.78%。这一数据表明,泰禾股份的净利润水平将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泰禾股份方面表示,部分财务数据波动主要与产品价格、客户采购放缓等因素有关,属于行业性质因素影响。公司强调,目前业绩已经企稳回升,并积极推进新的价格策略。 据了解,泰禾股份主要从事农药产品以及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百菌清、嘧菌酯、2,4-D等三大核心产品上拥有行业领导地位。然而,尽管公司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业绩的连续下滑仍然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
IPO
阶段业绩下滑不一定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行进程,但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判断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保持稳定经营尤为重要,泰禾股份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 募投项目、募资额均缩水,引发市场质疑 除了业绩下滑外,泰禾股份在
IPO
过程中还对募投项目进行了调整,募资额也大幅缩水。最初,公司拟募集资金为不超17.54亿元,拟用于杀菌剂项目、除草剂项目、新型制剂项目、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5个项目。然而,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公司拟募资额已调整为不超10.45亿元,且募投项目仅剩下杀菌剂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两个。 对于这一变化,泰禾股份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募投项目中的“除草剂项目”利用自有资金已基本建设完成;“新型制剂项目”尚未开展建设,且优先级低于其他项目,公司决定不再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该项目;同时,根据公司近期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自有资金及举债空间可以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求。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缩减募投项目的合理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能是原定募投项目的市场前景发生变化,或是公司经营战略调整,需将资金和资源重新配置到更为紧迫或更有前景的项目上。然而,对于泰禾股份来说,募投项目的调整和募资额的缩水无疑增加了其上市后的不确定性。 屡遭行政处罚,内控有效性受质疑 此外,泰禾股份近年来还多次因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问题遭到行政处罚。仅在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就因环境保护问题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多达3次。同时,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存在违法行为被处罚的情况。 在
IPO
过程中,这些行政处罚事项曾遭到监管层的质疑。上市委要求公司说明存在较多行政处罚的原因及所涉事项的整改情况,以及相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泰禾股份方面表示,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上述行政处罚行为均及时、足额缴纳了罚款,并对相应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改。同时,公司强调其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相关违法行为均已取得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为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明。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的内控有效性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泰禾股份虽然终于拿到了证监会的注册批文,即将迎来发行上市的重要时刻。但业绩的连续下滑、募投项目的调整和募资额的缩水以及屡遭行政处罚等问题仍然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泰禾股份来说,上市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保持稳定经营、提升业绩、加强内控有效性将是其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lg
...
金融界
02-18 08:22
福建德尔主板
IPO
遇阻:募资缩减、业绩下滑、实控人持股低!
go
lg
...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德尔”)的主板
IPO
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自2023年6月30日获受理,同年7月27日进入问询阶段以来,近日,公司终于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然而,这份回复却暴露出了公司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募资大幅缩水、业绩下滑以及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等问题。 募资缩减超10亿元,募投项目大调整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福建德尔此次冲击上市,原本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等7个项目。然而,在最新的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公司却表示募资规模已缩减至19.45亿元,募投项目也由原来的7项缩减至3项。 对于这一变化,福建德尔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后,募集资金将重点聚焦公司现有包括电子特种气体、湿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加快拓展产品线,串联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和研究领域内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一调整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相适应,旨在更有效地利用募集资金。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
IPO
公司变更募投项目可能是因为原计划的募投项目所针对的市场需求在申报后出现萎缩,为保证募集资金能有效产生效益而进行了募投项目的变更。财经评论员郭宇轩则表示,
IPO
募资大幅缩减可能是因为当前
IPO
收紧背景下,大规模融资不易获得通过,砍掉“边缘项目”可聚焦“主线”,保留的募投项目大概率与现有业务协同度高、短期收益可见。 年度净利走低,毛利率持续下滑 除了募资缩水外,福建德尔的业绩也令人担忧。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福建德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03亿元、2.21亿元、1.19亿元、6401.2万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公司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出现大降,仅为3573.55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福建德尔方面表示,受下游新能源行业周期性波动、福建天甫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建成投产导致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短期集中快速增加但项目效益释放尚需时间,以及技术团队股份支付等多重影响,公司净利润在各年度之间有所波动。随着新能源行业周期性调整后逐步稳定,预计行业后续将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 然而,业绩下滑的同时,福建德尔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整体走低。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46%、29.75%、16.79%、17.73%。对此,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受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波动的影响。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较高,而该业务整体受下游市场需求波动以及行业整体扩张影响,2023—2024年,行业整体处于消化产能的阶段,导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下降较快,且售价下降快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导致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 此外,福建德尔的研发投入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约为2.39%、1.84%、2.8%、2.55%;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4.83%、5.11%、5.58%、4.87%。对此,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受氟化工基础材料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下游市场波动的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福建德尔的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低。招股书显示,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赖宗明、华祥斌与黄天梁合计可支配公司35.06%的股份表决权,占比相对较低。本次发行后,实际控制人可支配的股份表决权将进一步降低。 对于这一风险,福建德尔方面表示,虽然赖宗明、华祥斌、黄天梁已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来增强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低从而给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经营管理带来的潜在风险。郭宇轩也表示,低持股比例下,实控人可能失去对战略方向的主导权,尤其在股权分散时,中小股东联合或外部资本介入易引发控制权争夺。 综上所述,福建德尔的主板
IPO
之路充满了挑战。募资缩水、业绩下滑、毛利率持续走低、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以及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等问题都需要公司认真面对和解决。在未来的发展中,福建德尔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线,提高盈利能力,以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信任。
lg
...
金融界
02-18 08:12
重磅!彭博:习近平发声支持马云及中国民营企业领袖 发出最强有力的信号
go
lg
...
蚁集团(Ant Group Co.)的
IPO
,这一决定震惊全球。在蚂蚁集团事件之后,马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这场整顿行动持续了数年,旨在加强政府控制,遏制国内亿万富翁阶层的影响,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习近平的优先事项,包括国家安全和技术自给自足。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政府最近的态度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硬。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企业正与习近平推动的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保持一致,从而获得更多支持。 阿里巴巴自己的Qwen模型在官方基准测试中表现良好,这表明该公司在该领域的相关性日益增强。苹果公司(Apple Inc.)正在将其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中国的iphone手机中,这是对该公司在该领域日益强大的实力投下的信任票。 彭博社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当局计划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对私营部门的立场。习近平强有力的支持几乎肯定会推动股市反弹,重振企业家的动物精神,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局是否会采取更具体的政策行动。 尽管中国政府正寻求提振经济,以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领导下的中美贸易战,但几乎没有中国观察人士预计中国政府会恢复到2020年前的立场。
lg
...
tqttier
02-18 07:36
会员
习近平与中国民营企业家会晤,外界解读为中共可能重新选择支持私营企业
go
lg
...
出人意料地叫停了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集团的
IPO
,这一决定震惊全球。在蚂蚁集团事件之后,马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场整顿行动持续了数年,旨在加强政府控制,遏制国内亿万富翁阶层的影响,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习近平的优先事项,包括国家安全和技术自给自足。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政府最近的态度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硬。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企业正与习近平推动的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保持一致,从而获得更多支持。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2-18 00:00
上一页
1
•••
248
249
250
251
252
•••
98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中国惊现前所未有的投资下滑 消费放缓期创四年来最长
lg
...
中国重磅消息突袭!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辞职报道后公开露面 迅速回应前所未有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金融时报:美国宣布达成新的贸易协议 试图为消费者降低成本
lg
...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猛跌的原因在这!美国降息前景大变脸 金价跌近24美元
lg
...
市场更紧张了:中国经济活动全面降温!美联储大规模转鹰吓坏全球,黄金失守420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2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