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阿根廷周一宣布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要求,总统米莱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陷入停滞之际,对中国释放善意,意在重新调整其外交政策。

根据新政,自周二起,持有美国或欧盟签证的中国公民无需再申请阿根廷签证,便可入境旅游或商务。此前,所有中国公民都需遵守阿根廷的完整签证程序。
当下阿根廷与华盛顿关税协议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而美国方面对阿根廷与中国关系升温日益不安。
今年4月初,美国拉美事务特使克拉弗-卡隆公开批评中阿之间长期存在的货币互换协议,称这是“敲诈”的一种形式,并敦促布宜诺斯艾利斯终止这一协议。
中国外交部当时回应称,美国试图“挑拨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这一事件凸显出米莱同时争取两大国支持的微妙立场。
这项签证新规出台之际,中阿关系还出现另一关键进展: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的两大水电项目恢复施工。
这两座水坝分别为豪尔赫·塞佩尔尼克大坝和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大坝,是中国在阿根廷资助的最大基础设施项目,自2023年底起因财政和合同问题陷入停滞。
一年多来,两国关系因项目进展受阻而不断紧张。
2024年3月,中国承包商葛洲坝集团宣布暂停项目,并遣返施工人员,理由是阿根廷政府未履行先前承诺,且缺乏“第十二补充协议”这一解锁中方银行拨款的关键文件。
这一延误导致数千人失业,并引发当地抗议。
直到今年年初,僵局才开始出现转机,圣克鲁斯省官员重新与中方展开对话。今年2月,内阁首席部长弗朗科斯和省长克劳迪奥·比达尔在总统府玫瑰宫,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及葛洲坝代表举行闭门会谈。
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提出一份机密方案,旨在重启融资并推动施工。尽管协议细节尚未公开,但官员当时称谈判“具有建设性”,中方正在审阅条款。
上周关于水坝的最新公告,并未明确说明何时以及哪些水电施工部分将率先恢复。
这两个水电项目长期以来是中阿关系的一个敏感点。最初于2014年在时任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任内签署,后因最高法院禁令而暂停,随后在前总统马克里任内规模缩减,仅在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政府期间部分重启。
截至2025年中期,官方估算显示,塞佩尔尼克大坝完成约40%,而基什内尔大坝则完成约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