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日经分析:金正恩将北京阅兵变成外交胜利

2025-09-05 00:01:06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日经新闻,作者中泽克二是《日本经济新闻》驻东京的高级编辑和评论员,曾在中国担任驻外记者以及中国分社社长,共在中国工作七年。2014年,他获得了“Vaughn-Ueda国际记者奖”。

出人意料的事件中,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周三似乎在北京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上,获得了主导外交舞台的机会。

这场高规格的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天安门城楼上,金正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肩而立,另一侧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三人一同现身,营造出这三国领导着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国家的气氛。

习近平与普京一同公开露面并不罕见,两人经常在国际会议期间或互访时见面。但金正恩此次访华,是他时隔六年半首次到访。出席这场汇聚了二十多个国家领导人的阅兵式,也标志着他首次亮相多边外交舞台。

金正恩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吸引聚光灯,部分原因是中国将他与普京一同视为“特别贵宾”。在所有出席阅兵式的领导人中,只有金正恩和普京享有这种待遇。

这对金正恩而言,是一场重大的外交胜利。在中国和俄罗斯眼中,朝鲜过去还只是一个边缘角色。

金正恩已故的父亲金正日以往访华时,行程总是高度保密,出于安全考虑从未公开。

实际上,2004年4月,朝鲜龙川火车站发生过一次巨大爆炸。中国媒体事后报道称,这可能是一次针对金正日的暗杀行动。当时金正日的专列刚从这个车站返回朝鲜,爆炸发生在通过几小时之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一次,金正恩表现得信心十足。朝鲜官方媒体罕见地报道了他从平壤搭乘专列前往北京的行程。朝中社周一发布了一张照片,显示金正恩在专列上与亲信交谈时笑容满面。

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周二报道称,金正恩的专列在当天凌晨越过中朝边境进入中国。

这次访问也让金正恩释放了他因错过另一场重要阅兵式而积压的情绪。今年5月9日,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的阅兵式。

金正恩缺席了这场莫斯科阅兵式,而习近平则被当作俄罗斯最重要的嘉宾接待。

短短不到四个月,金正恩似乎从边缘人物变成了三大强国之一的领导人。

此前有传言称,朝鲜军队将参与莫斯科的阅兵式,但最终并未成行。相反,中国、越南、老挝和缅甸的军队则有参加。

2024年6月,普京访问朝鲜,并签署了一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签署后,朝鲜向俄罗斯西南部的库尔斯克地区派遣了部队。

乌克兰战争爆发已逾两年,起初是俄罗斯全面入侵。后来,乌克兰发动了一次突袭,越过边境进入俄罗斯境内。随后,朝鲜向俄罗斯派兵,协助俄方重新控制库尔斯克地区。

不过直到5月莫斯科阅兵式前夕,朝鲜媒体才首次正式确认,朝鲜已派遣部队支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大约在放弃金正恩出席莫斯科阅兵式的计划后,朝鲜开始为金正恩9月访华进行全面准备,而这一出访早已有所准备。

据一名参与中朝事务的消息人士透露,朝方为金正恩专列重启北京之行,早在7月上旬或中旬就开始了周密安排。

对金正恩而言,以中国“特别贵宾”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具有重要外交意义。如果他只是为了与习近平会谈而访华,外界很容易将其视作“弟弟”来向“哥哥”寻求援助。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阅兵式的背景有助于避免金正恩出席引发外界对朝鲜核开发的关注,这是中国颇为忌惮的议题。

对莫斯科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敏感问题。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月访问朝鲜时,似乎也在暗示对朝鲜核计划的默许。

“我们尊重朝鲜的意图,并理解为何推进核开发的原因。”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拉夫罗夫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特朗普持续寻求与金正恩展开谈判。他已表态,希望在今年与这位朝鲜领导人举行自他1月重返白宫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如果这次会面实现,金正恩当前的外交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他在谈判中的立场。

本周三阅兵式上,天安门城楼的氛围深受乌克兰战争影响。

在阅兵前,中国媒体就报道,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领导人将不会前往北京。

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公开承认中西方之间的分裂。

早在2015年,中国就曾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行过一场盛大的阅兵式。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当时出席了活动,在缓和中西关系方面起到了作用。

如今,中国国内也有一些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坦率分析。

“乌克兰战争改变了一切,”其中一篇分析写道。“西方国家对中国支持俄罗斯感到不满,他们的代表不愿与普京一同观看阅兵。随着中美对抗日趋激烈,中国与七国集团之间的关系明显恶化。”

七国集团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

如果金正恩本周三没有现身,这场阅兵式在外交层面上将显得十分乏力。

但他来了,而且派兵协助俄军作战,这也使得他有资格与普京一道,在北京阅兵式上并肩站在习近平左右。这同样体现了北京的判断。

尽管许多被派往乌克兰作战的朝鲜士兵已经阵亡,但金正恩依然在阅兵式上将这次部署转化为外交成果。

伊朗总统佩泽希基安也出现在阅兵式,与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并肩。这些出席阅兵的国家领导人,实际上凸显了与七国集团对立的阵营格局。

一些中国国内人士担忧,北京通过这种“对抗西方”的姿态,可能严重损害自身的国际形象。

但习近平政府无视了这些担忧。中国此次举办这场阅兵式,是为了纪念80年前胜利所带来的和平。

然而今天,那场来之不易的和平,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新的全球对抗。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