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高盛研究要点与价格结论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新客户报告中指出,未来油市将出现显著库存累积与供给过剩,导致布伦特(Brent)期货价格在2026年末回落到每桶低50美元区间。报告核心论断包括:高盛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到2026年第四季度,油市将出现平均1.8百万桶/日的供应过剩,届时全球石油库存将比当前水平增加近8亿桶。
供需失衡:2025-2026年油市盈余与库存变化
报告称,预计的1.8百万桶/日盈余会在2026年累积为约800百万桶的额外库存。这一增量的形成主要由三个因素共同驱动:一是全球供应面在非常规产区(如德克萨斯Permian页岩带)与OPEC+稳产策略之外的增长;二是需求端在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动能放缓,尤其是OECD国家用油降速;三是商业与战略库存重建速度快于消耗速度。高盛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油市盈余将扩大并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四季度平均为1.8百万桶/日,导致到2026年底全球库存上升近8亿桶。”
OECD库存占比与对公允价值的压制机制
高盛估算,至2026年,OECD成员国所持有的库存将达到全球库存的约三分之一,约为2.7亿桶。当库存集中在OECD时,会产生以下压制价格的机制:一是OECD国家多持有可随时释放的商业和战略储备,市场对短期供需紧张的风险敏感性下降;二是OECD需求的疲弱直接减少实物提货,从而拉低即期价格;三是库存数据透明度和流动性提高,抑制期现价差向上。综合这些影响,高盛认为布伦特的“公允价值”将从当前的中70美元区间回落。
价格情景对比表(基线与中国库存加速情形)
项目 | 基线情形(高盛) | 中国库存加速情形 |
---|---|---|
2025Q4–2026Q4日均盈余 | 1.8百万桶/日 | 1.8百万桶/日(中国增长主要影响总库存分布) |
至2026年底全球库存增量 | ~800百万桶 | ~800百万桶(其中更多累积在中国境内) |
OECD库存(占比/绝对量) | 约33%,约270百万桶 | 接近基线,但中国入库减少OECD即时库存压力 |
布伦特2026年平均价 | 基线估算约每桶56美元(年内下行趋势至低50美元) | 若中国库存增长从0.4增至0.8百万桶/日,则平均价上调约6美元至每桶62美元 |
当前(编写时)即期交易价 | 布伦特约每桶67美元,WTI约每桶63美元(亚洲早盘) |
编辑总结与影响解读
高盛的判断基于对供需差与库存累积路径的量化估算,结论是:若全球库存尤其是OECD库存在未来一年内快速累积,布伦特价格将从当前中70美元区间逐步下行,最终可能在2026年末回到每桶低50美元区间。该路径的关键不确定性在于两点:一是中国的库存政策与实物入库速度,二是全球需求端(尤其OECD)在宏观与能源转换背景下的实际消耗情况。若中国以更快的节奏增加库存在全球的吸纳作用增强,价格会出现明显回弹(高盛估算可将2026年均价提高约6美元至62美元)。对于能源企业、交易商与政策制定者而言,需要关注库存位置(谁持有库存)与库存能否在价格冲击时迅速释放,这将决定期现价差与市场脆弱性。
【常见问题解答】
问1:为什么库存会在2025-2026年迅速累积?
答: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全球供应端(含页岩与非OPEC产量)维持高产出;二是OECD需求增长放缓,消费回补不足以吸收新增供应;三是商储与战略储备重建速度快于去库存速度,三者叠加导致净库存累积。
问2:OECD库存占比高对价格的实质影响是什么?
答:当库存集中在OECD国家时,市场对短期供应中断的敏感度下降,因为这些库存更易被动员与替代,这会压缩期货的风险溢价并拉低公允价值估算,从而持续压制现货价格。
问3:中国库存加速会如何改变全球价格路径?
答:如果中国的商业或国家级库存增速从当前约0.4百万桶/日提升到0.8百万桶/日,高盛估算这会使2026年布伦特年均价提高约6美元(即约62美元),因为中国吸纳部分盈余,减少了其他市场的库存累积压力。
问4:对油气公司与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答:短期内可能面临利润率压缩与资本开支延后风险;中长期则要关注成本曲线、对冲策略与仓储配置。库存集中与价格下行环境下,低成本生产者与有储运能力的企业更有竞争优势。
问5:高盛预判的不确定性有哪些?
答:关键不确定性包括全球经济增长路径、需求端的能源替代速度,以及地缘政治或意外减产事件(例如OPEC+减产或供应中断)对实际供给的影响;此外,库存位置与流动性也会改变期现关系,从而使预测偏差显著。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