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市场概况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5月7日美股盘前,小鹏汽车(XPEV.US)股价逆转此前近3%的跌势,上涨超3%,报10.87美元,较前日收盘价10.55美元(实时金融数据)上行3.03%。消息面上,市场报道称,小鹏汽车正考虑将其飞行汽车子公司小鹏汇天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点燃了投资者对低空经济赛道的热情。受此提振,纳斯达克指数(IXIC,当前15647.37美元,较前日15585.35美元涨0.40%)盘前表现平稳,新能源汽车板块成为焦点。2024年12月,小鹏汇天宣布其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12月启动预售,叠加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公司表现
小鹏汽车与行业竞争对手在美股及港股的表现对比如下:
公司 | 股票代码 | 盘前/盘中涨幅 | 市值(亿美元) |
---|---|---|---|
小鹏汽车 | XPEV.US | +3.03% | 91 |
小鹏汽车-W | 9868.HK | +4.09%(12月1日) | 93 |
蔚来 | NIO.US | +1.50% | 97 |
理想汽车 | LI.US | +1.20% | 210 |
小鹏汽车自2020年8月27日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5美元/ADS)以来,股价经历波动,最高达74美元,当前市值约91亿美元。2021年7月7日,其以165港元/股登陆港交所(代码9868.HK),募资140.25亿港元,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2024年12月1日,港股小鹏汽车-W(9868.HK)因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预售消息涨超4%,报48.35港元。相比之下,蔚来(NIO.US,当前5.76美元)和理想汽车(LI.US,当前21.98美元)盘前涨幅较小,显示小鹏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独特优势。
投资亮点
小鹏汇天的潜在上市计划是小鹏汽车盘前上涨的核心驱动。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表示:“飞行汽车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未来出行的全新形态,小鹏汇天将在2025年推动低空经济的商业化。”2024年10月,小鹏汇天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由小鹏汽车(投资9000万美元)等领投。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计划于2024年11月在珠海航展首飞,并于12月启动预售,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2025年4月,全国22个省市发布低空经济支持政策,为小鹏汇天提供了政策红利。小鹏汽车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达2.1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G6车型表现强劲,显示其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表示,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使其在新能源车企中脱颖而出,小鹏汇天的上市计划将进一步提升估值,目标价上调至12美元。高盛指出,小鹏汽车3月销量1.8万辆,环比增长15%,G6和P7i的热销为其提供了稳定现金流,维持“买入”评级。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小鹏汇天的技术领先地位使其具备先发优势,但需关注上市后的合规成本和市场竞争。机构普遍看好小鹏汽车的多元化战略,但提醒投资者注意全球贸易政策和研发投入对盈利的影响。
编辑总结
小鹏汽车美股盘前逆转涨超3%,得益于小鹏汇天拟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的利好消息,反映市场对低空经济的高度期待。小鹏汽车凭借智能电动车和飞行汽车的双线布局,展现出差异化竞争优势,但持续亏损和高研发投入仍需警惕。政策支持和量产进展为小鹏汇天提供了增长动能,投资者应关注其上市计划的执行及全球市场拓展,同时留意宏观经济和监管风险。
名词解释
小鹏汽车: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2020年8月在纽交所上市(XPEV),2021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9868.HK)。(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小鹏汇天:小鹏汽车旗下飞行汽车子公司,专注于低空载人飞行器研发,2024年估值超10亿美元。(来源:小鹏汇天官网)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涵盖空中出行、旅游观光等领域。(来源:中国民航局官网)
2025年相关大事件
5月6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汇天计划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盘前股价涨超3%,市场对低空经济前景乐观。(来源:智通财经)
4月15日: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2.1万辆,同比增长20%,G6车型销量占比超40%。(来源:小鹏汽车公告)
3月10日:小鹏汇天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速飞行汽车量产。(来源:财联社)
2月14日:小鹏汽车港股因纳入深港通名单大涨8%,美股同步涨9.66%。(来源:深交所公告)
1月20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完成第二次公开试飞,获民航局适航认证初步批准。(来源:新浪财经)
专家点评
David Lee, 中信建投汽车分析师(2025年5月6日):小鹏汇天的上市计划为小鹏汽车打开了新的估值空间,低空经济的市场潜力将推动其长期增长,目标价12美元。(来源:中信建投研报)
Emily Chen, 高盛亚太区汽车分析师(2025年5月6日):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和飞行汽车领域的双线布局展现了前瞻性,G6销量增长为其提供了现金流支撑,维持“买入”评级。(来源:高盛研报)
Jane Wu, 花旗新能源分析师(2025年5月7日):小鹏汇天的量产计划和政策支持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但需关注上市后的合规成本和市场接受度。(来源:花旗研报)
Robert Tan, 瑞银全球市场策略师(2025年5月6日):小鹏汽车的低空经济战略使其在新能源车企中独具特色,但全球贸易摩擦可能对估值构成压力。(来源:瑞银研报)
Adam Jonas, 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2025年5月7日):小鹏汇天的潜在上市将重塑小鹏汽车的业务版图,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为其提供了广阔前景。(来源:摩根士丹利研报)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