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小鹏G7 7月3日正式发布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7月3日,小鹏汽车(XPEV, NYSE)将在北京正式发布小鹏G7,定位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预售价23.58万元起。6月11日全球首秀后,G7预售46分钟订单突破1万辆,市场反响热烈。G7推出Max(双Orin-X芯片)和Ultra(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两个版本,搭载全本地端VLA+VLM模型、全系标配702km续航、800V高压SiC平台、5C超充AI电池及联合华为的87英寸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G7以超2200 TOPS算力开启智能汽车全域AI时代,为年轻用户和家庭带来极致科技与舒适体验。”
图灵AI芯片与L3级算力
小鹏G7 Ultra版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5nm工艺,单颗750 TOPS),总算力达2250 TOPS,相当于9颗英伟达Orin-X芯片(254 TOPS/颗),远超行业主流80-700 TOPS标准。图灵AI芯片历经5年研发,投资数十亿元,2024年8月流片成功,具备40核心处理器和双ISP,支持30B参数大模型,优化功耗30%,算力利用率100%。G7首发VLA-O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具备主动思考、社会共识理解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每百公里接管一次的智能驾驶目标。VLM视觉大模型作为“AI大脑”,支持本地聊天、多语言及主动服务,覆盖智驾、智舱及未来机器人、飞行汽车应用。何小鹏强调:“图灵芯片是全球首款同时服务AI汽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芯片,标志中国智能汽车算力进入L3时代。”ineztmqu4406569.shtml)
市场定位与竞争
小鹏G7定位AI智能家庭SUV,瞄准25万元级市场,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Y(720 TOPS)、小米YU7(700 TOPS,7月上市)、极氪7X、智界R7、阿维塔07和比亚迪唐L。G7凭借2250 TOPS算力、5颗128线激光雷达(200米探测距离)、11个高清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构建360°感知系统,优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小鹏G系列产品线(G3、G6、G9、G7)差异化定位:G6主打小康家庭,G7聚焦中产年轻用户,G9面向高端用户,避免“内耗”。6月首秀后,G7订单火爆,凸显市场竞争力,但需应对关税(特朗普7月9日谈判截止)和小米YU7低价冲击。以下为算力对比:
车型 | 算力(TOPS) | 感知系统 |
---|---|---|
小鹏G7 Ultra | 2250 | 5激光雷达+11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
特斯拉Model Y | 720 | 8摄像头(500万像素) |
小米YU7 | 700 | 1激光雷达+11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 |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小鹏G7的发布标志中国智能汽车进入“算力竞赛”时代,2200 TOPS算力为L3/L4自动驾驶奠定基础,推动行业从L2向L3跃迁。7月1日,通用汽车第二季度销量增长7%至746,588辆,EV销量增100%,反映新能源车需求旺盛。小鹏2024年销量18.5万辆,同比增长22%,G7预计助力2025年销量突破25万辆,挑战盈利目标。关税风险(25%进口车关税可能推高价格5-10%)或影响出口,但图灵芯片本土化降低供应链风险。金价持稳于3339.49美元/盎司,受“大漂亮”法案3.3万亿美元赤字预期支撑,间接提振新能源车避险投资情绪。小鹏G7的AR-HUD和VLM模型树立智舱新标杆,或倒逼特斯拉、比亚迪加速算力升级。
编辑总结
小鹏G7将于7月3日发布,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2250 TOPS),定位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预售价23.58万元起。VLA+VLM模型和AR-HUD提升智驾与智舱体验,702km续航及800V平台强化竞争力。G7订单46分钟破万,挑战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但需应对关税和内耗风险。图灵芯片标志中国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推动行业向L3时代迈进,短期市场看好其销量潜力。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7月3日:小鹏G7北京发布,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2250 TOPS),定位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
2025年7月1日:通用汽车第二季度美国销量增7%至746,588辆,EV销量增100%,新能源车需求旺盛。
2025年6月11日:小鹏G7全球首秀,46分钟订单破1万,预售价23.58万元起。
2025年4月30日:现货金价创3500.05美元/盎司新高,受财政赤字和关税担忧推动。
专家与市场评论
何小鹏, 小鹏汽车CEO(2025年6月,Reuters):“G7的2200 TOPS算力和图灵芯片开启智能汽车全域AI时代。”
余凯,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2025年4月,Sina Finance):“L3级驾驶需500-1000 TOPS算力,G7的2250 TOPS已超前布局。”
Nike, 小鹏G系列产品负责人(2025年6月,Zhihu):“G7聚焦中产家庭,强调AI科技与空间舒适,区别于G6和G9。”
孙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25年6月,MRJJXW):“G7的算力优势显著,但需应对特斯拉和小米YU7的竞争压力。”
陈靖斌, 中国经营报记者(2025年6月,Sina Finance):“G7订单火爆,图灵芯片为小鹏迈向L3时代奠定基础。”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