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美加墨汽车零部件免关税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于2025年5月1日宣布,依据《美加墨协议(USMCA)》,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将免除将于5月3日生效的25%关税。这一举措为北美汽车供应链提供了喘息空间,尤其对依赖跨境零部件的汽车制造商如通用汽车和福特至关重要。相比之下,非USMCA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仍需缴纳高额关税,凸显美国优先的贸易策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此表示欢迎,称“此举维护了北美经济一体化”。
国家 | 汽车零部件关税 | 生效时间 |
---|---|---|
加拿大/墨西哥 | 0%(USMCA框架内) | 2025年5月3日 |
其他国家 | 25% | 2025年5月3日 |
中美经贸谈判僵局
中美经贸关系因美国单边加征关税而持续紧张。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近期多次表达谈判意愿,但中方强调,谈判需以取消单边关税为前提,否则“毫无诚意”。2025年4月,美国对华商品关税累加至145%,导致中国出口商面临巨大压力。一位广州出口商向BBC表示:“政策三日一变,我们只能在抢发货和观望间摇摆。”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特朗普对与中国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但“球在中方那边”。 专家分析,中美谈判短期内难有突破,关税战可能进一步推高全球物价。
特朗普伊朗石油制裁
特朗普于5月1日在社交媒体宣布,任何购买伊朗石油或石化产品的国家或个人将面临美国“二级制裁”,禁止与美国开展任何商业活动。这一政策旨在切断伊朗石油出口,预计将加剧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朗普表示:“所有购买行为必须立即停止。” 分析指出,伊朗石油买家(如部分亚洲国家)可能转向其他供应国,推高全球油价。伊朗外长回应称,美国制裁“非法且无效”,将寻求绕过制裁的贸易机制。
乌美矿产协议细节
乌克兰政府5月1日公布与美国签署的《重建投资基金协议》文本,明确乌克兰可自主划定矿产勘探区域,涵盖石油、天然气及多种矿物资源。该协议优先级高于其他双边协议,确保乌克兰在资源开发中获得主导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这为战后经济重建提供了保障。”分析认为,该协议将吸引美国能源企业投资乌克兰,但可能引发与俄罗斯的进一步摩擦。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美日关税谈判持续130分钟,日本要求美国重新审视对日关税政策,并计划于5月中旬后举行下次会议。赤泽强调,关税措施不应与国家安全问题混淆,双方已同意由财长讨论外汇波动问题。日本出口商担忧,持续的关税压力可能削弱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我们将以最大诚意推动谈判,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萨默斯警告美联储降息风险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批评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过于乐观,称5月7日降息将是“严重错误”。他指出,债券市场定价不应主导货币政策,降息可能削弱美联储抗通胀的公信力,导致长期借贷成本上升。萨默斯表示:“美联储需保持政策独立性,过早降息将引发市场混乱。” 相比之下,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认为市场定价反映了经济放缓,降息可提振信心。
专家 | 观点 | 潜在影响 |
---|---|---|
萨默斯 | 反对5月降息,称削弱抗通胀决心 | 长期借贷成本上升 |
贝森特 | 支持适度降息,提振市场信心 | 短期市场反弹 |
美国制造业指数创低
2025年4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降至48.7,创11个月来最大降幅,低于市场预期的47.9。新订单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工厂产值分项指数跌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分析人士指出,关税压力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主要拖累因素,进口分项指数创2023年底以来最大降幅。制造业疲软可能进一步影响就业市场,加大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压力。
美股港股交易动态
美股三大指数5月1日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涨0.63%,道指涨0.21%,纳指涨1.52%。微软因云计算业务强劲增长大涨7%,苹果虽超预期但因关税成本增加9亿美元,盘后跌近4%。苹果CEO库克表示:“关税影响有限,暂不涨价。” 亚马逊一季度利润率创新高,但因关税预警,盘后跌超3%。港股方面,南下资金净买入56.37亿港元,盈富基金和美团分别获净买入15.8亿和5.54亿港元。
市场 | 指数/股票 | 涨跌幅 |
---|---|---|
美股 | 纳指 | +1.52% |
美股 | 微软 | +7% |
美股 | 苹果 | 盘后-4% |
港股 | 盈富基金 | 净买入15.8亿港元 |
编辑总结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动荡,美加墨协议为北美供应链提供喘息空间,但中美经贸谈判因高额关税陷入僵局。伊朗石油制裁加剧地缘风险,乌美矿产协议为乌克兰经济注入动力。美日谈判试图缓解关税压力,但制造业疲软和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令市场承压。美股科技巨头表现分化,微软云业务亮眼,苹果和亚马逊受关税拖累。短期内,全球贸易格局仍将充满变数。信息来源:BBC中文、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中国商务部、乌克兰政府网站。
名词解释
美加墨协议(USMCA):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协议,促进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信息来源: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二级制裁:美国对与受制裁国家(如伊朗)交易的第三方国家或实体实施的惩罚性措施。信息来源:BBC中文。
ISM制造业指数:反映美国制造业活动状况的指标,低于50表示行业收缩。信息来源: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确认,加拿大和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免于25%关税,依据美加墨协议生效。信息来源: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2025年4月27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加征84%关税,作为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报复措施,全球市场震荡加剧。信息来源:BBC中文。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升至145%,对其他70多国暂停90天高关税,纳斯达克指数单日大涨12%。信息来源:BBC中文。
2025年4月5日: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美股两天蒸发6.5万亿美元,全球市场遭“血洗”。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2月4日:中国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回应特朗普新关税政策,贸易战全面升级。信息来源:BBC中文。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Jamie Dimon(摩根大通CEO),2025年4月25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期内推高了企业成本,但长期看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美国企业需加快本地化生产,否则利润率将持续承压。”信息来源:BBC中文。
Christine Lagarde(欧洲央行行长),2025年4月20日:“全球贸易壁垒上升对欧元区经济构成威胁,关税战可能导致通胀加剧,迫使央行收紧政策。各国应通过多边谈判缓解紧张局势。”信息来源:BBC中文。
Ray Dalio(桥水基金创始人),2025年4月15日:“中美关税战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延续,短期内市场波动不可避免。投资者应增加对冲资产配置,关注黄金和债券。”信息来源:复旦大学智库报告。
Elon Musk(特斯拉CEO),2025年4月10日:“关税提高了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但我们通过本地化供应链降低了影响。全球贸易需要更开放的政策,而不是壁垒。”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Charlie Ch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1日:“科技巨头如台积电因AI需求强劲而受益,关税对半导体供应链的冲击被市场低估。投资者应关注供应链韧性强的企业。”信息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