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特朗普刚刚又释放强硬信号:或终止中美“食用油贸易”,美股闻讯跳水

2025-10-15 06:25:30
财经风云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 1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再度就中美贸易关系发表强硬言论,称其政府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领域的贸易”,以报复北京暂停购买美国大豆的决定。此举被外界视为中美贸易战可能重新升级的信号。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就中美贸易问题释放强硬信号,称其政府正考虑“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领域的贸易”,以报复北京暂停购买美国大豆的决定。与此同时,他还重提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00%关税的可能性,使本已紧张的美中经贸关系再度升温。

特朗普指责中国“经济敌对行为”,扬言终止贸易往来

特朗普于周二(10月14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中国“故意不购买美国大豆,给美国大豆农造成困难”,这是一种“经济上的敌对行为(Economically Hostile Act)”。

他写道:“我们正在考虑作为报复,终止与中国有关食用油以及其他贸易领域的业务。举个例子,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食用油,不需要从中国进口。”

(截图自Truth Social)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ASA)的数据,中国长期以来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约2700万吨大豆,总值近128亿美元,约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但自5月起,中国因美方持续加征关税、贸易关系恶化,已暂停购买美国大豆,转而加大自巴西与阿根廷的进口。

农场行动组织(Farm Action)指出,大豆是美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品类,2024年出口总额约245亿美元。对中国的出口骤停,使美国中西部农业州——如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与印第安纳州——的农民面临更大经济压力。

关税威胁升级,特朗普态度反复引发市场震荡

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并非孤立事件。就在此前的10月10日,他曾威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00%关税,以回应中方对稀土出口施加的新限制措施。这一关税将叠加在此前已实施的30%税率之上,被视为美中贸易战可能全面重启的信号。

他当时在Truth Social发文称:“难以置信中国会采取这样的行动,但他们确实这么做了,剩下的就是历史。”
不过,仅仅两天后的10月12日,他又在社交平台上“语气转软”,写道:“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到了14日,他再次恢复强硬姿态,在与阿根廷总统米莱(Javier Milei)会晤时表示:

“我们必须对中国保持警惕。我和习近平主席关系很好,但有时会变得紧张,因为中国喜欢占便宜,而他们不能再占我们的便宜。”

市场对此反应剧烈。特朗普10月14日的言论发布后,标普500指数立即下跌,交易日尾盘收跌。此前在他首次提出关税威胁的10月11日,美股也经历了剧烈震荡,而在他“缓和言论”的次日(10月13日),股市才短暂回升。

(图源:Zerohedge)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言辞的反复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暴露出美中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中国“弃美投南”与地缘政治关联:阿根廷成替代供应国

在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已大幅增加自南美进口大豆,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政府在特朗普10月14日发言当天宣布暂停大豆出口税,而美国则同步表示将通过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支持阿根廷经济,被外界视为在地缘博弈中对南美盟友的“经济拉拢”。

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废弃食用油约127万吨,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3%,创历史新高。特朗普声称可能终止此类贸易,被视为针对中美能源与循环经济领域合作的又一次“精准施压”。

专家观点:贸易信任赤字扩大,美中关系再临转折点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番言论凸显其“以施压促谈判”的策略思路,但频繁的反复和高调威胁正在削弱美方的信誉与谈判空间。
《金融时报》评论称,特朗普的“口头震荡”让全球市场对美中关系的走向更加悲观;而《华尔街日报》则指出,北京在当前局势下“更可能选择战略性冷处理”,而非情绪化反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前回应称,中国“不惧贸易战”,并反驳美方在稀土议题上的“双重标准”,强调中美经贸合作“应基于平等与尊重,而非威胁与对抗”。

结语

从大豆到稀土,从食用油到高科技产业链,特朗普政府近期的连串表态显示,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关税层面延伸至更广泛的供应链与地缘经济层面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选举临近的背景下,特朗普正借助贸易话题凝聚国内支持,但其反复的政策信号正在进一步撕裂美中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

短期内,中美关系或将继续维持“表面可控、暗流汹涌”的状态,而全球市场,也必须学会在这种不确定性中重新寻找平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