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报道,伦敦银市因大规模的空头挤压陷入动荡,银价突破每盎司50美元,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引发人们对上世纪80年亿万富翁亨特兄弟试图操控市场事件的回忆。

伦敦的基准价格飙升至远高于纽约的罕见水平。交易者形容市场几乎完全失去流动性,任何做空现货白银的人都很难找到实物白银,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借贷成本,将仓位延期。
挤压程度之严重,甚至有交易者紧急预订跨大西洋航班的货舱来运输笨重的银条——这种昂贵的运输方式通常只用于更昂贵的黄金——以图从伦敦市场巨大的溢价中获利。
交易者和分析师表示,如今并没有类似亨特兄弟那样试图操控市场的行为,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了银价飙升。
但过去两天的混乱与1980年的挤压事件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极端。
“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我们在白银市场看到的现象完全前所未有。”大宗商品对冲基金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阿南特·贾蒂亚说,“目前市场上根本没有流动性。”
一个多世纪以来,伦敦一直是贵金属市场的中心,全球的基准价格由少数几家银行设定,这些银行在伦敦的几个金库中交易黄金和白银。每天交易结束、仓位结算时,装甲卡车会在金库间穿梭,运送金银完成交割。
近期银价暴涨,主要受到黄金和白银投资热潮的推动,背后是对西方债务水平上升和货币贬值的担忧,尤其是又遇上美国政府预算僵局和停摆危机。

但挤压也反映出当下白银市场的特殊动态。市场参与者指出,近期印度对白银需求突然大增,加上可供交易的银条供应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美国可能对白银征收关税的担忧,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紧张情绪。
白银市场的流动性依赖于伦敦金库中储存的数亿盎司白银。然而这些库存近年来持续减少:最初是因为银矿产量长期不足,难以满足投资者和太阳能面板等工业用途的需求;而今年,更是因担心美国加征关税,交易者蜂拥将金属运往美国,导致库存进一步枯竭。
自2021年年中以来,伦敦的白银库存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ETF持有。彭博社测算显示,为伦敦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自由流通”白银(主要由大型银行持有)已经降至仅2亿盎司,较2019年年中超过8.5亿盎司的高点大幅下滑了75%。
投资者买盘激增,正好与本月印度需求的突然增加重合。TD证券的丹尼尔·加利表示,印度买家此前从香港采购白银,但在黄金周假期期间转向其他市场。有一家印度ETF甚至在周四暂停新投资,理由是国内金属短缺。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代表着在伦敦市场活动的银行、冶炼商和物流公司。该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注意到白银市场紧张,并正在积极监控局势。”
过去两天,银价突破多个纪录。
伦敦每日定价的白银拍卖机制始于1897年,而周五的交易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50美元。伦敦现货价格一度比纽约期货高出3美元,这一溢价水平此前只在亨特兄弟操纵市场的时期出现过。伦敦白银的隔夜借贷成本按年计算已远超100%,有资深市场人士认为,这甚至比1980年挤压事件时还要高。
市场紧张的另一个迹象是,伦敦白银的买卖价差从通常每盎司3美分扩大到超过20美分。
“银行之间不愿互相报价,所以报价差距极大。”摩根大通前贵金属交易者、董事总经理罗伯特·戈特利布说,“这造成了极大的流动性枯竭。”
1980年,交易所的干预打破了市场操控局面。首先是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随后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两个交易所都出台规则,禁止交易者开设新仓,只允许平仓。当年1月21日,银价创下历史最高的每盎司52.50美元。
而如今的白银市场,没有如此简单的解决办法。这场挤压可能需要更多白银流入伦敦市场才能缓解——可能来自ETF投资者或其他持有者的抛售,也可能是交易者从世界其他地区空运大量银条至伦敦。
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发生。

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表示,过去一周,他接到了越来越多的紧急电话,客户希望将银条从纽约Comex相关金库运往伦敦。他估计,交易者目前正试图将1500万至3000万盎司的白银从纽约转运至伦敦。周五,Comex出现了四年多来最大的一天白银提取量。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白银可能会开始流出。最近几天,中国的白银价格也出现了相对于伦敦的折价,不过由于中国国内本身供应紧张,出货量可能有限。
“金属自然会流向伦敦,希望局势能恢复正常。”全球最大贵金属精炼商之一MKS Pamp SA的交易主管约瑟夫·斯特凡斯说,“关键是要调动全球其他地方的库存,重新运回伦敦。”
不过,也有交易者不愿从纽约出口白银。物流操作复杂,特别是在政府可能停摆的背景下,海关流程可能被拖慢,而伦敦市场的紧张意味着哪怕是一天的延迟也代价高昂。
还有人担心,特朗普在所谓“232条款”关键矿产调查结束后,可能对白银征收进口关税。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艾米·高尔说:“如果没有对白银征税,美国市场对金属的需求可能会减弱,也会缓解伦敦的紧张状况。短期内,高价格本身常常就是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