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南华早报:美中官员本周通话为特朗普访华铺平道路,时间可能在10月下旬

2025-09-12 00:00:17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南华早报报道,本周美国与中国高级官员之间的通话,可能为特朗普可能于11月初访问中国铺平了道路。这次访问可能会安排在下月下旬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前后进行。

Shaleah Craighead,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贸易谈判预计将成为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而这次峰会的时间,很可能就在11月10日临时关税战停火协议到期之前。

据媒体报道,白宫今年已对中国产品征收了30%的关税,并正敦促欧洲盟友对中国产品征收100%的关税。

外交观察人士认为,欧洲国家不太可能同意这样的措施。他们表示,中国仍可能利用对稀土资源的控制权,迫使美国在谈判中让步。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陈琪表示,本周会面的官员们此行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并管理外界对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会面的预期。

他指出,贸易战是否会有进一步进展,取决于两位领导人。

“如果习近平和特朗普真的会面,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将会降低。”陈琪表示。

他还说,如果华盛顿在贸易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北京可能会以更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进行回应。

“不过,双方已经耗尽了那些既能打击对方、又不会自伤的有效手段。”他说。

这轮贸易战始于今年4月,当时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一系列不断提高的关税。中国则以自身关税进行回应,并开始限制某些稀土的出口,这些稀土对美国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中国在全球稀土矿产开采和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今年6月,中方在达成贸易停火协议后才开始放宽部分出口限制。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稀土限制措施尤其奏效。

“这是我们今年在关税战中打出的最有力一张牌,精准打击了美国的要害。”吴心伯说,“这也是特朗普当前尤其担心的问题,他害怕中国再次切断稀土供应。”

美国军方的先进装备高度依赖稀土元素,尤其是在F-35战斗机、精确制导系统、雷达和潜艇等系统中使用的高性能磁体。

常驻上海的国际事务教授沈丁立指出,这些出口的限制依然有效。

“虽然民用稀土出口有所放宽,但军用级稀土的出口仍受到北京严格控制,这是中国有意为之的策略,以维持战略优势。”沈丁立说。

本周二,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传达了北京最为关切的重点。

董军呼吁保持南海地区的稳定,强调北京坚决反对“某些国家的侵权挑衅行为,以及域外国家的蓄意挑拨”。

中国对南海提出的广泛主权主张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多个国家存在重叠,双方在该水域多次发生冲突。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友,北京长期以来指责华盛顿在南海“挑起事端”。

董军还警告称,“任何‘以武助独’或‘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图谋和干涉,都会遭到挫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随后也作出回应,强调美国必须在涉华问题上尤其是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

北京将中华民国实际控制下的台湾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必要时将通过武力实现统一。美国及其他国家不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但华盛顿反对任何以武力夺取台湾的企图,并承诺向台湾提供武器。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表示,北京真正希望的是让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退让。

这一点在周三得到了进一步印证,就在中美官员会晤的消息传出前,北京宣布计划将黄岩岛设为自然保护区。

黄岩岛位于南海,一直是北京与马尼拉之间的主要争议焦点。设立保护区,是中国试图强化对该海域主权的举措。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马波表示,南海的海上安全议题将成为中美对话的重点之一。

“北京肯定会敦促华盛顿,在其近距离侦察行动或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中保持专业。”马波说。“双方应在行动层面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激化紧张局势、破坏整体双边关系的举动。”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试图说服欧洲盟友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征收关税,但这一请求可能难以实现。

不过,正面临特朗普政府压力的墨西哥在周三表示,将对来自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汽车加征至50%的关税。

复旦大学的吴心伯指出,华盛顿正试图借助对第三国的影响力来限制北京,但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与许多国家的经济合作早已超越了贸易范畴,还包括投资、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是美国无法与之竞争的领域。”他说。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