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三(10月8日),高盛集团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表示,目前担忧美国科技股泡沫还为时过早。虽然科技巨头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但这轮强势上涨背后有真实的盈利支撑,并非主要由投机情绪推动。
“估值虽高,但未到泡沫级别”
奥本海默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科技板块的估值确实有所拉伸,但尚未达到历史泡沫所对应的极端水平。”
他强调,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这轮上涨并非仅由市场炒作驱动,而是伴随着企业稳健的盈利增长与现金流改善。
不过,奥本海默也重申建议投资者保持分散配置,以应对美国股市上涨过于集中以及人工智能(AI)领域竞争加剧带来的潜在风险。
AI巨头主导涨势,投资者情绪渐趋分化
近几个月,美国股市屡创新高,主因是英伟达(Nvidia Corp.)、博通(Broadcom Inc.)和微软(Microsoft Corp.)等AI龙头带动。投资者普遍押注,AI将带来持续的盈利增长与生产率提升。
尽管包括高盛与巴克莱(Barclays Plc)在内的多家投行数据显示,市场整体仍保持乐观,但部分机构开始担心AI巨额投入的回报率能否兑现。
周二,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 100 Index)小幅下跌,此前有报道称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的云计算业务利润率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彭博社(Bloomberg)数据表明,近几周内新闻报道中“科技(tech)”与“泡沫(bubble)”的联用频率显著上升。
估值抬升但仍有基本面支撑
从估值角度看,纳斯达克100指数当前市盈率约为28倍,高于10年平均的23倍;而**全球除美国的MSCI指数(All-Country World Index ex-US)**市盈率仅为15倍,显示美股科技板块估值明显偏高。
奥本海默指出,真正的泡沫往往出现在企业估值远超未来现金流预期的情况下。
“目前表现最好的科技股反而拥有异常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他补充道,如今全球股票与信贷市场的估值上升更多反映了低利率、高储蓄与经济周期延长等宏观背景,“这更像是一种市场环境的结果,而非单一科技泡沫。”
若增长信心动摇,仍可能出现修正
奥本海默警告称:“如果市场对增长前景的信心减弱,科技股仍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调整;但这种调整不太可能由‘泡沫破裂’单独引发。”
他还回顾,自己在2024年曾逆势建议投资者从高估值的美股转向长期落后的国际市场。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S&P 500)的表现仍落后于MSCI全球除美国指数(MSCI ACWI ex-US),验证了这一策略的部分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