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随着最新一期《褐皮书》的发布,美国市场对于10月再次降息的预期已几乎成为共识。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召开下一次利率会议,而市场押注其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3%。这一概率反映出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交织的环境中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虽保持总体稳定,但需求明显疲软,企业通过裁员或自然减员控制成本。此趋势表明就业市场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也使得美联储的政策重点从“抑制通胀”转向“稳增长”。
褐皮书由美联储12家地区联储联合编制,是衡量美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报告。最新一期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支出略有下降,就业总体稳定,但多数地区报告了“需求疲软导致的裁员”。
报告指出,部分企业通过自然减员或岗位调整来削减用工,主要原因包括经济不确定性上升、需求放缓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增长。同时,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仍较为稳健,奢侈品与旅游支出表现强劲,而中低收入群体更加依赖促销和折扣。
经济领域 | 报告摘要 | 趋势判断 |
---|---|---|
劳动力市场 | 就业总体稳定,但裁员增多 | 疲软,支撑降息 |
消费支出 | 高收入人群支出强劲 | 分化加剧 |
通胀压力 | 关税推高投入成本 | 温和上升 |
企业行为 | 部分企业吸收成本,部分转嫁价格 | 利润承压 |
报告还显示,“关税”一词在本期出现64次,较8月份的100次明显下降,显示贸易紧张因素虽仍存在,但对企业运营的直接影响正在减弱。旧金山联储主导的报告指出,价格上涨在部分行业加剧,但整体仍处可控范围。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在美东时间10月15日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当前下行风险比一周前更大,有必要尽快降息”。他在CNBC的活动上指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形成“新的尾部风险”,这要求决策者及时调整政策以防经济失速。
米兰强调,今年再降息两次“听起来是现实的”,并认为无需超过50个基点的幅度。他此前曾反对仅降息25个基点的决定,主张应降息50个基点,以尽快恢复经济活力。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在近期发言中承认,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出现持续疲软。他暗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表(资产负债表缩减)行动,为货币政策腾出更大空间。
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美联储应谨慎使用量化宽松(QE)工具,强调“QE应像抗生素一样谨慎使用”。他认为维持充足储备体系对金融稳定至关重要,未来的货币政策设计需更具弹性。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10月16日早间,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7.3%,而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2.7%。机构预测显示,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高达94.2%,表明市场认为今年年内连续降息几乎已成定局。
时间节点 | 维持利率不变概率 | 降息25个基点概率 | 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 |
---|---|---|---|
10月会议 | 2.7% | 97.3% | - |
12月会议 | 0.1% | 5.7% | 94.2% |
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褐皮书》成为判断政策方向的重要信号来源。在美国政府部分机构“停摆”导致经济数据延迟的情况下,该报告填补了信息空白。多数分析机构预计,美联储将在本次会议上确认降息25个基点,并可能在年末进一步宽松。
综合当前经济与政策形势,美联储10月降息的可能性已接近确定。疲软的劳动力市场、温和的通胀压力以及贸易风险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政策转向宽松。官员言论与市场预期相互强化,使降息成为“板上钉钉”的结果。未来关注焦点将转向降息幅度及其对消费、通胀与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问1: 美联储10月降息几乎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答: 主要依据包括《褐皮书》所揭示的经济放缓迹象、劳动力市场疲软及官员鸽派言论。CME期货市场数据显示,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3%,反映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高度一致预期。
问2: 《褐皮书》为何如此重要?答: 《褐皮书》是美联储每年发布八次的经济观察报告,汇总了12家地区联储的调研结果,是货币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其内容揭示了各地区的就业、消费与通胀动态,对判断美联储政策方向具有关键意义。
问3: 降息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答: 降息将降低融资成本,提振投资与消费,同时支撑资产价格。但若降息幅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能导致通胀回升及金融市场泡沫风险。
问4: 美联储内部是否存在分歧?答: 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官员如米兰主张更积极降息,而其他成员则担心通胀反弹。整体来看,多数官员倾向于温和降息,避免过度刺激。
问5: 市场接下来应关注哪些信号?答: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联储会议声明、主席鲍威尔讲话,以及未来公布的就业与通胀数据。这些将决定降息是否持续,以及货币政策转向的深度和节奏。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