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一(美东时间10月13日)早盘,国际金价强势突破每盎司4100美元,再创历史纪录,白银亦同步攀升至历史高点。市场普遍认为,此轮贵金属大涨不仅源于中美贸易紧张情绪回升,更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以及东西方需求罕见共振密切相关。
截至美东时间13:47(北京时间14日01:47),现货黄金上涨2.2%,报4106.48美元/盎司,盘中最高触及4116.77美元;纽约12月期金收涨3.3%,报4133美元/盎司。
现货白银上涨3.1%,报51.82美元/盎司,盘中最高达52.12美元。
分析指出,本轮金银飙升的动力主要包括:
- 中美贸易摩擦再起:特朗普最新表态重新点燃贸易紧张情绪;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市场押注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100%;
- 央行购金创50年高位: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 ETF资金流入与供应紧张:实物市场流动性紧绷,白银逼空行情加剧。
路透社指出,投资者正将黄金作为“政策不确定性与利率见顶后的主要对冲工具”。
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及渣打银行均上调了金价中长期预期,认为黄金有望在2026年前后冲击5000美元/盎司。
2026年FOMC票委、费城联储主席保尔森(Sarah Paulson)周一表示,她倾向于今年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
她强调,货币政策应忽略关税导致的暂时性物价上涨,认为当前并未看到持续性通胀的迹象,尤其在劳动力市场方面。
保尔森指出,上月降息25个基点的决定“是合理的”,并支持沿用美联储最新经济预测摘要(SEP)所显示的路径,在年底前继续宽松。她补充称,若经济按预期发展,“未来两年的政策调整将足以让劳动力市场维持在充分就业附近”。
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年内两次降息的押注,为贵金属市场提供了额外支撑。
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 Tavi Costa 在多伦多举行的 PDAC 2025大会 上表示,来自东西方经济体的黄金需求罕见同步,正推动贵金属进入潜在重估阶段。
Costa指出,美国当前36万亿美元国债中,黄金储备价值仅占约2%,而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为17%,40年代接近40%。
“若重新回到历史水平,金价可能被动对应至每盎司2.5万至5.5万美元。”他解释,这并非具体目标价,而是展示黄金“被低估的结构性程度”。
他还强调:
-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购金规模已达半世纪新高;
- 美国官方黄金储备处于近90年来低点;
- 美元估值处于历史峰值,可能重演1985年“广场协议”或上世纪30年代的贬值情形。
Costa认为,一旦美元进入下行周期,黄金、白银及新兴市场资产将成为资金再配置的最大受益者。
他同时看好白银,称其“正处于重大突破的边缘”,预计短期内有望突破季度高点40美元,形成长期“杯柄形态”向上突破信号。
从技术面看,黄金与白银的相对强弱指数(RSI)分别达80与83,处于明显超买区间。
- 黄金关键支撑位:4050美元与4010美元;阻力位:4200美元与4150美元。
- 白银阻力位:52.50美元,支撑位在49美元。
Wyckoff市场评分显示,黄金与白银的多头强度均高达9.5/10,短线趋势依旧强劲,但日内波幅显著扩大,预示未来波动率仍将维持高位。
美国银行最新报告预测,黄金将在2026年触及5000美元/盎司,白银有望挑战65美元水平;
- 高盛亦将金价目标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
- 渣打银行认为,短期技术回调将有助于长期上行趋势的健康延续。
机构普遍建议投资者逐步从高估值科技股转向大宗商品与新兴市场资产,以对冲美元调整与通胀周期。
当前金银市场的历史性飙升,既是避险本能的集中体现,也可能标志着全球资产估值体系的阶段性重构。
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美元潜在走弱、央行持续购金及东西方需求共振,贵金属牛市或仍将延续。
但短线而言,高位震荡与技术性回调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需关注美联储政策指引、美元走势及全球流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