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基础化工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上证综合指数、创业板指数与沪深300分别下跌1.72%、4.87%和2.22%,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与申万化工指数跌幅收窄至0.27%与0.94%。子行业中,绵纶、塑料制品、轮胎等板块领涨,而氯碱、改性塑料等板块跌幅居前。行业焦点集中于重大项目开工与关键品类价格波动。
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项目启动
项目规划与产能布局
2月23日,总投资338亿元的新疆能化准东煤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成为国内煤化工领域又一标志性工程。项目包含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装置,配套的准东五彩湾矿区四号露天矿一期年产能达2300万吨,服务年限超128年。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OMB气化技术,结合MTO工艺,旨在提升煤炭资源转化效率,为烯烃产业链提供稳定原料支撑。
技术与资源协同优势
该项目依托五彩湾矿区的优质煤炭资源,通过一体化铁路专线与配套新城建设,实现资源开发、生产运输与生活保障的联动。技术层面,OMB气化装置单炉日处理量达3000吨,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烯烃生产的经济性,为西北地区煤化工产业升级提供示范。
行业影响与区域经济提振
准东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强化新疆在煤化工领域的战略地位,带动区域内装备制造、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长期看,大型煤化一体化项目有助于降低国内烯烃对外依存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协同发展。
钛白粉价格年内第二次集中上调
涨价背景与市场动态
2月21日,龙佰集团率先宣布国内钛白粉售价上调300元/吨,国际客户提价50美元/吨,掀起行业年内第二轮涨价潮。截至2月25日,包括中核华原钛白、山东东佳集团在内的20余家企业跟进调价,涨幅与龙头企业一致。此轮调价主要受成本支撑与出口需求回暖驱动。
供需格局与成本压力
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原料钛精矿与硫酸价格维持高位,叠加海外市场补库需求增加,推动企业提价转移成本压力。国内房地产市场修复预期增强,涂料领域需求边际改善,也为价格上行提供支撑。
行业竞争与长期趋势
当前钛白粉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与技术优势主导定价权。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与高端产品需求增长,具备氯化法工艺及海外布局的企业或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本周行业动态凸显化工领域资源整合与周期波动的双重特征。重大项目开工释放长期发展动能,而细分品类的价格波动则考验企业对市场供需变化的响应能力。未来需关注政策导向、技术升级与全球供应链调整对行业格局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