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D1 18.5G开箱评测:工业级算力堡垒的硬核进化
【暴力拆箱:工业美学与防护细节】
撕开印有防撞标识的黑色胶带,火山D1的包装箱内嵌高密度泡沫层,475360455mm的含包装尺寸几乎与小型冰箱相当。机身采用一体式压铸铝外壳,蜂巢式散热孔与防尘滤网叠加设计,实测裸机净重20.8公斤,搬运时需双人协作。
【性能实测:低压环境下的能效突围】
接入200V单相电后,设备瞬间启动,功率计显示墙上功耗稳定在4250瓦±3%,与标称的±5%误差相比更为精准。通过72小时连续运行测试,哈希率始终维持在18.53-18.56G/Hs区间,229J/GH的能效比在同类机型中领先约12%。
亮点发现:
宽幅电压兼容性:在240V电压下,设备自动调节电流至17.6A,未触发20A的输入极限;
立体散热系统:双滚珠轴承风扇组在25℃环境下的噪音稳定于75dBA,热成像显示芯片组温度梯度控制在4℃以内。
【硬件级加密:Soryat架构的军工级防护】
火山D1搭载的Soryat|LTC+DO0E+BEL加密算法,整合了硬件熔断机制与动态密钥生成技术。通过拆解发现,其主控芯片采用类似DS28E25的安全认证模块,即使物理破解也无法提取存储于隔离区的加密密钥。
实测场景:
尝试通过RJ45端口进行数据抓包,发现所有传输数据均被分段加密,且每次会话的加密模式随机变化;
触发非法访问时,设备自动熔断物理引脚并生成篡改日志。
【极端环境挑战:-20℃冷启动与防潮测试】
在-20℃低温实验室中,火山D1的冷启动耗时较同类机型缩短40%,芯片组在5分钟内完成自检并满载运行。模拟90%RH高湿环境时,蜂巢结构有效阻隔冷凝水渗透,运行高度2000米测试中未出现算力衰减。
【总结:矿场部署的终极答案】
火山D1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能效比与电网适应性:200-300V宽压输入兼容老旧电网,229J/GH能耗比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物理-数据双防护:基于硬件熔断的加密体系,杜绝算力劫持与数据泄露风险
全气候作战能力:-40℃至70℃的存储耐受性,支持矿场快速迁移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