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市場逐步喪失對美元資產信心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最新發佈報告指出,美國金融市場正面臨罕見動蕩,股票、美元兌另類儲備外匯,及債券市場全線暴跌。 與以往在危機中,投資者囤積美元的模式不同,此次市場正大規模拋售美國資產,反映出對美國資產的信心嚴重下滑。
在傳統金融動蕩時期,投資者通常會爭搶美元資產,以維持資產負債平衡,進而可能觸發美聯儲的貨幣互換機制。 然而,德意志銀行指出,當前情況截然不同,市場不再信任美國資產,而是選擇積極拋售。 這一反常現象凸顯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和資產價值的深度擔憂。
報告認為,美國政府的政策正在變相推動全球「去美元化」趨勢,促使國際投資者尋求規避美元流動性風險。 德意志銀行警告稱,這一進程的推進速度遠超市場預期,而其能否保持有序仍是未知數。 分析師特彆強調,若全球金融體系中出現威脅短期美元流動性的信貸事件,可能引發更劇烈的美元波動,進一步加劇市場脆弱性。
政策衝擊加劇通脹壓力當前美國政策帶來的負面供給衝擊正推高通脹,使美聯儲降息決策更加複雜。 與此同時,美國試圖通過貿易談判減少雙邊貿易逆差,但這一目標實質上可能削弱全球對美國資產的需求。 報告舉例稱,美國近期已啟動與日本和韓國的貿易談判,並明確將匯率水準納入討論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官方持有國,若談判隱含美元貶值要求,日本財政部可能被迫減持美債,從而加劇市場拋壓。
德意志銀行指出,貿易衝突的升級空間已所剩無幾,下一階段的風險可能轉向「金融衝突」,即針對美國資產擁有權的博弈。 報告警告,這場戰爭沒有贏家,美國作為資產生產者將受重創,而全球經濟也將付出代價。
隨著市場對美國資產的信任持續瓦解,全球金融體系正步入高風險地帶。 各國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需警惕連鎖反應,防範系統性危機的爆發。
本幣貿易結算或成為大趨勢
國際貨幣體系正經歷深刻變革。 全球近半數國家已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去美元化”傾向,各國正通過雙邊本幣結算協定等方式,逐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在亞洲地區,金磚國家成員印度與阿聯酋自去年1月起開始使用本幣進行直接貿易。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也在加快本幣結算進程。 去年5月和8月,中國先後與泰國、越南簽署本幣結算合作備忘錄。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近日表態支持馬印貿易使用本幣,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已同意擴大兩國貨幣使用範圍。
拉美地區同樣掀起「去美元化」浪潮。 玻利維亞早前加入南方共同市場的「本地貨幣支付系統」,該系統允許成員國使用本幣結算雙邊貿易。 巴西總統盧拉對此表示支援,認為這將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金融服務機構IBMC首席執行官庫瑪律分析稱,使用本幣結算不僅能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和匯率波動,還能幫助各國減少對主要儲備貨幣的依賴。 專家指出,這一趨勢反映出各國對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風險的擔憂,以及建立更加多元、穩定的國際貨幣秩序的訴求。 隨著更多國家加入本幣結算行列,全球貨幣格局或將迎來重大調整。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中國經濟數據:3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1%,連續兩個月陷入通縮。
美國經濟數據:周四公佈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游通脹率),週五公佈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上游通脹率)
美國總統川普叫停已於4月9日生效的全面對等關稅,但仍保留了對全球範圍內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已於4月5日起生效),並對特定行業繼續徵收關稅。 高盛在川普的關稅暫停決定後撤回經濟衰退預期
路透社報導,中國央行不會允許人民幣大幅貶值,要求國有銀行減少美元購買量。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德銀 #美元資產 #去美元化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