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讯通信以一份"先抑后扬"的业绩答卷引发市场关注。根据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这家深耕通信领域的企业在经历2024年净利润下滑后,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其围绕算力产业的战略转型初显成效。从传统通信服务商向智算综合服务商的跃迁中,超讯通信正通过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加速突围。
业绩"V型反转"背后的战略定力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通信业务竞争加剧、项目存货减值及部分算力客户账款逾期三重因素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审计机构虽因应收账款问题出具保留意见,但同步披露了客户实控人连带责任承诺及公司强化风控体系等应对措施,反映出风险敞口的可控性。
转折发生在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显著回升印证战略转型的成效。自2024年确立"算力底座+设备产业链+服务体系"三位一体战略后,公司接连斩获中特新联、星航智算合计14.88亿元的智算集成服务大单,较市场预期提前实现业务突破。据行业分析师测算,该订单规模已超2023年全年营收的60%,为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竞争壁垒
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超讯通信形成"自建+生态"双轮驱动模式。广州白云算力中心投入运营后快速接入区域智算服务平台,江苏算力中心封顶在即,配合西北、华南、东部三大区域算力网络布局,公司服务半径已覆盖国内主要经济带。这种"基建先行"的策略,与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东数西算"工程形成政策共振。
设备端突破更显战略前瞻性。自有品牌"元醒"服务器成功入围中央采购项目,标志着其国产化产品获得权威认证。与沐曦股份共建的GPU封测合资企业"讯曦智能",则补全了从芯片级封装到服务器维保的全链条能力。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软硬协同"的布局,既符合信创产业国产替代趋势,又能在算力设备千亿级市场中抢占先机。
生态协同打开增长空间
超讯通信的转型逻辑遵循"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场景服务"的递进路径。在夯实算力底座的基础上,公司正通过三大举措构筑竞争护城河:一是深度绑定央国企等优质客户,2024年信创相关业务占比已提升至35%;二是构建区域算力调度平台,白云中心接入政府服务平台即为此类模式试点;三是布局智算服务增值业务,年报显示AI模型训练、智能运维等高毛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7%。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化解取得实质进展。
智算赛道的新龙头崛起?
当下,超讯通信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按2025年已披露订单测算,机构给予其智算业务PE估值较传统通信业务溢价超200%。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随着算力网络节点年内增至8个,"元醒"服务器产能突破10万台,公司有望跻身国内智算服务商第一梯队。
但挑战犹存: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算力市场规模增速预计达45%,吸引华为、浪潮等巨头加码布局。超讯通信能否在技术迭代加速期保持研发投入强度,或将成为决胜关键。据财报披露,公司研发费用率已从2023年的5.2%提升至7.8%,在国产GPU适配、液冷技术等领域储备专利21项。
站在数字经济与"新基建"的交汇点,超讯通信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传统企业破局的可能性。当算力成为新时代的"水电煤",这家从通信服务起家的企业,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书写新的增长叙事。其2025年的表现,或将为中国智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