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熵基科技接待27家机构调研,包括Taikang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3W Fund、FRANKLIN TEMPLETON等

2025-05-06 21:56:31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5月6日,熵基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Taikang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3W Fund、FRANKLIN TEMPLETON、China Alpha Fund Management (HK) Limited、HSZ (Hong Kong) Limited等27家机构调研。公告显示,熵基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郭艳波

2025年5月6日,熵基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Taikang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3W Fund、FRANKLIN TEMPLETON、China Alpha Fund Management (HK) Limited、HSZ (Hong Kong) Limited等2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熵基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郭艳波,计算机视觉研究院院长仲崇亮,熵云脑机总经理席燕,光电传感器技术组组长丁贺华,创新业务组负责人高忠友。调研接待地点为熵云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熵基科技聚焦脑机接口和车路云两大核心赛道,短期内车路云相关产品将实现产品化部署,长期看脑机相关产品前景广阔,两赛道双轮驱动保障智能科技赛道前行。脑机行业难点在于信号识别精度与速度,随着技术进步及应用拓展,其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公司在技术上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及优化算法,并以AI驱动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

据了解,熵基科技的发展历程分创业早期、布局海外、发展为全球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申报IPO并迈向智能空间进化服务商四个阶段。公司近几年业务平稳,国内受宏观环境影响,海外业务持续增长,为维持毛利率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

据了解,公司美国业务方面,已通过建泰国工厂建海外供应链,美国当前关税政策对其影响较小,且公司正推进美国工厂建设募投项目并拓展其他国家业务。

调研详情如下:

1. 公司展厅和实验室里介绍的众多产品哪个最先应用落地?

答:熵云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两大核心赛道,即脑机接口和车路云,公司将全力推动创新技术的落地。其中,短期内"车路云"相关产品将实现产品化部署,该部分业务从道路感知到云端数据处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可快速赋能智慧交通场景;同时,停车场设备搭载车路云技术,能有效提升车牌识别管理效率与通行体验,加速商业化进程,智慧停车运营业务和租赁业务,也在加速布局中。长期来看,"脑机"相关产品在医疗、教育和享老应用场景前景广阔,凭借公司在生物识别领域的技术积累,能够实现对前沿技术的突破与精准的市场定位,该部分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引擎。通过前述两个核心赛道双轮驱动,可以保障公司在智能科技赛道稳健前行。

2.请公司领导介绍脑机行业的难点和市场前景?

答:脑机行业难点在于信号识别精度与速度,因为人脑中神经元数量庞大,功能和信息传输机制复杂,干扰因素较多,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解决植入方式创伤问题,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提升信号质量。我们凭借着BioCV TinyML算法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号干扰问题,提升了信号质量。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2029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以年复合增长率25.22%的速度增长,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6.3 亿美元;中国市场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突破 100亿元。人口老龄化为脑机接口产品带来刚需,脑机接口产品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老年疾病领域,如阿尔茨海默疾病的早期筛查市场空间较大。

3.公司开始步入脑机行业,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的行业壁垒在哪吗?

答:在技术上,突破非侵入式瓶颈,我们采用"脑电+眼电+肌电"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突破传统单模态设备的精度瓶颈,并通过柔性传感器及BioCV TinyML边缘计算优化技术为产品赋能。我们以 AI 驱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整合生物识别虹膜和视网膜图像数据、脑电图数据、临床数据以及基因或蛋白数据等多种模态的数据,运用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挖掘不同数据模态之间的关联和潜在规律,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法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4.公司的脑机研发方向和产品与马斯克的研究方向区别在哪里?

答:我们与马斯克旗下 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研发方向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商业化策略三个维度。从技术路径上讲核心区别是侵入式与非侵入式。马斯克的研究方向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此技术需要通过颅骨钻孔植入,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及长期的信号衰减的风险。而我们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是基于头皮电极和柔性传感器来采集脑电信号,通过BioCV TinyML算法模型提取专注度、放松度等特征,适合大规模人群使用;从应用场景上讲,马斯克主要方向是医疗,我们侧重的是孩子的教育以及养老领域的预防性干预,在教育场景中通过一些脑机结合的小游戏从而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在养老场景中通过监测认知衰退早期的迹象,结合一些神经反馈训练,从而起到一定的早期筛查和预防的作用;在商业化策略方面,马斯克的侵入式成本较高,可能需要依托于高精度的机器人进行医疗手术在颅内进行植入芯片等,而我们的产品定位是普惠型市场,在消费级市场中具有先发优势。熵基在布局非侵入式产品与技术的同时,也会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推进侵入式基础技术的积累。

5.能否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史?

答: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的早期,从1998年至2006年,公司创始团队以指纹技术起家,先后推出自主研发的指纹识别算法、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同时研究面部识别算法、指纹识别技术在身份证卡的应用,在这个期间创始人团队参与了国家二代身份证项目;第二个阶段是从2007年至2012年,公司布局海外市场,先欧美再亚非拉,在这个阶段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多模态生物识别设备制造商,期间公司推出指静脉算法、混合生物识别算法;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2018年,公司发展为全球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期间公司推出多模态手掌识别算法、发布可见光面部识别算法、多模态识别算法,发布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智能视觉感知系统、指纹采集器通过国际认证等,此外公司还推出了E-ZKEco Pro时间管理解决方案平台、百傲瑞达智慧安防解决方案平台;第四个阶段从 2019 年至今,公司申报 IPO 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向全球领先的智能空间进化服务商迈进,期间公司深耕多模态生物识别算法及计算机视觉技术,紧跟AI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创新。

6.公司目前的产品和技术储备都不错,但近几年在收入上增长幅度不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公司近几年业务平稳,国内主要受宏观环境影响,而海外业务持续增长,二者共同作用维持了整体业务的平稳态势。为维持公司毛利率公司也做了产品结构调整相应减少和砍掉低毛利和亏损的产品业务,公司将借助 AI 技术深化应用,积极拓展市场,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7.公司也有美国业务,关税对公司的影响有多大?

答:为应对关税带来的影响,公司早在 2019 年就开始通过建设泰国工厂来逐步建立海外供应链。当前公司来源于美国的收入,包括软件托管收入和硬件收入,软件托管业务不涉及美国境外进口,因此不受本次关税影响;硬件产品需从泰国进口,短期来看影响较小。此外公司正加紧推进美国工厂建设募投项目,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其它国家的业务,整体来看美国当前的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