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特斯联冲击港股IPO

2025-05-07 16:27:04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日,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斯联”)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据了解,特斯联早在去年9月就曾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公开资料显示,特斯联成立于2015年,公司主要致力于以AIoT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及空间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IoT操作系统TacOS,向企业、公共管理者及其他公域空间参与者提供涵盖软件、硬件和服务的全栈AIoT产品。

具体业务上,特斯联主要聚焦于AI 产业数智化、AI 城市智能化、AI 智慧生活和 AI 智慧能源四大应用场景。截至2024年末,特斯联的产品已被来自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部署,包括中国、阿联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

业绩表现上,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特斯联收入分别为7.38亿元、10.06亿元、18.43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23.87亿元、8.03亿元、21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达到52.9亿元。

具体来看,特斯联2024年营收较2023年提升84.3%,净亏损同比扩大161.52%。其中特斯联2024年来自AI产业数智化收入为16.4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89%;来自AI城市智能化收入为1.4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7.8%;来自AI智慧生活的收入为3089万元,占比为1.7%;来自AI智慧能源收入为2694万元,占比为1.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联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总客户数量达342个。

对于公司亏损的原因,特斯联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公司采取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把握市场机会,为优质客户的标志性AIoT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综合AIoT解决方案(集软件和硬件为一体),导致短期毛利率压缩;该公司近年来持续投资于研发以推进专有技术,包括AI大模型及绿色智算体;用于提高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扩大国际客户基础的销售及营销开支;重大非现金开支,包括员工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授予投资者的附优先权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开支,其次是受中国整体房地产市场影响而产生的投资物业减值损失。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特斯联四大应用场景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0.1%、31%和15.3%,震荡明显,公司2024年同比巨额亏损下,毛利率下降超50%。

可以说公司在通过亏损换取市场空间。

2022年至2024年,特斯联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3.29亿元、3.22亿元和3.77亿元,呈缓慢增长趋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4.6%、32.0%及20.4%。

2022-2024年,特斯联自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8%、44.5%及70.6%,其中,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8%、17.1%及29.7%。2024年的客户集中度尤为明显。

从业绩整体表现来看,特斯联的业务转亏迹象还未出现,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末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59亿元、1.84亿元和1.58亿元,过去两年已不足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4月9日,特斯联官宣完成D轮融资交割。

2024年8月,港股上市公司美高域与特斯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特斯联5000万,占总股比0.24%,该轮特斯联估值约为210亿元。

最新招股书信息显示,特斯联D++轮融资进账6.5亿元,青岛汇铸、青岛得厚、九江鄱湖、长沙经开等国有资本,以及诺哲瑞英、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新加入股东阵营。此轮融资完成后,特斯联投后估值达216.19亿元。

据了解,特斯联自2015年成立以来,就深受资本喜爱,随着D++融资宣布,上市前的特斯联融资轮次已达11轮,吸引了多元化资本力量。囊括了光大、中信资本、科大讯飞、京东、金地集团、重科投、深圳福田、南昌望隆、徐州臻心、余姚阳明等诸多著名投资者,融资总规模约60亿元人民币。

股权结构方面,IPO前艾渝合计持有特斯联26.61%股权。中国光控旗下的湖南光控、Beta Technology、光控众盈四号、光控众盈五号及天津光特,合计持股25.8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