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2025年5月8日,全球领先的AI驱动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更新招股书,冲刺港交所主板AI创新药第一股。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Pharma.AI平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阶段资产,其中10项获临床试验批件。公司持有644项专利申请,收入来源包括药物开发、软件订阅及非医药领域合作。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010万美元增至8580万美元,毛利率从63.4%提升至90.4%,亏损持续收窄。AI创新药企争取港股主板上市,代表AI赋能创新药产业的逻辑在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5月8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5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5月9日,港股市场盘前走势积极,港股创新药板块有望高开。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云顶新耀、丽珠医药涨超3%,康方生物、翰森制药、三生制药涨超2%,泰格医药、东阳光长江药业涨超1%,其余成份股积极跟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2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4亿元,市场热度较高。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创新药口头报告数量再创新高,共有73项中国研究将在不同专场进行口头汇报,其中Late Breaking Abstract(LBA)中中国研究为11项,数量和占比相比往年都有明显提升。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技术驱动的新周期。随着双抗、ADC及小分子疗法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愈发亮眼,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