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滙05月12日市場分析
日內亞市早盤
比特幣連升第三個交易日,亞洲市早段表現反覆,好淡爭持,指數在103400美元水平徘徊。 交易量相對淡靜,市場普遍呈現觀測狀態,等待進一步利好消息。
基本面
當前比特幣市場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基本面變革,其驅動力來自政治、機構和技術三個維度的共振。 川普政府的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大衛·薩克斯,近期釋放的政策信號具有里程碑意義,他明確宣佈“針對加密貨幣的戰爭已經結束”,這標誌著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立場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薩克斯作為PayPal早期團隊成員,與馬斯克等科技領袖關係密切,其政策主張更傾向於技術創新而非監管壓制。 他提出的「比特幣市值將超越黃金」的預測雖然大膽,但背後有著深刻的邏輯支撐——隨著全球數位化進程加速,作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確實可能繼承並超越實物黃金的儲值功能。 這一預測意味著比特幣市值需要從目前的1.3萬億美元增長到20萬億美元,對應單價可能突破50萬美元大關。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副總統萬斯確認出席「比特幣2025」大會,這是美國現任政府高層首次在這一全球最大比特幣盛會上亮相,其象徵意義不容忽視,表明比特幣正在獲得主流政治認可。
機構層面的動態同樣令人振奮。 Meta公司計劃為其30億全球使用者引入穩定幣支持的傳聞,可能成為比特幣歷史上最重要的採用催化劑之一。 雖然Meta此前推出的Libra專案遭遇監管挫折,但如今的市場環境已大不相同。 穩定幣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不足百億增長到現在的2300億美元,Tether等先行者已經驗證了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渣打銀行預測到2028年穩定幣市場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規模,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將有近10倍的增長空間。
Meta如果成功將加密貨幣支付整合到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等平臺,不僅會為比特幣帶來海量新使用者,更重要的是將建立起法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無縫橋樑。 這種「社交+金融」的生態整合,可能重現當年微信支付改變中國金融格局的顛覆性效應。
巨集觀經濟背景也為比特幣提供了有利環境。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債務貨幣化趨勢難以逆轉、美元信用持續受損的背景下,比特幣的“抗審查”“去中心化”“總量恆定”等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避險資產。 特別是在美國債務規模突破34萬億美元、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的情況下,比特幣作為“數位硬資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川普政府可能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和大規模財政刺激,或將進一步加劇美元貶值壓力,從而強化比特幣的通縮敘事。 歷史經驗表明,在法幣信用受損時期,有限供應的硬資產往往能獲得超額收益,這正是比特幣市值可能超越黃金的核心邏輯。
技術面
比特幣當前在103000美元水平呈現高位震蕩格局,技術指標釋放出典型的超買回調信號。 從日線級別觀察,價格緊貼布林通道上軌運行,布林帶呈現開口擴張形態,通常意味著短期波動率正在放大,但持續沿上軌運行的走勢往往難以持久。
RSI指標達到77的高位水平,遠超70的超買閾值,這在歷史上往往預示著兩種可能:要麼是強勢行情中的指標鈍化,價格繼續沿趨勢慣性上沖; 要麼是短期動能衰竭的先兆,市場需要通過價格回調或時間整理來消化獲利盤。 當前成交量維持在適中水平,既未出現放量滯漲的危險信號,也未呈現縮量上漲的背離現象,這種量價配合顯示市場仍處於可控狀態,但缺乏新的增量資金推動價格突破關鍵阻力。
值得警惕的是,周線RSI同樣攀升至75的高位區域,這是2021年牛市見頂以來的最高讀數。 MACD指標雖然維持金叉狀態,但紅色動能柱出現頂背離跡象,DIF與DEA線的間距開始收窄,暗示上漲動能可能正在減弱。
從更長期的月線框架觀察,比特幣仍處於明確的牛市格局中。 若出現快速回調,關鍵支撐區在88000美元附近,這裡是前輪突破的頸線位。 對於中長期投資者而言,這種技術性回調反而是健康的入場機會,只要不跌破周線級別的上升趨勢線,牛市格局就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不過仍要提醒所有交易者,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比特幣價格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比特幣 #Meta #美國 #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