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突围战正式打响第一枪!
5月11日晚,*ST金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庆金科分别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金科股份重整计划》《重庆金科重整计划》,并终止公司及重庆金科重整程序。
这也标志着金科股份司法重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式进入执行环节。而作为全国首家进行司法重整的上市房企,金科股份的每一步进程都备受关注。
受此影响,*ST金科今日一字涨停,报1.56元/股,总市值达到了83.30亿元。
根据公告,5月10日及11日,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科股份)及全资子公司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金科)分别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
重庆五中院裁定批准《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公司及重庆金科重整程序。重庆五中院裁定批准公司及重庆金科的重整计划后,公司及重庆金科将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同日晚间,*ST金科还披露了重整计划。
近年来,受各类因素影响,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和债务危机,并已经出现债务违约,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虽已陷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困境,但作为深耕房地产行业多年的上市公司,仍拥有优质的资产和扎实的运营开发能力,项目围绕“三圈一带”(即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深耕分布,土地储备和可售资源充足,核心管理团队成熟稳定,开发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金科股份作为深耕地产数十年的上市公司仍有一定的重整价值。为积极自救,也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金科股份与其核心持股平台公司重庆金科同时向重庆五中院申请重整。
未来,公司的整体战略将主要围绕“高效运营、精益管理、科技创新”展开,以提升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和流动性为核心,推动公司转型为聚焦强盈利能力和高投资回报的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根据业务发展规划,重整后的*ST金科将设置“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业务板块,通过投资经营特殊资产、运营开发改善型住宅、做精做强收费服务、创新发展产业机会,实施“汰旧、取新、强链”转型路径,分阶段实现短中长期经营目标。同时,在彻底改善公司业务结构和经营业绩的前提下,公司也将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涉及1470亿元债务、超8400家债权人的重整案,不仅仅是全国房地产行业内规模最大的重整,更是重庆历史中最大的司法重整项目。
中指研究院更是指出,金科“司法重整+战投赋能+业务转型”模式,验证了市场化、法治化路径化解风险的可行性,为出险房企提供“破茧重生”参考范式。
2024年,*ST金科的业绩压力仍未缓解,营收净利润双降。
4月29日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75.55亿元,同比下滑56.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9.69亿元,同比下滑266.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4亿元,同比增长80.95%;基本每股收益-6.04元。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公司表示整体项目销售下滑,报告期内达到交付条件的项目同比大幅减少,结转收入下降至276亿元,结转毛利润同比减少48亿元。
此外,经营性物业的出租率、租金水平及客流量的下降,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经营性物业价值同比减少12亿元。
也正是因为2024年的业绩亏损,加剧了金科股份退市风险。
因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 版)》第 9.3.1 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金科股份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三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七)项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金科股份指出,将积极督促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改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持续跟踪相关工作的进展,维护公司与股东的合法权益,力争早日撤销有关风险警示。
不仅仅是2024年,2025年金科股份的亏损也在继续。
4月29日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53亿元,同比下滑8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17亿元,同比下滑39.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亿元,同比增长64.12%。
尽管这两年公司的业绩面临的局面十分危机,但金科股份在其他方面努力发力。
比如保交房方面,2024年金科股份及所投资的公司完成交付住宅及商业7.24万套;交付面积约1205万平方米,达成年度交付目标,交付规模行业靠前。
自“保交房”工作开展以来,金科股份累计交付总面积4631万平方米,交付房屋总量30.04万套,累计完成交付比例95%。
展望未来,金科股份指出,确保所有项目“零烂尾”,确保2025年交付不低于290万平方米,利用好“白名单”机制积极筹措保交房增量资金,预计2025年度将完成全部保交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