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加速,企业海外布局成趋势

2025-05-14 07:16:1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期光伏行业出现明显调整,多家跨界上市公司面临经营困境。ST沐邦股价连续七个交易日跌停,成为行业下行周期中的典型案例。过去三年间,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涌入光伏赛道,但如今不少企业陷入亏损泥潭,被迫出售光伏业务或寻求控制权变更。ST绿康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

近期光伏行业出现明显调整,多家跨界上市公司面临经营困境。ST沐邦股价连续七个交易日跌停,成为行业下行周期中的典型案例。过去三年间,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涌入光伏赛道,但如今不少企业陷入亏损泥潭,被迫出售光伏业务或寻求控制权变更。

ST绿康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因持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宣布将光伏胶膜业务相关资产打包出售,退出光伏领域。ST绿康的转型并未带来预期的业绩改善,反而导致了巨额亏损。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4.45亿元,毛利率为-38.63%。公司解释称,光伏胶膜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库存减值严重。

在这轮跨界潮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原有主业五花八门,从养奶牛到玩具、游戏等均有涉及。然而,这些企业在光伏行业的表现普遍不佳。ST沐邦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超过八成,净利润亏损11.6亿元。仕净科技也因开工率受限和固定成本较高,净利润亏损7.71亿元。

即便是一线光伏企业,2024年也普遍出现巨额亏损。产业链价格下降是主要原因,不具备成本和海外市场优势的企业迅速进入负毛利状态。一些跨界企业因技术路线选择犹豫不决而减少了损失,但也有一些企业因资金储备不足难以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

财务指标恶化使跨界光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多家跨界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包括ST绿康、ST海源、ST金刚等。ST绿康2024年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2453.6万元,且2022年至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

在行业低谷期,跨界上市公司纷纷打起了出售光伏业务、另谋出路的主意。麦迪科技拟出售炘皓新能源100%股权,ST泉为正筹划出售安徽泉为51%股权。此外,ST海源控股股东赛维电力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新余金紫欣,后者将成为ST海源的新控股股东。

尽管部分产能关停,但鲜有跨界企业破产清算或退市,意味着这些产能并未真正退出行业。此时需要较为强硬的政策来协助行业实现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和企业的出清。一些国资接手光伏项目,对所投资企业和团队信心加码力挺。同时,原先主业实力雄厚的企业跨界光伏,目前仍然有稳定的团队,只是暂停进一步扩张。

光伏行业的命运取决于何时走出低谷。优质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已造成龙头企业持续亏损,负债率上升,现金流吃紧。二三线企业主要为龙头品牌企业代工,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年头,二三线企业即使技术先进也只能闲置。当前行业扭亏为盈比较难,但有望见到拐点。跨界企业集体退潮有利于行业供需再平衡,也有利于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有好处。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