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专业基金买手的“淘基术”:一季度为何更偏爱债券基金?如何在万基丛中精准匹配理想标的?

2025-05-14 21:57:35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随着基金一季报的披露,FOF的最新买基动向浮出水面。据东方金工研报《FOF专业买手偏好哪些基金之2025Q1季报解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募FOF重仓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最高、为56%,混合型基金次之、为18%,股票型基金14%,QDII基金6%,货币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均为3%。

随着基金一季报的披露,FOF的最新买基动向浮出水面。据东方金工研报《FOF专业买手偏好哪些基金之2025Q1季报解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募FOF重仓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最高、为56%,混合型基金次之、为18%,股票型基金14%,QDII基金6%,货币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均为3%。与上季度末相比,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另类投资基金占比上升,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占比下降。

“专业基金买手”一季度为何更偏爱债券基金?FOF基金经理一般如何挑选基金?“百位投资实战派预见2025”邀约财通资管FOF基金经理罗少文,聊聊他的“淘基术”。

黄金持续创出新高,您怎么看?

罗少文:黄金今年涨幅明显,原因包括美股派息、6月份美债到期引发的市场避险需求,以及美元为减少利息支出而主动贬值。我认为黄金可能已处于相对高位区间,市场拥挤度较高,历史上黄金一年上涨超过30%的情况并不多见。后续在配置中,大概率会逐步减仓,但仍会保留一定仓位,以防市场出现超预期变化,参考索罗斯的“对冲”思想,不完全放弃可能的机会,同时控制好风险敞口。

在权益类资产的选择上,您主要关注哪些因素?

罗少文:我个人比较喜欢偏均衡风格的基金。A股本质上有三类投资者:一类热衷于小盘股和短线题材,比如目前比较“吸金”的机器人、创新药等等;一类是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他们更看重股息率,目前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比持有债券的性价比相对要高,这是因为目前债券利率较低且利率波动幅度变大,债券投资更难了;第三类投资者是多数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他们擅长基于基本面抓住产业拐点布局,一般弹性比较大。

在具体配置时点,一般需要考虑市场情绪指标、基本面、以及各个风格指数表现。除了市场现有指数之外,我也会自己拟合一些指标去更好地跟踪一风格的走势。目前来看,市场对基本面的信心还不是很足,最近几个月PMI数据整体不错,但地产市场还是“量涨价跌”,比较难看到预期的复苏。从风格上来看,受近期贸易摩擦影响,成长风格“先抑后扬”,尚未回涨到前期高点,但前期调整比较充分的医药、新兴消费等回补较快。

在成长风格基金筛选中,哪类基金更能打动您?

罗少文:具体到成长风格筛选中,会偏向比较纯粹的基金经理,他们聚焦于有确定业绩的公司或者产业,比如说高端制造、科技互联网等等,我不太喜欢追市场热点的“大杂烩”产品。因此,我在选择基金时,首先会先确定好风格,其次选择风格对应的比较纯粹的基金经理。目前这个阶段,我更关注偏被动型的红利低波产品,以及偏成长风格的产品。此外,在小盘的配置上,主要通过转债来代替,小盘虽然弹性更好,但对应的转债或更有助于控制回撤。

您如何看待“固收+”类产品?

罗少文:“固收+”比较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首先,A股高波环境比较难改变,权益市场对普通投资者有一定门槛,收益回撤比不一定能达到大部分投资者预期。其次,纯债部分目前收益较低,利差趋平,需要进一步丰富收益来源力争满足投资者需求。第三,“固收+”类产品可投资范围更广,更能发挥出大类资产间负相关性的优势。以我们公司为例,通过增加衍生品、“走出去”参与海外资产投资等,持续扩展“固收多策略”这一序列产品的外延。

如何看待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如何做债券类资产的选择?

罗少文:下行过程可能较为缓慢,波动也可能较大。我个人认为资金可能正在从货币市场向中短债转移,未来或进一步转向转债等其他领域。而且,随着转债市场的规模逐渐缩小,未来可能继续向低波资产方向转变,甚至可能向多资产方向扩张。

当前长端利率波动较大,我会尽量少地进行波段操作,更多采用精选个券套利等的方式。通常会持有一些中长久期的债券获取票息收益,搭配部分有资本利得潜力的政金债,其余部分配置偏被动型产品,尽量降低波段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

可转债方面,目前转债价格处于下跌空间有限、但上涨空间也受到限制的位置。年初以来,转债市场虽跑赢权益市场,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向上空间不大。供给方面,转债市场供给相对不足,使得估值难以大幅下降;需求端来看,企业年金、银行自营、理财等机构对转债有较大需求。在目前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对转债的需求持续扩大。例如,保险、银行阵营以及银行理财、企业年金等机构资金对转债的需求支撑了市场,但如果市场继续缩量,需求或许会转向投资二级债基。

与过去相比,转债市场的一些风险有所降低。例如,去年6-8月份因信用问题出现的转债杀跌行情,经过市场调整和相关监管措施的加强,类似风险再次发生的概率较低。去年私募因加杠杆导致的大规模爆仓风险也随着DMA规模减少和监管指导而有所缓解。

在投资转债时,我主要的策略有两个:一是获取小盘股流动性的盈利,赚事件驱动的钱,这种策略的投资标的多为经营质地一般的公司,预期转债在2-3年内到期或被转股,基本面分析意义相对不大;二是获取高股息的收益,赚基本面的钱,配置如银行、港口等行业的转债,这类策略主要基于股息率和股息波动率等因素,同时结合期权价值进行判断,可以理解为赚取正股上涨的期权价值。总体来说,我的策略和“双低策略”比较接近,但保留了小票投资部分,以覆盖更广泛的投资机会。

了解罗少文

财通资管FOF基金经理,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学士,6年证券从业经验,3年证券投资经验。2024年8月加入财通资管,目前管理3只「通达」系列FOF公募基金。复合学历及投资背景,深度参与利率债、信用债交易,可转债策略及股票相关策略构建。整体配置思路以均衡为导向,注重不同资产间低相关性驱动因素挖掘,在确保组合赔率下限可接受基础上博取向上弹性。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