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6日 10:34,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0.65%,成分股三生制药(01530)上涨4.90%,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涨2.97%,一脉阳光(02522)上涨2.88%,信达生物(01801)上涨2.60%,再鼎医药(09688)上涨2.48%。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0.42%,最新价报0.47元。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3.15%,成交3.12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日均成交12.30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近期会将4月2日相关的34%关税分为24%(暂缓90天)和10%,中国还将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2025年4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66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25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0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1个。
江海证券指出,中美关税缓和与国内医疗器械审批加速的政策形成“双引擎”,短期将改善医疗器械出口企业盈利预期与估值修复。成本压力缓解与市场环境优化将会释放企业利润空间,低值耗材及中端设备领域率先受益;中长期看,全球医疗器械竞争正转向技术攻坚与供应链重塑,我国需突破“技术瓶颈”环节(如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并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政策红利与自主创新的协同将成企业突围的关键。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布局AI医疗、手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或将打破海外技术封锁,重构全球产业链分工。建议投资者关注技术壁垒深厚的龙头企业及外向型业务占比高弹性标的,把握政策窗口期下的盈利增长与估值修复的机会。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98.67亿元,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份额增长75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665.80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02.87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87亿元。
截至5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净值上涨20.87%。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5月15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79%。截至2025年5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45%,排名可比基金1/2。
截至2025年5月9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30,排名可比基金1/2,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5月15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5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2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医疗ETF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3.4倍,处于近1年4.36%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5.6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5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中国生物制药(01177)、巨子生物(02367)、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药(0369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09%。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