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1日新莱福(30132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化工杨晖 王鲜俐、汇丰晋信叶繁、远信投资黄垲锐、民生证券刘海荣 李挺、松熙私募葛新宇、诺安基金张伟民、中国信达池梓杰、中信证券张铭赫 刘宇飞、广发基金胡英粲、百年保险张书玮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一、与投资者沟通和交流的主要问题: 问:公司辐射防护材料在 2024 年实现了翻倍的增长,主要的优势是什么?答:在辐射防护材料这一新兴领域,新莱福凭借技术领先、产品性能卓越、成本优势及绿色环保特性构建起显著竞争力,并将大力推进市场份额扩张。公司自成功研发无铅辐射防护材料后快速打开市场,核心专利与透明防辐射材料等创新成果构筑技术壁垒,产品覆盖四大场景且通过多项权威认证,质量可靠;同时,柔性无铅防护材料不仅成本与传统含铅产品相当,更契合绿色环保理念,彻底摒弃铅等有害物质,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积极响应全球环保法规趋严及无铅化需求的行业趋势。问:辐射防护材料的下游客户与公司主业吸附性功能材料客户不同,请公司是如何打入市场的?答:公司凭借十余年技术沉淀研发出高能射线无铅防护材料,该材料作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具备轻质、柔软、无铅环保等特性,可有效屏蔽 X射线和γ 射线,相比传统含铅材料彻底解决铅污染问题,且已通过各项权威测试及认证,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获高度认可,为打开环保高要求市场奠定基础。公司精准洞察医疗、安检、食品检测等领域需求,针对现代医学CT、X 光等射线成像技术普及带来的防护需求,推出医用散射射线防护毯等产品,同时响应全球食品安全检测需求推出适配的防护材料;在客户拓展上,医疗领域通过参与展会、学术会议展示产品,以试用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医疗机构及厂商合作,安检领域则与设备制造商及机场、车站等运营方合作,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拓展防护帘等耗材市场,成功实现多领域客户覆盖。问:请贵公司目前在技术研发上有哪些突破?答:公司始终以微纳粉体技术平台为核心,持续拓展功能材料应用领域。过去一年,公司多个新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红外吸收材料项目仅一年即实现全流程闭环,攻克行业共性难题,奠定隔热膜市场基础;透明防辐射材料项目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达量产标准;金属电子粉体与电子浆料开发项目实现粒度区间精确定制化、低成本化制备,推动公司进军多个新领域;特种超细金属粉体项目建成中试线并完成批量测试,产品进入客户验证阶段;高性能钐铁氮永磁粉体项目实现性能突破,正进行量产准备;无机高填充印刷膜材项目中试顺利,依托校企合作,兼具环保与成本优势,未来将实现规模化生产。问: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否与未来战略规划相匹配?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答:公司始终致力于吸附功能材料、电子陶瓷材料、辐射防护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领域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8.86 亿元,同比增长 14.94%。在研发投入上,2024 年投入研发费用8509.96 万元,同比增长 69%,占营收 9.60%。在核心技术积累方面,公司以微纳功能粉体为核心进行研发。自主设计并建设了多个自动化生产平台,拥有自己的研发平台,擅长从材料原理出发进行深入研究,为产品提供高性能基础材料。在产品研发成果上,已经累计获得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红外吸收材料、超细金属粉体、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等新产品开发进展顺利。未来,公司将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为进一步强化在功能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引擎动能。这一长期投入不仅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更将通过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储备,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壁垒,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发展动能。 注: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新莱福(301323)主营业务:致力于吸附功能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领域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新莱福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7亿元,同比上升8.59%;归母净利润3046.57万元,同比下降16.05%;扣非净利润2742.59万元,同比下降19.79%;负债率6.45%,投资收益260.76万元,财务费用-616.45万元,毛利率35.1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1.5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421.1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