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6日波长光电(301421)发布公告称德邦基金、国泰基金、长信基金、国盛证券、天风证券于2025年5月23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问:2024年公司半导体相关业务增长较多,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产品和订单的最新情况如何?答:2024年公司半导体光学业务收入约1,770万元,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开拓和深化该领域客户的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前期投入建设的场地和设备也逐步投入使用,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产品品类和客户不同技术需求上的增加。目前公司半导体业务主要包括光刻、封测等场景,在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均有涉及,产品形态有应用于成熟制程的平行光源系统;先进制程光刻设备光源里的光学镜片(硅反射镜、硒化锌聚焦镜);照明系统里的匀光、整形、引导镜片;量检测设备里的激光准直(控制激光束)、分光偏振镜片等,还有配合客户的一些小型光学系统,应用场景有接近式掩膜光刻、直写光刻、封装测试、量检测等。半导体光学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公司将努力推动该类业务的稳步增长。问:公司的一些精密加工设备如离子束、磁流变等,是为了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而配置的吗?答: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强激光等新兴应用领域的精密光学元件具有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的特点。公司深耕光学行业多年,在短波长、高能量、大口径的精密加工方向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不断向高精密、高稳定性、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公司具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密的加工工艺能力。为此,公司成立了先进制造工艺中心,购置了磁流变、离子束抛光设备、IBS镀膜机、三坐标测量仪等超光滑加工与检测设备,加工精度可以达到超精密级。从产品来看,上述超精设备多用于大尺寸、非球面、面型精度要求高的产品,而公司的常规产品多为小尺寸、球面,因此短期内上述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公司超精密加工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带领公司深入半导体光学、航空航天等新兴应用领域。问:公司的人才储备及规划情况如何?答:公司实施高端人才储备战略,大力引进研发、精密加工、超精装调等高技术人才,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超700人,其中技术人员151人,占公司总员工数的21.09%。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打造高精尖人才团队。问:公司微纳光学实验室的建设进展如何?未来公司微纳光学产品和应用有哪些?答:公司已经完成微纳光学实验室主体装修以及部分实验设备的引入,布局亚波长结构光学元件(如超透镜、超表面器件)研发,应用场景包括半导体光学、光伏和新能源、R/VR、红外等领域。实验室的成立是公司探索微纳光学领域的关键布局,未来,公司将依托微纳光学技术,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应用。同时,公司也会通过微纳光学实验室与外部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丰富研发体系建设,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问:公司境外业务2024年占比30%多,想一下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答: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750.37万元,境外营收占比达到30.66%,其中,80%以上由全资子公司新加坡波长完成,客户涵盖了亚洲、欧洲、美国、中东、拉美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美贸易营收比重不足5%,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较小。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和关税政策变化,积极主动地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对公司业务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灵活的海外布局和产品本地化服务,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问:看到公司2024年毛利率有一些下降,公司也有布局消费类光学业务,对未来的毛利率水平有什么展望?答:公司毛利率与产品结构及应用领域有关,2024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公司红外光学产品毛利率受原材料供应影响有所下降。工业级光学产品因其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毛利率要高于消费级光学产品。目前,公司的产品还是工业级为主,消费级光学业务是公司近几年布局的业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R/VR相关产品上,但公司消费级光学产品收入占比不大,短期内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影响较小,如果未来公司消费级光学产品占比逐步上升,可能对整体毛利率会有一些影响。未来,公司也会综合考虑产品结构及应用领域,在工业级领域上继续拓展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保持毛利率的相对稳定。 部分交流问题重复或已在前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本次不再重复披露。风险提示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有关公司信息请以公司在巨潮资讯网和法定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相关公告为准。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如涉及对外部环境判断、公司发展战略、未来计划等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波长光电(301421)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精密光学元件与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各类光学设备、光学设计以及光学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
波长光电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923.36万元,同比上升20.87%;归母净利润651.2万元,同比下降39.55%;扣非净利润274.05万元,同比下降73.24%;负债率14.54%,投资收益138.35万元,财务费用-7.54万元,毛利率30.4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187.5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692.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