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日本央行面臨通脹與政策分歧挑戰
美財政部長緊急叫停“報復性稅收”提案
在近期預算談判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主動出面,呼籲國會立即撤回一項引發市場強烈震動的稅收條款。這項被命名為“899條款”的議案原計畫針對對美企徵收不公稅負的外國政府進行稅務制裁,稅率高達20%。儘管立法初衷是為保護本國企業的全球利益,但金融市場普遍認為,該條款若通過實施,恐將引發連鎖性反應,對跨國資本流動構成嚴重衝擊。
華爾街金融機構對該提案反應激烈,警告其可能破壞跨境投資的信心,並加劇本已高度敏感的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穩定性。貝森特則在公開講話中明確指出,這種單邊性徵稅舉措可能引起外國政府的對等報復,並在地緣政治和國際金融領域製造不必要的摩擦。他呼籲國會在推動經濟議程時,兼顧金融穩定與國際合作,以免在高通脹、高債務的雙重壓力下再掀市場波瀾。
特朗普推動預算法案,延續減稅政策引發債務爭議
在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正加快推進一項綜合性預算提案,其中關鍵是延長2017年推出的大規模減稅政策。該減稅法案曾在特朗普首任期內獲得廣泛共和黨支持,被視為其經濟議程的重要標誌。此次法案的延續版還計畫擴大在邊境管控與國防開支上的投入,意在鞏固保守派基礎,並兌現其在競選期間的關鍵承諾。
然而,該法案的財政影響引發了不少批評聲音。初步估算顯示,若全案通過,未來十年美國聯邦債務將再度增加約3萬億美元,使當前高達36.2萬億美元的債務總額進一步膨脹。特朗普本人則展現出高度樂觀的態度,頻頻在公開場合為法案背書,甚至表示希望在獨立日前夕完成立法,以“總結我們執政議程的核心成果”。不過,在黨內立場分化和參眾兩院程式掣肘的現實下,這一政治目標仍面臨不小的不確定性。
通脹迷霧中的日本央行
相比美國財政領域的激烈博弈,日本當前面臨的挑戰則集中於如何有效控制通脹同時維持經濟復蘇動能。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最新數據,日本2025年4月的通脹率升至3.6%,在七國集團(G7)成員中僅次於英國。這一數字遠高於日本央行曾長期堅持的2%目標,反映出物價壓力已明顯加劇。
總裁植田和男坦言,基本通脹的概念在實際傳導中往往與公眾感受出現偏差。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帶來的直接壓力遠比統計口徑中的核心通脹更具現實衝擊力。這種認知錯位削弱了貨幣政策傳導的清晰性,也使得央行在溝通策略上的可信度受到挑戰。
日本外部不確定性與國內分歧疊加發酵
面對通脹高企,日本央行此前曾嘗試採取緊縮姿態,並於年初將政策利率升至0.5%。然而,後續表態卻轉趨鴿派,市場解讀為央行意圖觀望形勢、避免過早收緊政策導致經濟復蘇脫軌。這一策略轉向在政策制定者中引發了分歧。
審議委員田村直樹近日發言指出,企業和居民對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期已接近2%,足以說明當前通脹並非暫時現象。他警告稱,如央行繼續拖延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錯過遏制物價螺旋式上行的最佳時機。同時,日本面臨的外部挑戰也不容忽視——包括美方潛在的貿易壁壘、地緣政治動盪以及全球資本市場的脆弱性。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對日本政策制定者的多重考驗。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敦促國會撤回899條款,以防止單邊報復性稅收引發動盪。
特朗普政府加快推進延續大規模減稅政策的預算案,但其導致聯邦債務大幅增加引發廣泛質疑。
日本通脹率升至3.6%,普通民眾感受到的物價壓力對貨幣政策傳導構成挑戰。
日本央行內部對貨幣政策走向存在分歧,外部貿易壁壘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政策不確定性。
(請注意:Moneta Markets億匯 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原油進口 #中東停火 #滯脹風險 #監管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