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博汇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3日接待东吴能源化工、星泰投资、道生投资、华创投资、源乐晟等16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博汇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雪莲。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交流。
据了解,2024年博汇股份业绩承压,2025Q1利润减亏且同比、环比改善。原因在于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全球寻源步伐、快速调整业务结构、适时开展增效降本,还通过工艺优化等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利用率,在无锡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液冷新业务。后续将推动经营思路落地深化,助力稳健成长。
据了解,公司产品表现相对均衡,燃料油系列份额和出口比例大、反馈好。原材料主要进口,通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内控调度产供销、开展套保策略应对价格波动。公司竞争优势有区域、研发技术、安全环保、产供销联动、人才等多方面,此外,国资控股将助力产业转型和发展,夯实资本实力。
据了解,公司数字化建设成果显著,从2019年起获多项数字化相关荣誉,未来会持续推进。2025年定向增发A股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设立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是因算力需求增长,公司产品与液冷契合,希望借此在该领域突破,挖掘液冷技术应用,成为新增长点 。
调研详情如下:
1.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2025Q1利润实现减亏,同比、环比均有明显改善,请领导介绍一下公司经营情况改善的原因?公司后续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坚持致力于特种油及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持续提升重点品类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推出的变压器油(又名电力绝缘油),是一种专门用于变压器绝缘和冷却散热的液体介质。通过对其指标进一步提升,其应用领域将延伸到储能电池冷却、大型算力中心浸没式冷却等领域,这将是今后高端发热设备领域的冷却散热发展方向。
加快全球寻源步伐:巩固进口和国内原材料采购渠道,结合公司构建的油品市场分析信息化系统,提高原材料采购性价比,同时升级物流一体化建设,在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科学调度,增效降本。
快速调整业务结构:打通了加工贸易业务模式,开拓国际市场,并抢占国际船燃加注市场先机,为公司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公司是民营炼厂中唯一一家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打破了该产品期货交割品依赖进口的局面。
适时开展增效降本:围绕人、货、场三个维度开展增效降本探索,进一步激发组织效能,控制经营成本,积蓄公司内循环有生力量,稳定运营节奏。
另外,公司还通过不断的工艺优化,来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公司还在无锡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开辟了液冷新业务方向。
公司将持续推动以上经营思路的落地和深化,并适时延展新的管理思考和举措,助力公司稳健可持续成长。
2. 公司哪些产品在2025年的表现较好,哪些产品表现较弱?
从整体上看,公司产品表现相对比较均衡,这主要与公司的经营模式与调度水平,以及行业上下游的属性息息相关,比如当前公司的燃料油系列份额和出口比例较大,市场反馈较好,不过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公司产品策略的适时调整,相关的产品表现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3. 公司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还是国外?如何应对原材料燃料油的价格波动?套期保值策略过往的达成情况如何?
目前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进口。关于价格波动,当下全球供应动态的变化会对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一定的传导空间和连锁反应,公司一方面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动态,一方面通过完善的内控机制进行产供销节奏的调度和把控,并通过套保策略的开展,较好的保证了公司的加工业务,降低了行情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稳健可持续。
4. 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1)区域优势:公司地位于国家一级化工园区——宁波市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品消费与集散地,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设施齐全,且贴近主力消费市场(华东、江浙沪等),海运码头资源丰富,供应、物流等成本低;受环保能源政策限制,行业进入壁垒提高,新增产能冲击少。
2)研发技术:公司引进荷兰壳牌工艺并实现本土化应用,并独创、自研、或业内首次应用多项核心技术,构建了研发创新护城河,成立了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市级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机构,并与行业头部专业机构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3)安全环保:工厂创建之初,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远超同类企业,并融入整个厂区的设计建设全流程且成效明显,比如实现厂区无异味、与同类装置比节能效果明显、二氧化硫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等,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等殊荣。
4)产供销联动,降低信息差:公司于北京、新加坡、浙江舟山自贸区等设立分支机构,既能快速掌握全球燃油信息走势,又能链接全球采销渠道,有效避免信息、资源、渠道等关键因素的不对称,实现各个环节同频共振。
5)融汇拔尖人才:公司汇聚了在制造、研发、安环等各个领域具有出众的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的管理团队,并且稳定性好,能够全面应对市场变化和服务需求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几个主要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公司各个优良的基因均融合在各个工作场景及业务模式中,合力推动着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
5. 控股股东变更为国资平台后,对公司赋能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将发挥国资平台在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促进公司完成产业转型,并助力公司长远发展。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降低负债率,提升抗风险能力和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6. 关于公司数字化建设的成果以及升级的具体规划?
公司始终坚持数字化建设,于2019年被评为宁波市数字化示范工厂,2020年被评为宁波市未来工厂、浙江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2022年被评为浙江省未来工厂,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4年被评为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单位,2025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接下来,公司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公司发展需要,持续做好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工作。
7. 2025年定向增发A股的募资用途?
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8. 公司设立无锡极致液冷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因和规划是什么?
目前,国家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给公司在算力液冷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基于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在液冷行业有较大的契合度,公司设立液冷公司,建立专业团队,希望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在该领域内有所突破。公司会不断加大液冷技术在算力场景中的应用挖掘,不断拓展以液冷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应用,希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