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泰人寿”)以被告身份陷入2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和泰人寿成立于2017年1月,由中信国安、腾讯全资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等8家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5亿元,洪宁自2022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然而,公司治理结构长期失衡:自2020年10月首任总经理李玉泉辞职后,该职位始终未正式填补。期间,副总胡锋曾任临时负责人但未转正,如今已离职。
6月10日,和泰人寿发布股权变更公告:腾讯全资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将所持1%股份(1500万股)转让给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转让后,金世纪持股比例升至21%,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腾讯系持股降至14%,退居第三大股东。此次股权调整,折射出股东对和泰人寿发展前景的谨慎态度。
尽管和泰人寿曾宣称要打造“互联网优势明显的创新型寿险公司”,但其财务表现却与目标背道而驰。2017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七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0.78亿元、-0.94亿元、-0.62亿元、-1.29亿元、-0.93亿元、-5.7亿元,累计亏损达11.6亿元。
2024年虽首次实现0.12亿元盈利,符合寿险行业“七平八盈”规律,但2025年一季度又迅速陷入0.96亿元亏损,显示盈利可持续性存疑。
保费收入方面,公司增长步伐缓慢:2017年至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53亿元、6.6亿元、10.61亿元、17.97亿元、11.22亿元、17.83亿元、23.25亿元、21.37亿元;2025年一季度仅6.45亿元,未现明显突破。
2024年,和泰人寿分红账户净现金流累计-5.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0.7%,首次出现负值,标志着分红险业务的资金压力从“隐忧”转为“现实危机”。原因在于,大量分红险进入偿付期需支付高额分红,而公司却在2024年停售了“和泰好运来两全保险(分红型)”等三款主力分红产品,导致偿付支出集中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和泰人寿高管薪酬与业绩表现严重脱节。2023年,公司董监高中目标年薪在200万元以上的有四人,最高薪酬达692万元,位居行业前列;而当年公司净利润为-5.7亿元。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高管薪酬仅以“200万元以上”模糊区间披露,未明确最高数值,透明度遭质疑。
从“互联网创新险企”的定位到七年亏11.6亿的现实,从总经理长期空缺到分红险资金链断裂,和泰人寿正面临管理、财务、业务的多重考验。在股东调整、高管团队重构的背景下,这家年轻险企能否走出亏损泥潭,仍需打上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