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倡议书》旨在凝聚行业共识,维护公平竞争,推动形成良好行业生态,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同时提出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追求内在价值、长期价值,不拼凑规模、盲目扩张、过度负债,不设“空壳架构”虚耗资源,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主持召开的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曝光了6起内卷典型案例;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于近日完成修订,将于今年10月15日起施行。
事实上,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明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随后,一些行业果断采取有力措施“反内卷”。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紧急倡议,支持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紧接着在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接力发布倡议,呼吁全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
6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电池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倡议电池行业强化产业链协同,建立协调机制;聚焦质量提升,应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坚守安全底线,共筑产业根基。
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据行业人士反馈,山东、四川两个水泥大省已先后发布7月错峰生产通知。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本轮“反内卷”与上一轮供改主要存在三重差异:一是行业覆盖面更广,二是上游企业经营情况相对更好导致企业自发参与减产意愿相对偏弱,三是本轮供需失衡的部分新兴行业民企占比更高、吸纳的就业人数更多,若采用行政化去产能的方式或更容易带来结构性失业压力。
本轮“反内卷”政策相对上一轮或更加温和、更加循序渐进,针对不同行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政策发力方式。具体而言:能源、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国家价格管控领域的顺价可能持续进行,国央企占比较大的供需失衡行业可能择机通过行政性调控的方式压降产能;民营企业占比较大的供需失衡行业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政策鼓励、行业自律协会发力等市场化机制鼓励行业实现供需均衡。
浙商证券认为,当前“反内卷”得到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短期内或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从结构上来看,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且具有高耗能、环保要求的产业,或将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但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产业出清或仍需相应的制度建设。